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警察學院圖書館 王鑫明
作為高校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圖書館文獻資源主要為高校的師生提供科研文獻依據以及教育教學理論,本身具有極強的學術性價值和實踐性依據。而在社會經濟發展的過程當中,想要發揮高校圖書館文獻資源的重要價值,高校的管理者應該依托其文獻信息的優勢,促進高校之間的館際合作,實現社會化資源共享,滿足師生科研需求的同時,為社會經濟的繁榮發展提供保障。
首先,推動了科技與經濟的進步。圖書館的文獻信息和資源能夠被長期保存,具有跨專業、跨區域、廣泛傳播的積極屬性。而且人們在從事各種各樣的技術開發和科學研究的過程中,依托文獻資源引導,能夠進一步加強技術方法和思想方面的交流,以便于實現多邊共贏。尤其是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知識經濟的開發和應用離不開文獻資源的支撐,在社會發展、文化進步、教育升級以及科技更新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價值。
其次,為學術研究提供了信息保障和借鑒功能。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本身就有極強的學術功能和科研價值,而科學技術的創新離不開理論基礎和知識領域的創新和提煉?;诖?,圖書館文獻資源的開發和利用能夠進一步為技術、農業、醫學、生物、自然科學等領域的學術研究提供信息保障。同時,一些專家學者通過對最新文獻資料的查閱,也能跟蹤國內外先進的學術信息和資源,及時了解有關課題的最新動向,為增強我國的科研實力提供了多樣化的信息保障。
再次,有利于培養高素質的人才。想要建設建成創新型國家,就需要擁有一批高素質、高水平的人才隊伍,而高校本身就承擔著培養高素質信息化人才的重任。基于此,通過完善圖書館的文獻資源,建設多樣化的信息資源庫,能夠為人才的培養提供更為多樣化的信息資源保證。除此之外,依托現代科學力量,獲取到有價值的科技文獻信息,也可以讓人才第一時間掌握最新的國際科技要聞和信息資源,對于提升人才競爭實力來講具有重要的影響。
最后,能夠引導正確的輿論方向。文獻資源本身具有導向性、知識性和綜合性,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起著重要的宣傳價值和教育作用。因為科學知識能夠培養人、科學精神能夠武裝人、科學環境可以影響人,這些具有科學屬性的文獻資源在發揮教育和宣傳功能的過程當中,能夠使更為先進的知識融入到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當中,使人們能夠尊重知識、充滿知識,以便于推動正確的輿論導向。
截至2020年9月20日,共有1207所高校圖書館提交了2019年館舍建筑規劃面積數據,總面積是2983萬平方米,館均值為2.47萬平方米。以信息資源下載為例,2019 年,CALIS 聯合目錄數據庫書目數據增量為286,815條,總量達到7,581,523條;提供聯機下載數據服務9,473,668次,月均下載量約為95萬次。這些數據充分展示出高校圖書館在進行文獻資源開發和利用的過程中,重視度越來越高,不僅是館藏面積的擴大,還是文獻目錄的增設,都為人才的培養提供了多渠道,多方面的優勢,能夠始終將多樣化的人才輸送到教學和科研的一線當中,為國家的建設提供源源不斷的高層次人才資源和科技保障。
截至2020年9月30日,中國內地高校發表Nature和Science頂級論文(N&S)的數量,中國內地高校共發表142篇,其中Nature刊出76篇,Science刊出66篇。復旦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等均名列其中。這些數據的背后,充分顯示出高校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依托圖書館文獻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生成了強有力的科技創新優勢。無論是在論文發表數量質量方面還是科技研發等領域當中均占有重要的發言權,使國家大學科技園的建設邁上了嶄新的臺階。
近幾年來,隨著新興產業的逐漸發展,各高校紛紛建設了多樣化的新興專業,以人工智能專業、航天科技工程專業等為首,為社會培養出了更高端且具有復合型綜合素養的多樣化人才。而高校本身所具備的學科優勢也為文獻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提供了便捷。在實際建設當中,為了能夠滿足高校各專業師生的信息檢索需要和學術研究需求,高校紛紛依托互聯網優勢和學術試點優勢,引進多樣化的學科專著和國內外的文獻資料,本身就有較強的學科綜合優勢。同時,在科技部和教育部的政策引導下,高校圖書館文獻資源的學科優勢也受到了廣大師生甚至校外專家學者的廣泛認可。
