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坤 滕津汝
(金陵科技學院,江蘇 南京 211169)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然而當今很多大學生體質下降,肥胖人數增加,生活和就業壓力使大學生沒時間健身,忽略了自身健康。跑步類軟件在高校發展十分迅速,但是跑步類軟件的應用是否對大學生參與體育運動有著積極的影響,目前我們沒有明確的認識,只是通過簡單的運動次數和運動的公里數來了解學生的運動情況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本文通過對金陵科技學院使用的跑步軟件情況出發,分析該軟件對大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影響,對如何改善大學生體質給出一定的建議,為大學生課外體育鍛煉提供新的途徑,引導大學生能夠主動借助跑步軟件這個平臺積極參與課外體育運動、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多方面的提升,從而讓大學生形成樂觀開朗的生活態度,健康的生活習慣,最終形成終身鍛煉的意識。
本文通過在金陵科技學院數字圖書館、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等網站進行檢索,查閱并搜集有關跑步軟件對大學生運動參與影響的期刊和論文,并對所獲得的資料進行整理和歸納,借鑒其他學者的研究成果,為本文提供理論依據,并結合現狀提出自己的觀點。
通過對金陵科技學院使用跑步軟件的部分學生進行調查和學生反饋,得到相應的數據。
在金陵科技學院校內進行深入地實地研究,與一些大學生和體育教師進行面對面訪談,并獲得真實的數據支持。
該跑步軟件是由一家互聯網有限公司開發的,旨在培養學生運動習慣,增強學生體質,讓運動更科學有趣,讓管理更便捷。讓學生隨時利用碎片時間在校園內跑步,這樣運動就可以更輕松地進入每個學生的日常生活。通過持續性的日常鍛煉,達到提高身體素質目的,同時讓學校管理更便捷。
該軟件具有準確記錄和反作弊的功能。自動計算分段里程的速度信息,直觀展現學生運動全過程的定向越野的打卡跑步模式,既增強了運動的樂趣,又有效防止了代為跑步的作弊行為。結合人工智能技術,自動分析背景軌跡和步數等數據,有效判斷作弊行為。
隨著移動技術的不斷發展,智能手機和各種手機軟件已融入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學生,作為對新生事物“感冒”的群體,更是對各種潮流的軟件有著強烈的好奇心。然而,在2015年全國學生健康研究報告中,發現與中小學生相比,大學生缺乏體育鍛煉的意識和習慣。因此,高校已經開始使用體育應用來監督學生的運動,從而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高校運動類APP軟件主要是輔助體育教學活動,作為課堂教學的有力補充,為大學生樹立并逐步養成跑步運動的良好習慣提供技術支持[2]。體育應用程序使用手機GPS功能,學生可以在校園預設點自由選擇位置和運行路線。在跑步的過程中,APP自動記錄跑步的數據,學生選擇跑步結束后,將成績保存并上傳。高校目前和運動軟件APP結合采取的跑步要求主要是:新生和大二學生必須參加。第16周結束,每個學期跑步完成量各高校略有區別,區間一般在60~120km之間,每天規定跑步時間段在6:30~23:00,配速要求每公里時間不得超過10min。
體育軟件APP在健康理念下,滿足了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需要。學生們可以利用每日的片段時間,在校園里,一人或者結伴動起來,跑出健康。
隨著運動軟件的普及,帶來了正面的影響,同時也有需要改進的地方。下面是對金陵科技學院使用跑步軟件后,反饋總結以下幾個方面:
1.跑步軟件對體育課程的強力補充
高校公共體育課一周一次(90分鐘),基本可以滿足學生對某項運動項目的基本學習,包括基礎體能、力量、基礎動作、基本的裁判知識等方面,從根本上實現學生體質的全面提升。金陵科技學院開始使用某跑步軟件,并將跑步納入體育考核中后,有效延長了學生體育課外活動的時間。一個學期堅持四十到五十天跑步,有利于學生的運動習慣的養成,充分利用碎片時間。
2.跑步軟件讓大學生運動不寂寞,豐富校園文化
在規定的時間段,在校園里,經常能看見學生三兩成行,手持手機,奔跑運動。每天規定兩公里或者三公里,邊跑步邊聊天,跑出健康,聊出感情。它不僅可以鍛煉身體,還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該跑步軟件進入校園以來,學校的運動氛圍變得濃郁起來,校園文化生活多了色彩。讓“宅”在宿舍的大學生離開網絡,走出宿舍,走進操場,讓想鍛煉的學生堅持鍛煉身體,迫使不想運動的學生動起來,形成良好的校園氛圍,讓學校跟著一起“動起來”。
3.跑步軟件改變學生“懶惰”面貌,強身健體,緩解壓力
