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華大物流有限公司 林秋曉
成本管理是驅使企業進行財務管理的內驅動力,而成本控制的水平則決定了企業運營能力的高低。對企業成本進行控制有利于提升企業的運營水平和財務管理制度的更新。當前物流行業發展迅猛,各類中小型物流企業進入市場,企業間的競爭加大,如果還是保持往日拓展網點數量、降低運營成本的方式來獲得利潤已經是行不通的了;如果想利用人工智能等方式來進行技術改革,在當前的技術背景下也不切實際。所以物流企業在當前階段最好的方式就是從財務角度進行成本控制,它可以幫助企業降低成本、保持競爭力。
財務成本控制在企業當中是保證運營的重要部分,它不僅是為了節省開支降低成本,同時也是為了保證企業能夠更加高效率的運轉,在競爭中能夠脫穎而出。物流企業十分依賴其他行業的經營狀況,如果遇到經濟危機或者去年在我國發生的疫情造成了經濟不景氣的現象,財務危機出現的概率是很大的。究其原因還是在于很多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沒有進行成本控制,導致企業經營理念和時代脫節。所以重視成本控制對于物流企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必須通過對企業進行成本控制,一方面提升工作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可以節約資源。
物流企業在成本控制的具體操作中,應該如何開展工作是物流企業所面對的第一個問題。根據物流企業的特點,可以把成本控制分為具體分析和時間把控兩個部分。
第一,全時間的動態分析。也就是說從事前、事中、事后三個時間段對成本控制進行分析研究。事前成本控制主要是指制定成本方案、成本計劃,以月度或者年度為時間跨度來制定目標,通過結合外部市場情況和企業內部實際來制定成本控制的目標。其次是對企業運轉的全過程進行監查,確保成本控制的目標在實際工作執行中不被打破和修改,能嚴格控制支出項目和支出經費,對于非必要支出全部禁止、非必要造成的浪費進行杜絕,按照預定計劃完成成本控制的每一步。最后一點是事后控制。對執行成本控制目標的結果進行復核,對成果進行總結。分析成本目標制定是否合理,執行過程中存在哪些問題,將事后分析作為復盤進行分析。因此,成本控制就是要求對企業運轉的全過程進行控制,確保企業目標可以精準完成。
第二,物流企業成本分析的任務。在具體的成本控制中,需要首先要選取最佳的成本控制方案,因為可以選擇的節約開支的方式有很多,哪一種方式能夠以最小的成本換取最大的收益就是企業所應該選取的方案。其次是要做好先期分析,各種成本控制的方法所節約的資源都是哪一個部分的,要對各個部門的資源調配進行平衡。第三是要按照國家規定的政策紀律進行成本控制。要明確控制成本的目的不在于其本身,而是為了提高利潤率,提升工作積極性。
第三,成本控制的時間管理。成本控制分為“定期”和“非定期”兩者。定期的控制就是按照成本控制計劃上設定時間按照“月”、“季度”等時間跨度為基準定期進行成本控制的檢查;而非定期的則是我們所謂的動態檢查,
當前物流企業雖然發展蓬勃,但是在具體的企業管理和制度設定上仍然較為落后,不能與時俱進來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和制度建設。主要問題有如下幾個。
第一,企業對于成本控制的概念較為落后。很多物流企業淺顯的認為成本控制就是簡單的省錢,將各個部門的經費予以核減,對運營的經費予以裁剪,簡單粗暴的方式來進行成本支出的減少,但是這樣的效果并不好,反而會由于運營成本的降低影像顧客的消費體驗,進一步減少收入,得不償失。在市場經濟中單純的節流不足以完成成本控制的根本目標,并且隨著市場競爭不斷加大,采取這樣觀念的企業只會在市場競爭中逐步被落下,最終被市場所淘汰。因為當前的成本控制理念不是片面、滯后的省錢邏輯,而是要跟企業發展實際相結合,尋找可以節約成本的關鍵點。
第二,成本控制體系不完善。當前很多企業對于成本控制的使用不正確,缺乏科學的理論予以指導、完整的體系進行幫助。根據成本控制理論,成本的控制主要分為四個部分:成本預測、成本控制、監督考核和分析,這四個部分構成了成本控制的完整體系,能夠將這四個部分都納入企業運轉當中,才可以把企業的成本控制做到位。
成本預測是指企業在制定成本控制目標時對未來一段時間企業發展走向和所需支出的預測,這樣的預測是結合企業實際和外界市場而綜合得出的預測目標。成本控制則是企業在具體實施控制的措施,采取怎樣的措施來達到控制成本的目的。監督考核是對企業成本控制全過程的動態監督,保證各項措施能夠嚴格地執行。分析就是在一個階段結束之后對之前成果的總結分析,尋找優缺點,進行相應的修改,在下一個年度提供更好的對策。但是很多企業雖然使用了整套的成本控制方法,但是存在重制定計劃輕監督過程的現象。企業會在年初的工作會議中制定完善的計劃,但是在具體的工作流程中對監督流于形式,導致企業不能隨時發現工作中的問題,從而不能凸顯成本控制體系的價值。
