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玉仙(西南科技大學城市學院)
企業成本精細化管理的價值,不僅體現在既定目標與愿景的實現上,還在具體的管理流程與商業運作上得以展現。管理人員必須對精細化管理建立正確的認識,并將其科學地滲透到各項工作環節與內容中。同時,企業應通過管理成本的精細化控制,為戰略規劃的制定提供有價值、建設性的理論依據與指導思想。而這一目標實現,需要求企業在管理觀念、管理模式、管理流程等方面做出改革。基于現代信息技術、先進管理理念在企業成本管理中的科學應用,真正發揮精細化管理的作用與價值。以此,助力企業逐漸形成顯著的市場競爭優勢,健康、可持續地發展。
企業成本精細化管理更強調以正確的目標為導向,在管理的全過程中做到精確與細致。企業無論是在采購環節、產品研發與加工環節,還是庫存管理、財務管理上,都應進行精準、科學、細致化的管控。基于細致化的管理程序、精準化的操作指導,確保各項工作按照預期與標準有序地推進與落實,從而大大提高管理質量的同時,還可極大避免資源浪費的現象。
企業實施與貫徹精細化管理理念,可對有效控制經營成本。基于前期科學的規劃、工作推進過程的合理把控,確保各項工作按照預期流程與標準落實與完成。這樣,可避免操作不當給企業增加經營風險,并出現不必要的經營成本。尤其是在企業在開發與運作重大項目時,必須在每個工作環節、管理業務上做好成本預算。通過全面、科學的市場調研,有序、順利、嚴格地落實各項工作。避免出現過度生產、庫存積壓、管理浪費等問題,否則會增加企業的管理成本。更重要的是,企業成本管理中實施精細化,可引導工作人員細化自身的工作內容,并分別采取有效地措施完成工作任務。降低資金占用問題發生的概率,確保企業的經營成本獲得科學的控制與管理。
細節決定成敗,企業必須在關鍵業務上進行精細化的管理。若不能在管理制度、考核機制、產品生產等方面進行嚴格的成本控制與管理,將會給企業造成較大的經濟風險以及經營風險。一旦因資金過度占用導致企業資金鏈斷裂,會導致企業無法順利地參與到市場競爭中。從這個層面可看出,企業成本精細化管理,利于提升與強化自身的核心競爭力。無論是在人才培訓與管理上,還是在產品研發與生產中,都會因充足的資金、完善的管理體系,推動企業展現出強大的競爭力。
新時代背景下,互聯網技術在各個領域中的滲透與應用,在一定程度上加劇市場主體的嚴峻的競爭形勢。在企業參與競爭與開展管理活動的過程中,若不能有效地控制與降低管理成本,將會加大企業的經營負擔。若外在影響要素過多時,會給企業帶來極大的運營風險。而企業成本的精細化管理,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運營風險的發生概率。即在人才引進與利用、項目成本預算、客戶服務等方面進行細致嚴格的把關,可不斷提高企業的管理質量與管理效能。同時,通過精細化設置崗位職能,使每一個人才都能發揮優勢與作用,勢必可幫助企業最大限度地規避管理風險與運營風險。以此,可達到減低企業成本的目的,持續性地注入新動能。
管理人員的觀念與意識,是工作行為產生的主要動因,并最終決定著企業管理效果與發展方向。若真正在業務管理、產品生產成本、營銷成本等方面做到精細化的管理與有效控制,就必須注重強化管理人員的精細化管理意識。上層設計決定下層建筑,企業管理人員必須從自身做起,通過自主、積極的學習,逐漸形成良好的成本觀念。只有管理人員地樹立正確的管理意識,才能在每一個工作環節、工作內容中滲透精細化管理理念。從某種角度出發,成本管理與控制是企業科學運作、高效經營的重要措施。因此,管理人員必須有意識、主動地將精細化管理理念貫穿到企業成本管理的全過程中。尤其,企業組織各個部門的管理層參加大型的培訓活動,系統化、深度地學習精細化管理理念與新型管理模式。在培訓的過程中,企業就可圍繞如何降低培訓成本,鼓勵相關人員制定方案。從具體的項目中著手,使參與培訓的人員將理論與實踐進行科學的融合。基于科學的培訓,使更多的管理人員打破思維定式,從互聯網視角、大數據思維出發,分析與研究企業成本的精細化管理。不再單以個體的經驗進行判斷,改變企業成本無法再降低的錯誤認知。同時,企業組織管理人員參加培訓活動的過程中,在強化其精細化管理意識的同時,應科學培養他們的信息素養。即鼓勵管理人員學會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豐富管理模式,并將精細化管理理念科學地滲透到企業成本管理與控制的各個流程中。