當代高校圖書館中,無論是與學科或專業相關的文獻資料,還是國內外學術資源都得到了豐富的更新。再加上互聯網背景下國內外信息的溝通和交流也日益通暢,為最前沿的信息共享提供了有效的渠道,便于相關研究人員和師生了解世界科技發展的變化和趨勢。除此之外,高校圖書館本身具有現代信息和傳統館藏資源交流的優勢,在經過系統的整理和加工的基礎之上,大量的館藏資源被及時地保存并上傳到互聯網當中,為師生和科研人員提供了先進的第一手資源資料,加快科研速度的同時也加速了成果的轉化,為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專業化的渠道。
在市場經濟逐漸發展的背景之下,想要進一步促進社會的和諧進步,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就應該始終發揮高校圖書館文獻資源的重要價值,一方面要求圖書館里者以及相關的單位能夠轉變觀念,解放思想,基于自主創新的立場之上來進一步發展文獻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工作。在實踐中應該完善文獻資源的保存手段,打破原有的分割條塊和封閉資源的格局。無論是在技術上還是觀念體制上,都應該沖破層層阻礙,以便于促進資源的共享化和社會化。
除此之外,還應該基于政策的基礎上認真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的傳播要求。在合理布局的基礎之上,能夠進一步依托互聯網的優勢,開發先進的信息文獻、存儲技術和加工工藝,使各種具有學術價值、歷史典藏價值以及文化宣傳價值的文獻資源能夠活躍在信息化平臺當中,使師生既能夠成為科學研究的主導者,也能成為歷史文化資源的傳承者和繼承者,在參與中促進資源的社會化共享。
高校圖書館的信息資源本身具有較強的學術價值和應用價值,如果僅供校內師生的應用和實踐,不僅無法發揮出文獻資源的多樣性功能,同時也影響了社會科研力量的發揮。基于此,想要進一步發揮高校圖書館文獻資源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價值,圖書館應該充分利用智能化、網絡化、數字化等先進的技術,對高校文獻資源進行戰略性和系統化的重組以及優化,建設相應的互聯網信息資源共享平臺。無論是校內的人員還是社會成員,都能夠通過互聯網來索取到相應的有價值的信息,使文獻資源能夠迅速且快捷地提供給全社會,供用戶的借鑒、參考以及應用,以便于最終實現資源社會化共享的目的。
除此之外,在共享的過程中,管理者也應該有效地關注用戶的反饋信息,例如在共享平臺頁面下設置專業化的信息交流欄和意見評論區等,讓用戶能夠依照瀏覽和借閱體驗來提出相應的意見。同時還可以針對某個文獻中的一些觀點進行多樣化的討論和交流。這樣一來,不僅便于管理員及時了解用戶反饋意見,做出多樣化的整改,同時還能夠促進文獻交流,使不同的意見在平臺當中實現多元化的碰撞,為訪客提供思路和研究前提,從而促進高校圖書館文獻資源的利用效率。
為了能夠發揮高校圖書館文獻資源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價值,應該有效地提升圖書館管理員的綜合素質,使其能夠在與時俱進思想的引導下,依托互聯網的優勢,建設完善的文獻資源管理平臺和交流機制,為高校師生以及社會人員提供更多元化的信息搜索渠道和信息量,從而為學術研究、科研發展以及經濟建設提供更為廣闊的渠道。在實踐中,管理員除了要學習信息分類和資源庫建設等相關知識之外,還要提升社會信息的敏感性,努力學習計算機技術、法律文獻以及其他與知識產權相關的文件等。在建設文獻資源庫的時候,能夠依照讀者用戶的不同需求來進行多樣化的分類。一方面要突出文獻資源的利用價值;另一方面也可以與其他高校圖書管理員相互合作建立館際之間的聯系,以便于促進各類資源的即時線上共享。
想要發揮高校圖書館文獻資源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價值,要求各高校能夠在建立合作的基礎之上,依托互聯網優勢,完善相應的文獻資源庫以及信息共享平臺。一方面要積極轉變觀念,落實相應的政策條件,另一方面應該全面提升文獻管理者的素質優化資源庫的建設水平,為高校的師生、科研團隊和社會成員提供更為多樣化的信息檢索渠道和資源獲取平臺,進而為社會經濟的可持續化發展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