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財稅金融職業學院 李伊平
國家在目前階段越來越重視產業升級,那么對我們畢業生的綜合能力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現在越來越多的在高校涉及。這樣的工作指導貫穿大學生的學習生涯,對大學生就業啟蒙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時過境遷,目前就業方面主要以95后畢業生為主,他們的思想更多元,更包容,但是這些學生受到社會或者家庭環境的影響還是有很大一部分更期望于進入國企、公務員等社會上俗稱的鐵飯碗行業。這些行業在大部分就職者看來更穩定,也更悠閑。所以社會上報考公務員的熱情也是非常高漲的。而且很多畢業生對自身情況看不明朗,對用人單位要求過高,期望離家近、工資高、待遇好、休息多。這些高要求也是影響學生就業的一些主要因素。我們上文也說了目前的職業院校對于就業指導這一職位的設立。但是在高校中這些職位的設立一般是由思想政治老師擔任。他們缺乏更為專業的指導理論,而且培訓的時間也不夠合理。一般設置在晚上或者周六日。在這個時間其實對于學生來說是休息時間,那么在此時間段進行培訓或者授課其實效果是大打折扣的。學生會不太專心,甚至會有抱怨情緒。不能很好地讓學生明白這個課程的重要性。而且目前我國隨著教育水平的提高,高等職業院校畢業生逐年增加,對于就業市場來說目前是過剩的一個狀態。而且招聘單位很多盲目相信名校效應,導致更為專業的人才的流失率很高。在職場上因為供大于求,所以招聘單位可選擇的目標較多,所以招聘要求很苛刻,甚至性別、生出地也設為招聘要求之一,無形中增加了就業形勢的嚴峻性。
就業市場的嚴峻形勢也越發要求學生自身的綜合能力急需快速的提升。那么在課堂上學生更要專心專注地去學習本專業的理論知識。在課堂上要分清知識的重難點,以便自己更好的學習。而且更要主動學習,學校的圖書館其實就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專業知識的書籍。學生可以在課間去借閱,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量,讓自己有更好的競爭力。在課余時間,例如周末、寒暑假等休息時間,學生可以尋找一些和本專業有關的兼職工作,讓自己的專業理論知識可以在實際生活當中加以運用。在學校方面,學校領導可以設立更專業的指導教師,指導教師也要不斷去學習,可以多去考察企業的一個職位特色,了解企業單位的用人需求,以便自己可以給學生更好更專業的指導。學校領導也要反思自己的教學理念是否和現如今的社會相沖突,要積極改進學校的教學理念。多增加自己的學校特色,重視學生的就業觀,讓學生對自己有一個比較清醒的認知,這是很重要的。
在給學生進行就業指導過程中,高校還應重視愛國理念的傳播。把國家情懷和職業生涯相結合。這樣容易把學生培養成一個愛國、愛家、更有責任感的人。還要多傳播我們老一輩能吃苦、愿意吃苦的精神,用以激勵現在的學生。讓他們以老一輩為榜樣。這也正響應了國家立德樹人的思想。這樣會為大學生未來在就業的路上打下堅實的基礎。只有不怕苦、能吃苦的人才更有市場競爭力。
前面文章說到了就業指導設立的時間可能讓學生學習不夠專心,其實可以在課程設置上花費心思用以吸引學生。現在的網絡可謂四通八達,學校就可以對這樣的環境加以利用,比如學生都有QQ群、微信群,那么指導員就可以在這些群里發一些吸引學生的包含了就業指導的信息。還可以利用現如今學生喜歡的漫畫、微電影等形式來吸引學生主動學習,也更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我們要充分地利用好現代科技的便利性和實效性,讓學生從中受益。學生主動了,那么我們的指導工作就很好開展了,在其中要多摻雜和普及國家的一些高職院校的就業政策,方便學生學習和了解,讓學生在后面的求職道路上不打無準備之仗。
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和企業合作,在學校里面進行企業招聘。其實這樣的方式更容易讓學生了解企業的文化和發展。也可以讓企業更了解學校的學生是否適合自己。雙方互相了解后就可以解決前文說到的因為不了解而產生的人才浪費。用人單位和高校畢業生信息的不對稱造成的人才浪費是目前造成就業形勢比較嚴峻的原因之一。那么學校建立和企業的合作,讓學生在畢業前期去企業進行實習活動,那么就可以有效解決這個問題。學生可以通過實習了解企業,企業也可以通過實習觀察學生,可謂是雙贏的結局。而且這樣的合作方式還可以拓展學生的認知,增加學生對自我的了解。