企業將精細化管理模式應用到成本管理的過程中,需明確預算管理的重要性。作為精細化管理的關鍵環節,相關人員必須對現金應用、成本預算等提前做好預案。具體來說,管理人員需在成本預算工作當中,嚴格遵守全、細、準、實、嚴的工作思想。“全”,主要體現在成本預算的制定應包含企業的所有業務。即全面優化與完善業務預算、財務預算、宣傳預算、產品開發運算等,對各項內容的成本預算進行嚴格、細致化的把控。“準”,主要強調互聯網技術、大數據在企業成本管理中的深度應用。通過最大限度地發揮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與價值,確保相關數據的準確性與可靠性。“細”,指的是業務劃分與崗位職責上的細致與周密。這樣,企業可根據部門的管理特征與業務類型,有針對性的制定成本預算方案。“實”,主要體現的是各項制度、方案的實施與落實的實效性。必須按照規定與標準,在每一個工作環節上科學的控制成本。否則,即便是再科學、完善的預算方案,倘若落實不到位,也無法實現精細化管理的目標。而這里所談及的“嚴”,更多情況下是對“人”的嚴格管理。即無論是在制定成本預算方案時,還需在具體推進管理活動過程中,都應基于嚴謹的考核與監管制度,對執行人員的工作行為進行科學的約束與規范。確保所有人能做到誠實守信,按照企業規定與標準嚴格控制管理成本與商業運作成本等。
關于企業成本的精細化管理的思考,相關人員需明確成本避免是降低成本的更高階的手段。企業需在成本管理的本質上著手,設定相關的監管流程、控制措施與管理策略等。企業在實際開展管理工作與經營活動時,在具體落實與推進戰略部署與計劃的過程才是關鍵。企業若想從根本上降低成本,就必須認識到事前工作把控的重要性。管理人員應在經營與管理的過程中,深度的滲透精細化管理理念。而不應在發現問題之后,再制定解決問題的對策。這樣,雖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管理層面的疏漏問題,但并不利于實現企業成本精細化管理的目標。甚至,因增加事后補救環節而提高管理成本與經營成本。因此,企業需從既定思維中跳脫出來,不要一味的考慮成本的節省問題。應從成本避免的角度出發,設計管理制度、工作標準與成本預算體系等。具體來說,成本避免從本質上來講,是對成本管理的創新與升級。管理人員以精細化管理觀念為導向,有針對性的細化管理內容,利用互聯網技術等拓展管理模式與方法。依托新技術、新方法、新理念,從根本上優化工藝流程與成本控制程序。企業需在產品研發與生產的過程中,做好成本避免與成本控制。切忌出現超出預期的資金追加,造成企業管理成本的提升。同時,管理人員需做到低成本運作、推廣、營銷與服務,在具體經營的過程中實現精細化管理。從而避免因事前管理不善,事中控制不嚴,而致使事后的管理成本的高升。企業必須著重在項目運作與產品生產等工作,推進與執行的過程中把好成本控制關,確保企業高效率、高質量、低成本地完成工作任務,令其更具備市場競爭優勢。
總之,企業成本精細化管理可科學控制企業經營成本、利于強化企業核心競爭優勢、有效降低企業運營風險。管理人員需切實看到這一新型管理模式的根本價值與優勢,并將其貫穿到成本管理與控制的全過程中。管理人員需根據自身的管理特征、經營范疇等,對關鍵業務進行精細劃分。以此,逐漸形成明確的工作目標,令企業長期保持社會適應性與市場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