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皚雪 (貴州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當前國家財稅體制改革對企業財務管理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一是對于部分企業未嚴格按照規范進行信息公開的,要推行預算公開制度,這樣才能擴大信息公開的范圍;二是對于預算編制不夠精確、不夠科學的現象,要實行跨年預算機制。三是要完善相關轉移支付制度,實現轉移支付范圍的擴大管理。四是要規范已有的預算機制,使管理規范化,為實現財務管理目標奠定良好基礎。此外,還應加強績效管理工作,針對部門內不能準確報告資金使用情況,應加強監督管理,通過采用切實可行的方法,對財務信息進行有效的監督管理。
因為傳統企業會計制度對會計要素的規定具有模糊性,所以,在會計核算過程中,將會計科目與會計要素混為一談,而新的政府會計制度則對其中的資產信息、收入和支出進行了更為明確的區分,以便更好地推進財稅核算工作。這一新的政府會計體系為財稅核算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從而促進了會計工作的有序開展。原有企業會計制度將財稅核算內容集中于內部財稅核算,難以準確反映真實的企業財稅狀況和經營成果,因而不能適應現代經濟發展的需要,因此,新的政府會計制度將財稅核算內容回歸于企業內部經濟業務,提高了企業財稅核算的全面性,從而更好地提高了企業資金的整體使用效率。
原會計體系在政府補助和非財政補助方面沒有設置明確的余額核算界限,而在新的政府會計體系中,根據會計制度缺陷的改進,增加了政府收支、國庫集中支付、資產管理等方面的核算內容,在區分財政資金和非財政資金核算的基礎上,又動態地與國家財經法規相銜接,從而促進了企業資金核算的細化和獨立。
因為傳統的核算方法主要是以固定資產賬面價值為主要核算對象,因此在核算過程中會出現核算準確性不高的現象,而新會計制度取消了原來的固定基金科目,同時又通過合理的方法對計提折舊的非流動資產進行沖減,消除了支出差額。在此基礎上,新的會計制度又把固定資產和累計折舊結合起來,實現了固定資產核算方式的轉變。
舊企業會計制度沒有建立完善的財稅報表制度,使原來的資產負債表出現不完整的現象,新的會計制度對原有的財稅報表制度進行了改進,增加了財稅報表和附注,使年度內財政資金補助收支、結余情況更加完整,從而使它更符合新時期財稅核算的實際情況,為企業健全財稅報表制度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現階段,企業的資金來源相對廣泛,因而在貨幣資金的管理上極易出現一定的混亂性,同時由于沒有建立完善的貨幣資金業務處理崗位責任制,進而導致出納工作出現不按賬款分管的混亂現象出現。除此之外,會計和出納經常出現混崗的現象,由此將使不同崗位間的監督和制約作用難以得到凸顯,進而將不利于企業資金管理的安全性。再者,缺乏完善的貨幣資金管理制度也將為企業人員貪污以及挪用公款等不良行為提供便利,進而會提高資金管理的風險性。
財務內控管理質量控制和公司治理都旨在使組織利益最大化。公司治理結構的狀況會影響財務內控管理的獨立性和權威性,相反,財務內控管理質量控制可以通過提高企業內部控制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加強企業風險防范來改善公司治理。財務內控管理信息流程落后的主要問題有:企業層面財務內控管理的認可度和開放性不能明確體現,審計管理的內容相對獨立,例如,審計資源管理、審計結果管理、審計過程管理等都沒有實現系統集成管理。各個部門之間的財務內控管理信息沒有互通,管理方式基本都是呈封閉狀態,各個部門之間的有效信息不能提供借鑒作用。在信息環境下,由于對各級審計資源共享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財務內控管理業務流程及其相關要素缺乏溝通和共享平臺,財務內控管理責任制、質量規范和績效評價難以與審計業務流程相銜接,難以實現審計資源的全面整合、優化配置和資源配置。必須改變傳統的審計手段和方式,充分運用計算機的相關技術,合理、科學的檢查被審計單位的經濟活動,才能有效發揮審計監督的作用。
