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雨晴
(武昌理工學院大學英語系,湖北 武漢 430000)
目前,高校英語課堂教學方式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師在講臺上單方面向學生傳輸知識。這樣的教學形式占據了整堂課程,缺乏師生互動,因此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主性非常差,沒有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還容易產生厭學情緒。很多學生只為拿到四六級證書,拿到證書后就把英語拋之腦后。學校和教師要加以引導,讓學生了解到英語在未來就業中的優勢。英語四級通過是大學生的一項基本要求,對于畢業后的大多數職位而言,英語能力是一個必備的職業素質,對于人才培養而言,英語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學生只將通過期末考試和四六級作為學習英語的目的,忽視了英語在自己日后就業中的作用,說明學生對于英文并不重視,只當做一項需要完成的任務。[1]
由于課堂資源的短缺,教學設備的不完善,教師觀念轉換不及時,導致學生上英語課的積極性非常差。在英語教學中教師需要的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考試分數并不能決定英語教學質量。英語綜合能力的提高是更重要的,教師不能單方面在意學習成績,這樣會忽視了教學質量,忽視了課堂的實效性。教師需要了解到學生需要什么樣的課堂,及時結合新內容和新技術,創新課堂教學方式,做更好的課程研發者。[2]
互聯網的高速發展下,現有的英語教學模式可以結合現在的高科技進行發展。不是完全拋棄傳統的教學模式,而且采用混合式教學,混合式教學就是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的相結合的模式。在此基礎上,以大學英語這一公共基礎課為對象,打造一門一流課程。傳統教學中,學生大多是被動地按照老師的方式來學習,以老師的知識輸出為主,教學目標是否達到也是通過考試成績作為衡量標準的。久而久之,學生的思維也會變得刻板僵化,知識運用的能力會很差,根本無法提升綜合英語能力。[3]
英語教學應該緊扣新課程要求,英語教學的目標不應該只是做題講題,更應該結合英語語言學習的特點,在英語教學的基礎上更加關注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的提升。部分學生學習英語是為了通過英語四六級考試或是完成期末考試,這樣功利性的目的并不是學習英語的良好前提。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快速發展,使用英語可以提高就業競爭力。英語在對外的企業商務、翻譯等領域都非常重要,因此內容和形式上都需要不斷創新,以便跟上時代的發展。在課堂中我們需要將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相結合,讓學生們深刻體會到英語在世界政治經濟文化中的影響。教師也要注意使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傳統教學和現代教學手段是可以相互交叉一起使用的,并且能有效提高課堂質量。課后也可以讓學生們在線下進行交流,可以更好地了解當天所教授的知識點。
例如,可以在課堂上模擬一次英文談判,學生這時候就要使用自己的英語能力,時刻注意對方的一些行為以及進行正確判斷。在對方沒有完全同意或是完全贊同的時候,需要與對方謹慎地進行對話,不能直接就拍板,合理使用單詞的意思來達到自己的目的。英文翻譯有時候需要高水準的翻譯來表達中國古語的意思,例如,“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這一句,意思是只要合乎我內心美好的理想,縱然死掉九回我也不會后悔。因為不同的文化內涵和不同的背景,我們需要表達這種情緒的時候,要結合國外的一些具體習俗,翻譯為For the idea that I hold so dear to my heart,I'd not regret a thousand times to die。翻譯既貼合國外習慣又精準表達了含義。
運用信息技術,采用線上連線外教的方式,可以在英語課堂中創造一個更好的學習情境。因為很多學校資源有限,沒有與英語母語者面對面交流的條件。但是信息技術就提供了這樣一個機會,在課堂中使用信息技術,可以讓學生們完成地道的英語對話,也可以讓同學們觀看一些英語的教學視頻來補充教學,提高課堂質量。但也不能整個課堂都由信息技術來完成,我們不能濫用信息技術作為我們課堂中的主要教學手段,應該以傳統教學手段為主,信息技術為輔來進行授課,主要還是教師對課堂內容的把握與教學手段的良性結合。[4]
