李 潔,邵蒙蘇,朱向東
(1.甘肅中醫藥大學,蘭州 730000;2.長春中醫藥大學,長春 130117;3.寧夏醫科大學,銀川 750004)
蓮子肉(lotus seed)為睡蓮科植物的干燥成熟種子除去蓮子心的部分。本品主要含淀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棉子糖、鈣、磷、鐵等。蓮子肉味甘、澀、平;歸脾、腎、心經;可補脾止瀉,止帶,益腎固精,養心安神。本文通過對古今醫家臨證經驗的梳理,總結了蓮子肉的臨床用量范圍,常用配伍和量效關系,以期為蓮子肉臨床有效應用提供參考。
古代醫家常用蓮子肉配伍不同中藥治療泄瀉、小兒熱渴、胎漏、胎動不安、遺精、滑精等疾病。如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中,參苓白術散用蓮子肉(二錢約8.28 g,單次服用量為0.53 g)補益脾胃、澀腸止瀉,配伍白術、茯苓、人參健脾滲濕止瀉,治療氣短乏力,形體消瘦,飲食不化,腸鳴泄瀉等脾虛夾濕證。如宋《圣濟總錄》中,蓮實湯用蓮實(三十枚約56 g,單次服用量為18.67 g)除煩止渴,配伍浮萍清熱生津,治療小兒熱渴不止之證。如清《同壽錄》中,蓮砂散用蓮子肉(四兩約149.2 g,單次服用三四匙,具體用量不詳)補脾益腎,與縮砂仁配伍共奏保胎之功效,治療胎漏、胎動不安。如宋《三因極一病證方論》中,蓮子丹用蓮肉(四兩約165.6 g,單次服用三五十丸,具體用量不詳)益腎固精,止夢遺,配伍龍骨益腎澀精,治療腎虛精關不固之遺精、滑精之證。
朱良春認為,久痢不止,是因為濕熱久羈,耗傷正氣,故以溫中散寒,健脾化濕,養陰清化為其治法。常用蓮子肉補脾止瀉,配伍白術燥濕止瀉,白芍健脾斂陰,共奏健脾斂陰止瀉之功,蓮子肉多為10 g[1]。
干祖望在治療慢性咽炎時,多從脾論治,認為其基本病機為肺脾氣虛。脾氣虧虛,無力運化水谷精微以濡養五臟六腑、肢體官竅,故咽干、咽痛。治法以培土生金為主,方用參苓白術散[2]。蓮子肉健脾益氣,配伍黨參、茯苓、白術益氣健脾滲濕治療脾運不健兼有濕濁不化之慢性咽炎,其中蓮子肉多為10 g[3]。
夏桂成提出,“補腎調周法”治療婦產科疾?。ㄈ绮辉邪Y、卵巢早衰、滑胎流產等),夏桂成認為,排卵后黃體功能不全,或黃體過早退化是不孕不育的主因,不孕癥以陰虛及陽為常見,兼夾肝脾失調、肝郁脾虛等,因此,補腎溫陽、疏肝扶脾有助于提高黃體功能。蓮子肉配伍黨參、白術、杜仲、香附,扶脾溫陽,改善黃體功能,治療腎虛脾弱型不孕不育,其中蓮子肉補脾益腎,常用10 g[4]。夏桂成認為,卵巢早衰的主要病機為心腎不交,陰虛火旺為主證,蓮子肉配伍砂仁、陳皮、木香平和運脾,健脾燥濕兼以滋陰,其中蓮子肉健脾,用量常為10 g[5]。夏桂成指出,心-腎-子宮軸功能失常是流產病機的關鍵[6],若心腎失交,水火不濟,胞宮不能正常藏泄,胞脈胞絡失去制約,則易發生胎漏、胎動不安,甚至滑胎。蓮子肉配伍山萸肉、芡實、菟絲子靜斂安神,幫助子宮斂藏,防止孕育后發生滑胎流產,其中蓮子肉益腎補脾,常用10 g[7]。
楊霓芝認為,慢性腎衰竭并發心臟病在早中期多為脾腎氣虛、濁毒內壅,后逐漸出現心氣(陰)虧虛,至晚期則心腎陽虛、水氣凌心,所以心腎同治是關鍵,多用茯菟丸加減治療心腎氣虛之證,蓮子肉配伍菟絲子、茯苓、山藥治療由心氣虧虛,腎陽不足引起的心臟病,其中蓮子肉益腎養心,健脾止瀉,配伍菟絲子益心氣,助腎陽,蓮子肉多為15 g[8]。
仝小林認為,風寒濕邪引起的血脂異常的病機要點在于風寒濕邪侵襲機體,導致血脈受寒收引,濕困黏滯,日久傷及脾腎陽氣,陽不足則無力溫陽化氣,無力運化水谷精微及氣化水液,導致水液代謝出現障礙,內生諸多病理產物積于脈道,進一步致使脂濁內生,表現為血脂的異常升高。治療上要注重透寒濕之邪外出,且溫補脾腎不足之陽氣。常用參苓白術散等治療,蓮子肉配伍白術、茯苓益氣健脾滲濕,化脂降濁,其中蓮子肉補脾止瀉,用量為10 g[9]。
李賽美治療糖尿病的臨證思路為“辨治重六經,降糖不遠寒,扶正重脾腎,氣血貴流通”。脾弱則氣乏源,腎虛則氣無根,脾腎不足,故補脾腎以扶正,促進血糖的代謝。用參苓白術散補脾扶正治療糖尿病植物神經病變,其中蓮子肉配伍黨參、白術、扁豆益氣健脾、和中止瀉,治療糖尿病伴消化系統神經病變出現的嘔吐、腹瀉等癥,蓮子肉健脾益氣,用量為15 g[10]。
