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鄉縣農業農村局 孟新霞 吳國鋒
黨的十九大做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部署,提出要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近年來,金鄉縣圍繞大蒜主導產業,以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為抓手,充分發揮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生產、流通、技術、資金等方面的優勢,積極構建為農服務綜合合作體系,全力打造服務農民生產綜合平臺,有效解決了小農戶在“耕、種、防、管、收、售”等環節成本高、效率低的問題,補齊了農業服務“短板”,實現了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的有機銜接,在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加快鄉村振興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圍繞生產合作,構建以黨支部為引領,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為基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載體,為農服務中心為依托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大力推廣“服務主體+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戶”“土地股份合作社+全程托管服務”模式,實現由服務個人向服務組織轉變,由環節服務向全過程全產業鏈服務轉變,由帶動農戶發展到開展股份合作、結成利益共同體轉變。
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金鄉縣農業農村局充分發揮引領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建設的職能作用,積極協調引導相關部門,牽頭組建金鄉縣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金鄉縣大蒜種植協會,創辦領辦各類合作社90家,市級以上示范社19家,其中國家級示范社3家,示范引領全縣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建設。
在鎮級,建設綜合性為農服務中心,整合涉農資源,為新型經營主體和農戶提供農資供應、測土配方施肥、農機服務、烘干倉儲、冷藏保鮮、統防統治、農民培訓等服務。在村級,開展村社共建,推行“黨支部+農民合作社”發展模式,因村制宜開展生產生活各項服務,承接各類政策資源,成為各類服務主體對接農村、打通為農服務最后一百米的端口。
通過強化生產環節技術與標準,強化精準施肥、有機肥推廣和先進農機設備應用,拓展延伸倉儲、銷售和品牌培育等產后服務來深化土地托管服務,突出關鍵環節和核心優勢,推進土地托管服務提檔升級。
著眼提升農產品流通效率和水平,金鄉縣積極培育服務主體,大力開拓農村市場,把農業所需的生產資料及時供應到千家萬戶,把農民生產的農產品及時有效的轉化為商品,減少流通環節,擴大加工增值,實現較高的邊際效益。
建立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農業生產性服務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達分別到了910個、2858個和556個。通過金鄉縣京信種植專業合作社、山東省瑪麗亞村村通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等建立了縣鄉村農資、農機服務網絡,實現全縣412個行政村服務網點全覆蓋。金鄉縣孟鋪玉米專業合作社推廣“惠農商城”APP,打造“一村一碼”網上商城服務,實現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為農服務模式。
培植壯大了凱盛國際、京信合作社、馬廟為農服務中心(孟鋪玉米合作社)、瑪麗亞農業機械有限公司4個龍頭企業,發揮龍頭企業引領帶動作用,加強產銷對接,實現對大型超市、高端市場的有效均衡供給,創辦二產加工業,提高農產品增值空間。
發揮供銷流通優勢,加速推進農產品交易市場建設,凱盛農貿市場占地2000余畝,農產品年交易量300余萬噸。積極參加國內外農產品展銷會,開拓省外及國際市場。京信合作社與30多個國家客商建立合作關系,與重慶、新疆、江西、陜西等系統內外企業開展了貿易合作,2020年幫助重慶市供銷社企業采購蒜產品5547噸。
探索創新農村信用合作,牽手金融、保險部門,開展合作協作,為新型經營主體發展、農業產業提升、農業保險,為生產合作、供銷合作提供金融支持保障。
2015年6月,金鄉縣在全省率先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金融試點,也是濟寧市第一批唯一試點縣。按照“社員制、封閉性、民主管理”原則,在合作社內部社員之間開展信用互助,京信合作社、邦農有機大蒜合作社等7家合作社先后獲得試點資格認證,信用互助社員1014人,截至2021年6月底,累計發生業務1438筆、5986.8萬元,占全市的89%,有效解決了部分社員“小額、短期、分散”的資金需求。2020年11月,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把京信合作社信用互助的做法作為典型經驗發文在全省推廣。
與銀行通過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通過對合作社授信,適時足額提供貸款等,支持供銷系統經營主體發展。建設銀行、濟寧銀行、農商行等6家銀行共發放貸款4.7億元;加強與省農擔合作,積極開展“魯擔惠農貸”業務,共發放低息貸款1000萬元。凱盛集團爭取農商銀行4.23億元信貸支持,京信合作社獲得銀行年授信額度5300萬元,孟鋪玉米合作社獲得農商行授信500萬元,銀行、財政貼息貸款400萬元。
堅持按照“合作制+產業化+新型業態”發展現代農業的理念,以農民需求為導向,以整合存量設施、裝備、技術、人才、渠道等要素為重點,建立和完善“三個體系、一個機制”,實現生產、服務、信用各要素良性互動、有機銜接,推動產業結構升級,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加快培育土地股份合作社、農民合作社、為農服務中心等“三位一體”綜合合作實施載體,大力培育農民合作社、提升農業生產服務組織實力、積極搭建為農服務綜合平臺、完善縣級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功能,通過整合聚集社會資源,不斷完善為農服務功能,帶動更多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實現高質量合作發展。
金鄉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強化措施。出臺了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意見,成立了縣委書記任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建立了組織、農業、供銷、財政、金融等各部門共同參與的聯席會議制度,為推進“三位一體”聯合合作奠定了基礎。
金鄉縣農業農村局充分發揮政府職能部門作用,積極做好部門間的協調配合,強化行業指導服務和社屬企業龍頭帶動服務功能,加強與各級黨委政府、職能部門、村“兩委”、上下游經營主體、金融機構等的對接合作,搭建國內外、系統內外,政企、銀企、校企、村社合作,產學研、繁育推一體的綜合合作,形成以產業鏈條為紐帶,以要素融合為重點,生產、供銷、金融各要素有機銜接、相互促進的市場化、可持續的內循環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