例如,在學會一些短語和語法的時候,我們不知道在實際生活中該如何正確運用。這時候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軟件為學生們播放一個教學視頻,視頻中展現具體的情境,讓學生來互相問答,提高英語表達能力。這樣還能增加師生間的互動,活躍課堂上的氣氛,同時提高當地學生的英語口音,增強英語綜合能力。教師要讓學生在課堂中培養說英語的自信,這樣學生才能夠更好地自主學習,從而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在課上要求同學之間和教師之間使用英語來交流,可以加強英語教學和我們現實生活中的緊密性,可以更為科學地學習英語,減少盲目性,同時增加課堂的實效性。例如,在寫親子關系這一類作文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軟件為學生們播放一個教學視頻,視頻中展現具體的情境,可以在視頻中展現各種各樣的活動,讓學生來互相問答,提高英語表達能力。比如教師擬定題目,For better understanding between parents and children,播放的視頻中展示不同的親子矛盾,可以請同學起來互相問答,增加互動,活躍課堂氣氛,同時提高學生的英語口音,增強英語綜合能力。最后讓學生總結,以完整的結尾結束作文,To bridge this so called generation gap,In my opinion,both parent and child should make an effort。文章結尾用共同努力這一觀點來升華主題。
在大學英語課堂中,為了開闊學生的視野,還可以增加一些趣味內容,比如英語的情景劇或是英語的一些相關知識,文化背景等都可以在課前展示給同學們。可以讓同學們在課前準備一首自己喜歡的英文歌,或是最近看到的有意思的英文的視頻,或者是一些國際新聞,讓同學們圍繞這些進行分享,要求全程使用英文。比起老師直接傳輸一些文化背景,用同學們感興趣的方式可以更好地讓學生接受知識并且了解英語地區文化的差異。和同學們用英語討論最近的國際熱點,或者是用流行的英文歌開始課程,可以更好地拉近與同學們的距離,提高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加強學習動機。[5]
教學過程不應當只注重考試成績,更應該關注的是學生的全面發展。適當的師生互動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重難點,更好地完成課后作業,也可以讓教師充分了解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備開展接下來的教學。教師在講課時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要學會使用各種方法讓學生自己去思考,讓學生自己去分析。這樣師生雙方共同完成學習目標,可以更好地促進師生之間的互動,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6]
教師從學生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尊重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性,可以創造更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促進學生的良好發展,更有利于師生關系的大和諧,有效提升教學質量。例如,在學生表達了反對的觀點時,可以給對方一個臺階下使用委婉的句子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可以說I agree with most of what you have said,意思是我同意您大部分的觀點,但是我還是有不贊同的地方。然后再繼續表達自己的意見,用比較含蓄的說法,讓雙方都理解對方,并且保持良好關系。
課堂多一些問題,激發學生思維,并且讓學生在上完課之后還有問題,還可以在課下利用線上時間繼續詢問老師,或是自行查閱資料,擴展知識面。例如,可以在每節課的課后布置一個作業,是讓同學們分小組去完成一些小組作業,在課前十分鐘講關于國際上的新聞,需要全程使用英語,主題自定,可以選用PPT演講的形式,或者是演情景劇的方式,甚至是拍一些小視頻。如此形式多樣的展現不僅可以鍛煉學生們不同的能力,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還可以提高他們的英語綜合能力,增加他們鍛煉的機會,說英語的機會,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英語學習不應該只是一個簡單的老師傳輸知識,學生接受知識的過程,而應該是一個將知識建立聯系,形成自己的知識建構并加以使用的過程。為了讓英語對于學生而言更加實用,為了讓學生在英語方面的技能有所提升,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去面對考試,面對自己未來的目標更有信心,最終獲得好的成果。教師需要為課堂為學生做最大努力,比如混合式模式的教學,這種教學模式越來越受到師生間的推崇,同時也取得了不錯的課堂質量,促進師生之間的關系,也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課堂參與度,又有效地提高英語課堂的教學質量。讓學生能夠應用英語能力,增加自信,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升自己,提高自己的英語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