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蘭(中共果洛州委黨校)
精準扶貧是我國為了實現共同富裕所提出來的一項政策,它主要體現著我國的治國理政思想,積極提高我國的人均生活水平,保證我國社會的和諧與穩定。根據我國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現狀來看,相應的扶貧工作可以出現新的發展方向,即依托于電子商務之下,促使扶貧工作實現個性化、多樣化發展。而為了更好地實現電商扶貧的持續性發展,需要得到多方面的支持,以不斷落實國家相關政策為主,并且不斷地構建和優化物流體系,從而不斷地鋪平扶貧之路。
根據具體的分析和研究,可以發現,身處于少數民族地區的農村的生產模式,與電子商務之間存在著一定的矛盾性。這是因為農村基本上都是家庭為主,進行小規模地生產,而對于產品的種類以及質量等多個方面都存在著差異,這樣難以進行良好的銷售[1]。與此同時,產品需要通過物流進行輸送,而對于一些特殊產品來說,物流的速度以及技術的落后,難以保障這些特殊產品到貨后的質量,進而嚴重制約著產品銷售的范圍。
針對于電子商務來說,最明顯的優勢便是產品運送的速度較快,這是基于強大的物流體系之下而形成的巨大優勢。但是對于我國農村而言,尤其是一些較為偏遠的農村,對于相關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和發展還在持續地進行中,而目前所擁有的交通條件,道路質量和運輸水平都難以實現電商扶貧的基本目標,沒有辦法達到正常的物流標準。與此同時,由于運送時間過長,對于一些特殊產品的運輸質量有著極大地影響,這也極大地影響了電商扶貧的步伐。
現如今,由于我國對于電商扶貧的重視程度逐漸提高,促使其對于農村的發展發揮出了一定程度的作用[2]。但是從長遠角度來看,發展速度逐漸呈現出遲緩的形態,究其根本原因,是相關電商人才方面出現了問題。部分偏遠地區以及貧困地區的農民并沒有很多的文化知識,對于電商知識就更是一竅不通,同時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部分農民難以接受新奇事物,這就促使了電子商務與農村發展之間的不平衡和矛盾發生。國家雖然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幫扶,調派一些電商人才進行幫助和引導,但是部分農民過度依賴于這些外來的電商人才,并不能夠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和創新,沒有內動力的存在,就難以實現自主脫貧。與此同時,農村和城市之間的差距依舊存在,對于農村的一些知識性人才,一般都會選擇在城市發展,這樣的情況更是加大了電商扶貧的難度。
針對于農村來說,能夠進行特色產品的打造,基本上是以農產品為主,但是全國各地的農產品數量并不少,由此產生的競爭也是非常激烈的。因此,進行農產品質量的提升和品牌特色的發展。品牌是消費者心中的一個標志,甚至在品牌形象建設和運營的過程中,品牌會變成消費者的信念。與此同時,依托于電子商務之下,產品質量是第一要義,在保證質量的基礎上,需要實現農產品的品牌化發展。就當前的局勢來看,農產品的品牌在創意上并不能夠吸引到足夠多的人群,而且和人們日常的生活、與時代的發展都無法真正接軌,即使借助電商銷售,也難以達到理想效果。因此,農產品可以從包裝設計角度入手,靈活運用少數民族元素,意識到少數民族元素的關鍵性。民族在正常發展的過程中,會形成自身獨特的風俗、文化以及習慣,由此可以在情感上引發共鳴。相關設計人員需要重視對少數民族元素的研究以及挖掘,將各種少數民族元素合理、靈活運用在農產品中,促使農產品可以更好地進入到人們的心中。唯有將少數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其中,才可以將現代化的精神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實現情感上的交流。除此之外,針對于銷售環節,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試點的選擇,并在試點內觀察和研究具體的電商扶貧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優勢,將此作為重要依據,逐漸成為重點示范區域,并借助于電商進行大力推廣,最終實現農村的共同發展[3]。