李艷擅于運用“運化太極”的思想治療脾胃病。脾氣主升,胃氣主降,為氣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體現了中焦氣機平衡的太極思想,在脾胃病的治療中,氣機的通暢、陰陽寒熱的平衡十分重要。急性泄瀉多因寒濕、濕熱、及飲食不節所致為實證,慢性者以肝氣犯脾、脾胃虛弱、腎陽不足為多見常為虛證,但脾虛濕盛是導致本病的重要因素。蓮子肉配伍太子參、茯苓、白術、白扁豆益氣健脾補腎,燥濕止瀉,治療脾腎虧虛、運化失調所致的慢性結腸炎,其中蓮子肉補脾益腎、澀腸止瀉,用量為15 g[11]。
張智龍[12]運用參苓白術散治療乳腺癌術后上腔綜合征,蓮子肉補脾收澀配伍山藥益氣養胃補虛,其中蓮子肉10 g,山藥20 g;王國斌[13]辨治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時,用蓮子肉收澀止瀉配伍山藥補脾益氣,其中蓮子肉9 g,山藥20 g;田淑霄[14]以脾論治月經病,用參苓白術散加減方治療脾虛型月經病,蓮子肉補脾和血配伍山藥益腎補脾收澀,蓮子肉多為10~15 g,山藥多為15 g。
寧麗娜等[15]用加味健脾補腎飲治療慢性腎炎,用蓮子肉健脾益腎配伍芡實固腎益精,其中蓮子肉12 g,芡實12 g;孫國如[16]運用金鎖固精丸,其中蓮子肉健脾止瀉配伍芡實益腎固精止帶,蓮子10 g,芡實10~15 g。
桂鵬[17]用蓮子肉養脾陰秘精微配伍黃芩清心瀉火養陰,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氣陰兩虛夾瘀證,其中蓮子肉20 g,黃芩15 g;韓文均等[18]用蓮子肉益腎固精配伍黃芩清熱燥濕,治療功能性不射精癥,其中蓮子肉15 g,黃芩10 g;胡婉英等[19]用蓮子肉養心安神配伍黃芩清熱瀉火,治療病毒性心肌炎,其中蓮子肉15 g,黃芩9~12 g;顏思陽[20]用蓮子肉補脾益腎、養心安神,配伍黃芩清熱養陰,治療冠心病心絞痛合并抑郁癥屬氣陰兩虛證者,其中蓮子肉30 g,黃芩15 g。
王翠萍[21]、秦磊[22]用蓮子肉補脾益腎配伍茯苓滲濕利水,治療非感染性尿道綜合征,其中蓮子肉30 g,茯苓15 g。孫元瑩等[23]用蓮子肉益腎固精配伍茯苓滲濕利水,治療慢性腎盂腎炎,其中蓮子肉15 g,茯苓15 g。
王哲[24]自擬清心益腎法治療女子閉經,常用蓮子肉益腎健脾,配伍黃連清熱養陰,二者清瀉心火,養陰健脾,交水火而媾心腎,其中蓮子肉多為12 g,黃連多為18 g。
薛芳[25]用蓮子肉補心血、安心神、益腎氣、養心安神,配伍酸棗仁養心陰、益肝血、寧心安神,兩藥合用,交通心腎,補脾益腎,養心安神以治療各種疾病導致心脾不足引起的心悸失眠,怔忡健忘。其中蓮子肉12 g,酸棗仁10 g。
王紹和治濁基本方中用蓮子肉益腎固精配伍金櫻子斂腎縮溺治療乳糜尿,方中蓮子肉與金櫻子用量各為30 g[26]。
綜合歷代經典方劑及現代名家經驗,總結出蓮子肉臨床常用劑量為10~30 g。湯劑劑量為9~30 g;散劑用量為0.53 g。結合疾病、證型及癥狀選擇最佳劑量,如養心安神治療失眠、健忘等神經系統疾病時,配伍酸棗仁、茯神、遠志等,常用12~15 g;補脾益腎,固精止帶用于遺精、滑精、功能性不射精癥、帶下異常、閉經、卵巢早衰、黃體功能不全、不孕不育、先兆流產等生殖系統疾病時,配伍芡實、龍骨、山萸肉、杜仲等,常用10~15 g;健脾益氣,澀腸止瀉治療急慢性結腸炎、過敏性結腸炎、潰瘍性結腸炎、腸易激綜合征等消化系統疾病時,配伍山藥、白術、黨參等,蓮子肉入湯劑常用9~15 g,入散劑常用0.53 g沖服;養心補虛,交通心腎治療病毒性心肌炎、冠心病、心絞痛、慢性腎衰竭并發心臟病、血脂異常等循環系統疾病時,配伍黃芩、茯苓、白術等,常用10~30 g;補腎益精,健脾養胃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等內分泌系統疾病時,配伍扁豆、黨參、白術,常用15~20 g;益腎固精治療慢性腎炎、慢性腎盂腎炎、尿路感染、非感染性尿道綜合征、慢性前列腺炎、腎性蛋白尿、乳糜尿等泌尿系統疾病,配伍金櫻子、菟絲子、茯苓,常用12~30 g。
現代藥理研究證實,蓮子肉具有抗衰老[27]、促進腸蠕動[28]、增強免疫[29]等藥理作用。臨床運用未見明顯的毒副作用,但本品在使用過程當中仍應注意其不適用人群,如有實熱積滯、中滿痞脹或大便秘結者慎用。本文通過搜索古醫籍及現代醫家臨證經驗總結蓮子肉臨床用量及配伍規律,為臨床合理有效使用蓮子肉提供參考以提高臨床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