伴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對財務人員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開展財務業務時,必須提高整體工作效率。現階段,很多學生著眼于金融專業的就業前景而選擇該專業,但實際在大學里學習金融技能時,由于缺乏一定的實踐機會,導致金融人才的素質與數量出現不成正比的情況。許多金融從業人員在實際工作中,沒有把所學的專業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導致基本業務知識缺乏,法律意識淡薄。會計人員在工作中缺乏一定的敬業精神,因而在處理事務時出現拖沓、敷衍了事的情況,同時不積極主動了解財務法規和制度的變化情況,從而在會計核算中出現了大量細節操作不當、賬本混亂等現象。這樣不但使財務工作的整體質量難以保證,而且使財務信息出現失真現象,嚴重違背了財務工作的職業道德要求。
為了防止企業出現混崗現象,提高不相容崗位之間的相互監督和制約作用,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貨幣資金管理制度,出納人員需要將職能發揮于庫存現金的收支以及銀行結算事務中,而不得與會計人員共同參與到會計賬目、債權的登記工作中,由此實現不同崗位職責之間的分離,進而更好地對企業賬務工作進行分開管理,同時也能夠更好地建立責任制,對賬目管理問題進行及時追責和處理。其次,則是在對銀行預留的印鑒需要進行多人分管,以此避免一人管理支付款項的所有印章,增加貨幣資金管理的風險性。而對于所有的貨幣資金收支情況需要嚴格按照流程進行審批,確保付款手續的齊全性,由此為提升辦理付款手續的精準性奠定良好的基礎保障。在整個資金交付以及結算流程中,出納人員都需要強化復核管理工作,降低因工作疏忽而導致經濟主體利益受損現象出現的概率。在財務管理過程中,固定資產是一個重要環節,為了更好地減少貪污腐敗現象的發生,必須切實優化固定資產的管理水平,根據現代新財稅體制優化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將先進的技術手段應用于財務管理工作中,提高出賬監督力度,及時發現其中存在的手續不清等問題,從而更好地提高事件問責的有效性。與此同時,在監管過程中,要把資金控制落實到各個環節,以促進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在“互聯網+”背景下,財務共享與預算的有效對接,能更好地提高財稅管理的實效性,同時通過電子保障系統,實現企業單據、票據的網上提交審核,大大減少了基礎財務工作。而影像系統只需掃描財務文件就能實現信息的在線傳輸,并能進行現場處理。第一,電子檔案系統和共享服務系統也是可用的。電子檔案系統主要是將企業的實體檔案與電子檔案相連接,進行信息化管理,而共享服務則是通過整合財務信息的各個方面,提高預算的運行效率。財政共享平臺的建立是預算信息化體系形成的重要保障。第二,業務流程的標準化,比如,預算工作應該注重哪些環節和重點,要求企業所有人員都嚴格按照標準流程辦事。第三,業務流程的橫向專業化管理,企業組織內部也應該進行縱向管理。對財務共享服務而言,由于各業務板塊各自職責分工不同,因此應按照各自職責分工對各業務板塊進行審核和評估,以實現重點控制的關鍵風險。而在縱向管理中,則應以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為主要切入點,制定出能最大限度發揮企業價值的方案,由上到下進行評價,并在實踐中加以落實。
為了更好地保證出納人員的職業道德水平,就需要基于會計資格證書合格的前提下進行人才的任用,而后在進行內部人才的任用上需要建立健全選拔和激勵約束機制,以此更好地對人才進行篩選。對于企業的發展經營而言,所有財務活動都離不開出納人員的處理,因而在進行人才的選擇上就需要確保其職業道德的合格性,以此確保會計信息的完整性以及真實性。除此之外,企業還需要通過培訓以及教育引導提升出納人員的綜合素質水平,以此讓出納人員及時更新知識結構,進而滿足現代出納崗位的工作需求。
總而言之,新型財稅體制背景下,企業要想更好地提升資金控制的整體水平,就需要通過多環節的財務管理和監督管理。同時,企業管理者需要不斷加強自身的專業素質能力,規范內部財務監督流程和合規管理,從而為公司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順利實施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