在剛聽說跑步要到位置打卡時,學生抱著新鮮、好玩的心態開啟了跑步之旅。特別是晚上,校園里隨處可見奔跑的學生。在這個方便快捷的時代,不上課時,吃飯靠外賣,買東西靠淘寶,在宿舍吃著垃圾食品打游戲看肥皂劇的學生比比皆是。而現在,每天有了跑步的任務,學生會出去跑一跑,無論從心理還是身體上都是很好的放松途徑。跑步可以改善身體的狀況,改善人體的心肺功能。堅持跑步運動,對其身體的肌肉力量、身體的協調性、爆發力等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它還有利于人體的生長發育,提高抗病能力,增強人體的適應能力。
同時,鍛煉也是學生緩解壓力的最佳方式。運動可以促進大腦對內啡肽的分泌,這可以帶來快樂并幫助學生緩解壓力;在心跳加快、肌肉充血、血壓升高時,運動有助于釋放能量,緩解壓力;運動時對身體的控制感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一)跑步軟件影響大學生的身體鍛煉方式。根據調查分析得出跑步軟件目前在高校應用頻率比較高,跑步類軟件為學生提供給了一種新型的運動方式,并且很快被大學生接受,設計良好的跑步類軟件可以為用戶提供新的一種鍛煉思路。為大學生增強體質,緩解學業壓力增添了一道色彩。對于大學生而言,體育鍛煉習慣的培養非常重要,借助體育類跑步軟件來鍛煉,已然成為一種新的鍛煉方式。
(二)跑步軟件對大學生的校園生活也有一定的積極影響。通過分析得出跑步類軟件的使用可以幫助大學生進行科學的體育鍛煉,提高身體活動能力。進一步培養了大學生的鍛煉意識,可以為終生體育奠定良好的基礎。所以大學生會更加主動參與體育鍛煉,會更好地把控體育鍛煉時間和強度,從而形成一個良好的循環,不斷促進大學生體育鍛煉的發展[3]。
(三)跑步軟件目前運動項目單一,不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健身的意識,學校只規定了一個跑步項目,不能滿足當代大學生的健身需求。跑步軟件對步數和公里數的細致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運動的時間和空間。每月體育教師會根據教師端的反饋,對完成次數少的同學進行預警提醒,在心理上也對學生造成了負擔,使學生過多的在乎每日的數據是否有效,而忽略了跑步的樂趣和帶來的愉悅感。
(四)學生手持手機跑步,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跑步軟件是通過手機記錄學生跑步的數據,因此學生在整個跑步的過程中都要隨身攜帶手機。在跑步過程中,也有學生隨時停下查看數據是否有效。跑步軟件在校園的主干道上設置了必經點,車輛和自行車的穿梭,學生跑步時的不專心,都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4]。
(五)跑步軟件對學生體育行為有積極影響。從整體上看,跑步軟件對大學生體育行為具有積極影響。使用該跑步軟件后,每周參加三次以上體育鍛煉頻率的學生人數明顯增加。同時,它對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態度也有一定的影響。學生對體育的態度處于良好的水平,他們對課外體育鍛煉有很高的興趣和愛好,從而大學生具有積極參與課外體育鍛煉的行為意向[5]。
(一)進一步提高跑步類軟件的服務質量。該跑步軟件是一個指導跑步的軟件,可以正確引導大學生對健康的追求,所以應推出多樣化的鍛煉方法,讓軟件更加專業化和有針對性,在運動方面應更加全面。軟件在使用過程中出現問題,應該提供更加快捷的解決途徑和申訴方法。
(二)跑步軟件在引導學生跑步的路線設置上存在一定問題。高校為了督促大學生參與跑步鍛煉往往會使用軟件的打卡點功能。這樣學生參與運動時就會存在一定的限制,跑步過程中必須經過打卡點才可以完成最后的跑步任務。這樣勢必會增加學生在運動中翻看手機的次數,會打斷學生運動和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建議軟件首先將跑步的必經點設在沒有車輛的田徑場或者教學樓前等開闊的地方;其次,增加語音播報的次數,讓同學更詳細地了解自己跑步的進程,以免多次翻看手機。
(三)學生借助跑步軟件鍛煉時,建議軟件放入運動能力測試內容,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能力進行運動測評確定自己的運動等級,然后軟件提供多種科學的跑步方法,這樣就不會造成運動損傷情況的出現。遵從循序漸進、個別對待的原則,促進學生對體育運動的積極性、體育活動參與的熱情,從而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四)學校管理方面應該重視軟件的再次開發。跑步類軟件都存在運動單一的問題,應該添加一些運動之前的熱身活動和運動之后的放松方法。因為鍛煉之前不進行適當的熱身,會大大增加運動損傷的情況,跑步之后也要進行適當的放松,避免跑步之后出現肌肉僵硬的情況。運動過量還會造成更嚴重的傷病情況。
(五)增加體育教學過程中對跑步軟件的使用。教師可以借鑒軟件的一些功能提供更加科學的指導,學生應該充分利用跑步軟件的視頻指導、健身學習的功能,幫助學生掌握科學有效的鍛煉方法,增強學生健康觀念和鍛煉意識,提高鍛煉的科學性和有效性,達到更好的鍛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