另外在物流企業的成本控制還存在著我國企業整體財務管理基礎薄弱、財務管理觀念淡薄的現象。在企業進行內部控制的時候,摻雜著大量主觀因素,不能客觀如實的進行成本控制。導致各項規章制度形同虛設,不完善的成本控制制度導致企業在運營過程中容易出現“拆了東墻補西墻”的情況,進而導致財務管理的錯位、財務工作的混亂。
第三是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有待提升。財務工作是一項更新性很強,需要不斷補充知識的工作,作為財務管理人員在進行企業成本控制籌劃時,更需要學習先進的理論知識和規范化的工作經驗。但是當前企業的財務人員大多陷入記賬工作,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去學習新的知識要點并且綜合素質偏低。導致在引入成本控制時,財務人員都無法精準掌握先進的理念和管理方法,進而影響成本控制在整個企業當中的運用。缺乏專業化的財務管理人員隊伍是當前企業在進行財務管理工作改革時遇到的一大困擾。
基于以上所發現的問題,需要企業提出針對性的對策來解決成本控制開展過程中遇到的阻力。
首先是要轉變成本控制的理念。在市場經濟發展的今天,各類商品同質化現象嚴重,在物流行業更是如此。所以企業需要改變原有的節約開支的成本控制理念,不僅是企業管理層轉變理念,全體員工也要轉變原有的節約開支的理念,轉向成本控制的科學方法。首先在成本制定階段需要真實了解企業現狀和其他競爭者當前的經營狀態,制定合理的成本控制政策,確保運營的平穩和正常,既不能降低顧客的消費體驗也不能以削減員工工資作為成本控制的主要方式。企業的管理層應該意識到單純的核減運營經費其實是在毀壞自身的聲譽和服務質量,并不會因為減少開支而增加更多的利潤。因為支出的減少會產生利潤相應的降低,企業需要對兩者之間的比例進行核算,確定是成本減少的多還是利潤減少的多。而過往的經驗告訴我們,單純的核減經費只會讓企業的利潤進一步下滑,最終還可能產生更加嚴重的后果。所以傳統的財務管理經驗應該摒棄,進而采用成本控制的財務管理辦法。
第二,建立科學合理的成本控制體系。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企業需要按照成本控制理論的四個模塊分步對企業的成本進行控制。首先是成本的預測,結合自身上一年度的經營情況和成本支出,預測未來一年企業發展經營所需要的必要費用和額外支出項,預測的結果要合乎實際發展的需要,不可以為了賬面好看而制定的數額遠遠少于企業發展所需。其次是目標的制定,在結合企業自身實際和外部發展情況后,提出契合自身的成本控制目標,此項目標的制定既要兼顧各個部門的實際運轉情況同時也要參考是否影響顧客的服務體驗。在制定了目標之后,第三步是進行實時的動態監督,對成本控制的全過程進行監督和檢查,發現任何問題要及時解決,保證企業的目標可以順利完成。在實際工作中,物流企業一定會遇到極端天氣等非人為因素導致的問題,這種時刻繼續按照既定的成本控制計劃會影響物流運輸的效果,所以就必須結合實際調整工作,增大支出來確保物流的暢通,這些問題都需要動態監督來完成。最后就是年終的結果分析,在一年的工作完成之后需要對整體進行復盤,反思成本控制的制定是否有不合理之處,具體哪些特殊情況沒有被考慮到目標制定當中,認真分析、清楚復盤可以讓企業的成本控制工作越來越具有價值。
第三,加強專業培訓,提升財務人員綜合素質。財務管理工作離不開專業素質強的財務人員。所以企業首先要對現有財務人員加強專業培訓,可以定期安排外出學習來獲取最新的理論知識,同時也可以采用借調、交換等方式把本部門員工外派到其他企業進行交流學習,并引入專業人員來本單位進行工作、授課,幫助財務部門建立起成本控制體系。其次是要在之后的招聘中更加注重專業出身和專業素質,對具有財務管理經驗和財務管理學歷的定向招聘,確保財務部門新進人員的專業性高、綜合素質強。
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是物流企業同質化現象不斷加重,如何在競爭市場中勝出不僅需要科學的運輸能力、親切的服務態度,還需要在“節流”上下功夫。通過使用成本控制體系來對物流企業內部進行管控,可以節約更多資源用于企業發展的其他方面。只有按照成本控制理論科學規劃企業成本節約的方式,才可以做到“物盡其用”,杜絕浪費但也不能因噎廢食。提高成本控制的效率,在市場中才能站到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