電商扶貧主要是圍繞著電子商務和農村的發展之間的關系而言的,而想要實現電商扶貧,其主體一定是需要具備相關電商知識的人才。因此,需要不斷地加大對相關電商人才的培養。首先,需要站在電商人才的實際需求方面來制定人才培訓內容,根據“訓其所需、學其所缺”的實際原則,大力開展培訓前調查。這一調查的目的在于能夠了解電商人才對于培訓的實際需求方向,這就為電商人才培訓劃定了培訓方向。然后,在實際培訓的過程中,需要注意有規劃、有計劃地開展培訓情況調查,收集電商人才對于培訓的實際意見和建議,從而更好地提升培訓工作的實效性。其次,對于具體的培訓內容,主要是需要圍繞著計算機知識和技能方面進行有效培養,而參與培訓的本土人員一般在農村貧困地區,為了最有效地擴大培訓范圍,可以依托于互聯網教學之下,開展遠程視頻教學,這樣可以實現實時溝通和交流。再次,可以進行電商人才的外部輸送,對于相關電商人才,進行電商扶貧政策的宣傳,建立良好的工作意識,實現自身的社會價值。因此,國家需要對電商人才的實際工作能力進行重視,并通過各種途徑,不斷地促使其能夠具有較高的工作水平,以此保證電商扶貧工作的有效實施。與此同時,有效培養是必要的,此時,國家一方面可以提供多種培訓機會,定期開展相應的培訓課程,并構建相應的培訓制度,促進電商人才的積極性的不斷增強。另一方面,作為電商人才,本身也要具有一定的上進心和責任心,深知自己工作的重要性,樹立與時俱進的精神和意識,并自主到各種專業機構進行科學、合理地深造,為電商扶貧的未來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除了工作能力的培養以外,相關電商人才還需要具備一定的戰略眼光,這就需要其實時地去了解農村的相關產品知識和相關扶貧政策等。
現如今,以淘寶、拼多多等多方面為載體的電商行業快速崛起,加快了其它一些行業發展的步伐,其中,物流行業無疑是發展速度最快的。而這也從側面說明,物流行業與電商行業之間存在著極大的聯系,二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因此,想要良好地促使電商扶貧的長足發展,需要一定的基礎條件作為支撐,即為完備有效地交通條件和物流體系。一方面,我國主要的交通運輸方式具體包括公路運輸、鐵路運輸以及空運等,不同的運輸方式有著不同的優勢,運輸的速度也不同,作為農村地區,通過電商平臺進行產品的銷售,需要結合產品的實際情況和農村所擁有的地理條件等,進行相關交通運輸方式的選擇。作為消費者,最為看重的便是產品到貨的速度以及產品是否在運輸中受到損傷等。因此,需要構建一個良好的物流體系作為保障。
雖然,電子商品在我國發展的勢頭正逐步升高,但是對于農村來說,電子商務還是一個比較新鮮的詞語,對其的認識和了解程度并不深,而具體的電商經驗更是少之又少。而此時,可以依托于電子商務之下,促使其得到個性化、多樣化的發展,首先,可以根據農戶的具體情況,促使其通過注冊開店,獨立進行相關產品的售賣。其中,這些農戶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多種電商平臺,如京東商城等,通過這些耳熟能詳的電商平臺,能夠極大地提升農戶產品的曝光率,促使其能夠有更多的幾率達成交易,進而實現收入的增長和脫貧的目標。其次,可以采用合作社模式,這種模式的應用需要以農村電商企業為中心,搜集各種農戶,化零為整,將其進行良好地組織。
綜上所述,我國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的決心是非常堅定的,對于少數民族地區而言,其農村的貧困程度是比較高的,因此,為其開展一條脫貧致富的道路迫在眉睫。與此同時,電商扶貧概念一經提出,就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和支持,根據我國目前的發展現狀和網絡技術水平來看,依托于電子商務之下,進行相應的農村扶貧工作具有一定程度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因此,可以從創設特色品牌、培養電商人才以及豐富經營模式等多個方面進行電商扶貧工作,由此促使我國農村和城市之間經濟等多方面差距的減少,同時實現脫貧的根本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