這樣的方式還可以讓學生提前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對學生對企業都可以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學生如果有較好的職業生涯規劃,是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的靈魂。學生擁有較好的職業規劃離不開專業的就業指導。學校應提倡學生對自身進行一個整體的評價。讓學生能更清醒地認識自身。從而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有側重點的進行學習。指導老師要根據學生的一個專業特性和學生的一個自我意愿對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指導。在指導之后更要在課堂上對課程進行調整,讓課程和我們的職業規劃相結合。指導老師給予的指導一定要和社會需求相符。讓學生在學習中有一個良好的競爭意識,這樣才能保持學生對求職的一個危機感。讓學生提前了解崗位的需求,這樣才能讓學生對于求職不那么盲目和盲從。想要獲得市場競爭力,那么學生首要去做的就是對自己專業性的提高。專業課程的設置需要我們進行較好的設置,在課程上設置側重點。讓教學更為深入內在。學生也要多培養自己的品格,使自己可以擁有更為堅韌的內在,不怕困難,勇于克服困難。保護良好的專業性和堅韌的品格可以使自己在未來的求職道路上暢通無阻。
人類社會從來不是單打獨斗的存在。我們都是在社會中生存,那么讓學生擁有更好的合作意識,在出學校前可以和人更好的合作也是學生的必備技能之一。合作首先需要良好的溝通技巧。不然空有專業的職業素養,無法與人更好的表達和溝通那也不能帶來很好的發展。學校應重視學生參加社團等活動的積極性,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更愿意主動去表現自己,更能很好的推銷自己。一些社團活動前期需要很大的準備工作,學生應主動去參與,在這個參與當中可以讓學生更好的鍛煉自己,更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學生還應學會合作,在一些有分歧的時候可以適當的放棄一些自己的觀點,把自己的觀點和其他人相融合,那么對于他在走上職場后有很大的作用。
想要學生有一個較好的職業規劃,那么學校的教師指導團隊就必須專業。學校應該多招聘優秀的、有能力的教師加入學校。優秀的師資隊伍才能帶出更優秀的學生,這是不容置疑的。現在很多學校都開始進行校內指導和校外指導雙結合進行的指導服務。這個措施其實很大程度上讓指導更為專業化和實用化。校內的指導老師可以對學生進行一些理論的知識的普及,校外的指導老師可以更多地給予學生現實社會所需要的技能指導。學校還應對教師隊伍多進行考核等方面的措施,確保教師隊伍更專業,可以給予學生更為專業的指導服務。另一方面學生對于指導的認識也尤為重要,學生要明白要相信指導老師才能讓指導發揮更大的作用。指導老師應該多讓學生進行一個自我評價剖析,讓學生更能明白自身,而不是眼高手低。清醒地認識了自己才能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崗位。這樣才能保證人才的不浪費。
隨著市場的變革,很多崗位消失了,但也有很多新的崗位出現了。那么在這個過程中無疑有很多以前的熱門專業發生轉變。那么如果保證學生在學習了本專業后能真正地用在工作中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學校其實可以加大一些通用專業的設置。這些專業側重面可以稍廣。也可以涉及較多的行業,保證學生所學知識在畢業后有用武之地。這樣的專業也可以保證市場就業的靈活性。專業在設置上應以學生的學習態度,適應社會的能力作為重點。而且要讓學生較為清楚地明白自己以后所工作崗位所需要的知識。這樣也就保證了學生在畢業后可以更好地適應工作。
總而言之,學生想在畢業后找到心儀的崗位,最重要的還是要進行自己能力的提升和較好的職業生涯規劃。在這個過程中,學校的作用是非常大的,給學生一個良好的職業生涯啟蒙,可以對學生起到一個較為積極的作用。而且學生要勇于剖析自己,不要眼高手低,清醒地認識自己,找到和能力相適應的工作是最為合適的。學校的就業指導要更為專業化,不要只停留在理論階段,要深入學生內心,以多種方式對學生宣傳國家的就業政策,企業的用人特點,指導教師做到這些還需要多深入企業,可以實地勘察,這樣就更多的保證了學生的利益。學校還要多多聘請更為專業的人員,對學生提供更為專業的指導,讓學生在畢業后不打無準備之仗。這樣學生的就業能力會從根本上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