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超
當前,人們接收信息的方法越來越多,而且信息內容也越來越豐富。與此同時,對新聞工作者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電視新聞主播不僅要做好播報工作,還要對電視新聞進行推廣和宣傳。
抖音、快手等新媒體紛紛出現,因為具有便捷、有趣等特點,很容易吸引人們的注意。這種短視頻平臺用戶覆蓋的范圍更廣,而且內容更豐富,所以大受歡迎。在短視頻平臺的沖擊下,傳統電視媒體的發展受到影響,電視新聞的受眾范圍越來越小,收視率也不理想。
因為電視新聞通常比較嚴肅,所以主播的發揮空間并不大,電視新聞的形式也較為單一,有較為嚴重的同質化情況,觀眾對其興趣不大。一些收視率較高的新聞節目,大多具備較為豐富的新聞資源,主播自身的作用并沒有充分發揮。
因為社交媒體發展的速度越來越快,所以信息的傳播也與以往有很大的不同,人們能夠通過多種方法來獲取新聞。相比于電視,人們從手機上更加容易獲取新聞,而且還不會受時間、空間的限制。電視新聞節目自身有著一定的滯后性,新聞的傳播速度無法與手機媒體相比。
不管是通過哪種載體來傳播新聞,主播自身的專業水平都非常重要。因此,電視新聞主播應該提升自身的專業水平,從新聞的立題到播出全過程,新聞主播都應該積極參與,這樣才能真正了解新聞的具體內容,播報時才能更加準確。與此同時,還應該提升自身的新聞敏感度,善于在日常生活中捕捉新聞,提高新聞價值,對新聞進行深入分析,有自己獨特的觀點,并且能夠正確引導社會輿論。
電視新聞主播應該明確定位,打造自己獨特的播報風格,這樣才能讓自己更好地被人們所認識。電視新聞主播在播報中要充分發揮作用,加深觀眾的印象,展示良好形象,體現優秀品質。
第一,提升自身的適應能力,努力適應融媒體環境。
電視新聞主播要根據時代發展要求不斷學習,并且積極利用新技術。一個具有豐富知識儲備和經驗積累的新聞主播,不僅僅代表著某個媒體集團,而且往往被當成是某個城市的代名詞,如果他沒有一定的文化底蘊,就無法達到一個優秀主播的要求。很多人稱主播是“雜家”,不要求他們對所有專業都非常了解,但是對他們自己負責的工作范圍或者主持的節目類型所涉及的專業知識要有一定涉獵。有了文化底蘊和知識儲備,主播才有了更強的適應能力,播報時底氣也會更足。
第二,提高隨機應變的能力。
新聞主播的應變能力是指在節目播出過程中,尤其是無法后期剪輯的直播節目中遇到無法預知的節目變故時,能夠把控全局、穩定場面,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做出迅速快捷的反應,使節目正常進行,甚至將變故變為節目的調劑,從而讓節目達到更好的播出效果的能力。
在融媒體時代互動傳播背景下,電視新聞主播的任何一次錯誤,都會被觀眾實時發現。所以,一旦出現問題,電視新聞主播要善于隨機應變,掌控好新聞直播節奏,提高播報質量。
第三,實現跨平臺發展。
在融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主播的直播平臺種類增加,可以在官方微博、微信等平臺上進行直播。因此,電視新聞主播就要了解各個平臺的特點及運行模式,也可以建立自媒體賬號分享自己的工作日常,讓人們了解電視新聞主播的工作內容,更好地吸引人們關注。比如,在抖音上就有某位電視新聞主播通過發布自己的日常生活片段來吸引觀眾注意,主播與觀眾經常進行互動,吸引觀眾來觀看其主持的電視新聞節目,增強觀眾黏性。
第四,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對于電視新聞主播而言,語言表達能力是基本功。在融媒體時代下,為了發揮新聞時效性強的特點,一些剛發生的新聞被迅速采集制作播出,留給電視新聞主播的準備時間很短,很多時候新聞主播還沒有對新聞事件有充分了解,就需要進行直播。因此,這對電視新聞主播的語言表達能力提出更加嚴格的要求,不僅能夠應對現場突發情況,還要迅速組織語言,準確地將新聞的內容告知給觀眾。因此,電視新聞主播應該不斷提升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在關鍵時刻發揮作用。
總而言之,在融媒體時代下,電視新聞主播需要積極創新思維,滿足融媒體時代的新要求。雖然融媒體為電視新聞主播帶來一定的挑戰,同時也帶來了機遇。電視新聞主播要提升自身的專業水平,明確角色定位,打造自己獨特的主持風格,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還要增強綜合素質,提高語言表達能力、適應能力等,以更好地應對融媒體時代的挑戰,保證電視新聞播報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