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瑩
對于電視新聞報道來說,細節的展示可起到意想不到的報道效果。細節是對新聞事件細小表象的說明,細節描寫可帶來新聞報道感染力的提升。
細節是多方面的,表現形式也多樣,一句話、一個動作都是細節。對細節的關注使新聞報道更具價值,甚至起到錦上添花的效果。因此在電視新聞報道中應關注細節描寫。
新聞主題是新聞的中心思想體現,而新聞細節描寫則帶來新聞主題的凸顯與升華,是新聞報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新聞中挖掘細節元素,進行整合加工,會對主題起到烘托的積極作用。
例如,2020年年初新冠疫情暴發,國家和政府積極出臺舉措,加強疫情防控。各地區派出醫務工作者和志愿者,支援武漢。疫情面前,所有人結成了命運共同體,也結成了責任共同體。在關于疫情防控的新聞報道中不乏細節挖掘的典型報道,如部分新聞報道關注鐘南山院士的講話細節,一字一句傳遞著戰勝疫情的堅定信念。
再如,在一則寒冬時節慰問邊防一線士兵的新聞報道中,記者對當地惡劣的氣候作了大量的細節描寫,如大雪紛飛、氣溫極低等,對邊防士兵也作了大量的細節刻畫,如其眉毛上、防寒面罩上清晰可見的霜花、呼出的白氣,讓觀眾感同身受,感受到邊防戰士的堅強意志。
細節描寫有助于對人物的形象塑造與展示,在細節的描繪下,新聞報道中的人物更鮮活生動。細節最能突出人物特征,讓一個個新聞人物更加立體與豐滿,甚至呼之欲出。
例如,2018年5月14日,川航3U8633在執行從重慶到拉薩的飛行任務時,在9800米的高空出現了駕駛艙右側風擋玻璃破損脫落的情況,在這危急時刻,航班機組全體成員協同作戰,將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高效配合、沉穩應對,實現了對險情的成功處理。飛機終于在成都雙流機場安全降落,機上119名乘客的生命得到了保障,而這一機組也成為英雄機組的代表。對該新聞細節的挖掘,重點放在迫降過程中機組人員心理和動作的動態變化上,以展示其強大的業務本領和心理素質,反映出機組人員在危機面前的沉穩。在這樣的細節描寫中,我們看到了一個個鮮活生動的英雄人物形象,且通過對機組人員心理變化的細節描寫,受眾情緒隨之起伏波動,也增強了新聞報道的感染力。
對電視新聞報道來說,真實性原則是最基本的原則,而細節描寫也有助于體現新聞報道的真實,實現對新聞事件發展過程的真實還原,避免虛假新聞的出現。新聞細節必須真實,在細節的使用上如果出現虛假情況,也就失去了新聞報道的價值。
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細節刻畫時,不應僅僅追求細節的真實性,也要充分挖掘細節背后的深層含義,讓細節的展示富有層次性。
細節運用不合適很容易誤導受眾,也使新聞報道偏離正確的軌跡,影響新聞報道的真實性。例如,2019年2月,某衛視對“聊城假藥案”進行報道,但報道細節顯得很零碎,報道失真。因為對細節抓取不到位,導致信息呈現不完整,細節背后的一些關鍵性、深層次的內容被刻意隱瞞,誤導了觀眾。
對電視新聞報道來說,要做好采訪前的準備,才能在統籌好所有素材的基礎上做好對細節的關注和對細節元素的深入挖掘。在確定新聞選題后,記者應圍繞選題,廣泛收集材料,有素材有全面了解,便于在下一步的采訪中盡可能地關注細節性問題。
新聞報道不是節目表演,無法反復排練,往往是即時性的,其無法嚴格按照策劃進行,這要求記者必須具備隨機應變的能力。
對突發事件的報道,更要求記者具有敏銳的洞察力,能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充分觀察,多維度思考,找到有價值的新聞線索、新聞細節,作為新聞報道的亮點與重點。
新聞記者只有具備隨機應變的能力,才能及時捕捉到采訪對象的情緒、心理、行為變化。做好這些細節的搜集與運用,會使新聞報道更具價值和影響力。
做新聞要有淘金者精神,對深入采訪所獲得的素材要認真分析,找到最核心的問題和最典型的細節。
一般來說,一篇新聞報道最好能提出一個問題,或者是一個問題中的某一方面,做到反映一個事件,說明一個觀點,解決一個問題。而這又不是隨隨便便的一個問題,而是在當前的現實生活和學習工作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只有把握好了這一點,把手中所掌握的新聞材料通過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和提煉,才能達到通過一件事、一個人,反映一項政策、一個經驗、一個時代的側面。
當前媒體正處于轉型發展的關鍵期,新媒體技術對電視新聞行業的沖擊十分明顯,這也對電視新聞報道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除了學會運用新技術進行及時的報道與多元化的呈現外,也要提升新聞報道的質量,處理好細節描寫,推出精品新聞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