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龍口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趙杰
/?龍口市現代果樹技術研究所 徐曉厚
蘋果苦痘病是蘋果在近熟期和貯藏期發生的一種生理性病害,套袋與否均有發生。癥狀表現為果面產生許多灰褐色或綠褐色凹陷斑,紅色果面處呈暗紅色圓斑,多發生近果頂位置,近果肩處很少發生。切開病斑,發現皮下果肉壞死變成褐色,呈海綿狀或蜂窩狀。后期病斑可擴大到直徑1cm,深約0.2~0.3cm,壞死部位有苦味。果實采收及貯藏期間均有發生,一般表現貯藏期發病重于采收期。
蘋果果實上出現苦痘病常歸為缺鈣癥或鈣營養失調癥。據調查分析,果實鈣失調癥與果實含鈣濃度有關。果實含鈣水平低,是發生苦痘病的一個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在諸多因素中,蘋果果實中的含氮量,對發生鈣營養失調癥,比其他因素的影響作用都要大。蘋果果肉中的氮/鈣比一般在10~30之間變動。當氮/鈣比為10時,果實一般不發生鈣失調癥;當氮/鈣比達30時,多數情況下將發生苦痘病。
調查發現。幼樹苦痘病比成齡樹發病重,旺樹比弱樹發病重,果個越大發病越重。土壤有機質含量低、置換性鈣含量低發病重;地下水位高發病重。幼果期和8~9月降雨量大,苦痘病病果率提高。偏施和多施氮肥或在果實生長后期施用氮肥,都會誘發和加重病害。重修剪、強疏果及過度灌溉都會造成樹體旺長、果實過大,影響果實內的氮鈣比,加重病害的發生。
1.園址的選擇。盡量避開地下水位高,排水條件差的地方,園內要有較好的排水灌溉設施。由于水分過多或水分不足引起的水分脅迫會加劇苦痘病發生。
2.增施有機肥料,減少化肥用量。大力增施優質有機肥,提高土壤有機質。提倡配方施肥,依據樹勢和蘋果產量,在保證果個的前提下,適當減少氮磷鉀肥料的使用量。尤其在4~7月份盡量避免施用大量速效氮肥,8~9月避免使用大量氮肥鉀肥,以免影響鈣的吸收。
3.合理修剪,維持中庸樹勢。定期對果樹進行修剪,適時疏除過密枝條,避免旺長或過度修剪,維持果樹的中庸樹勢。樹體的營養組織部分含有相對較高的鈣離子,很少會出現不足,旺盛的營養生長會爭奪果實所需的鈣素。修剪過重和施用氮肥過量,再加上高密栽植,或果實負載過輕等,都會造成樹體的旺長。
4.疏花疏果,合理負載。負載過輕的樹可能苦痘病較嚴重。在負載過輕的蘋果樹上,果實通常較大,鈣含量較低,很容易引起低鈣生理失調。若負載過重,通常不會發生苦痘病,但又會影響果個和花芽質量。要合理負載,保持合理的果實密度以及均勻的果實大小,最終獲得優質果。
5.科學補鈣。地下追施鈣肥、樹體噴施優質氨基酸鈣是預防蘋果苦痘病發生最經濟、最有效、最快捷的栽培措施。建議在4月和8月,地下追施2次硝酸鈣,每667m2每次25~75kg。葉面噴施4~5次氨基酸鈣,間隔10~15天,苦痘病發生嚴重的果園,采收前葉片再噴施一次高濃度螯合鈣。從噴鈣試驗結果看,噴鈣可使苦痘病減輕,但不能完全防止其發生。
6.土壤改良。同土壤補鈣相比,優先考慮調節土壤酸堿度(pH),使土壤中鈣處于可吸收狀態。有條件的果園,每兩年化驗一次土壤。蘋果樹適宜的土壤酸堿度為5.8~6.8,低于4.5,建議秋施基肥時,每667m2施用硅鈣鉀鎂土壤調理劑100~150kg;pH在4.5~5.5之間,每667m2施用75~100kg。采用地面撒施或開溝深施,兩種方法輪換、交替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