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祥,木崇鳳,李麗川,馬學林*
(1. 麗江市經濟作物工作站,云南古城674100;2. 麗江孝尊木梨公司,云南麗江674100)
木梨是麗江孝尊木梨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在麗江高海拔地區推廣的晚熟梨優良品種,其果實近卵圓形,陽面紅暈,底色為黃褐色,為大型果,平均單果重400 g,最大單果重1600 g;果肉清脆爽口,甜美多汁,可溶性固形物為11.9%,生長期280 d 左右,成熟期在每年冬至前后的11 月底,較耐寒,適宜高海拔種植[1];由于成熟期晚,保鮮時間長,貨架期長,在以麗江為代表的云南高海拔地區得到了廣泛種植,現種植面積達到800 hm2,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由于木梨在栽培管理技術上與其他梨品種不同,且目前統一的技術標準尚未完全用于指導生產,制約了麗江木梨產業的高效可持續發展。為了提高木梨商品質量,有必要制定切實可行的技術規程,加快木梨產業發展。文章以孝尊公司為例通過對木梨的特征屬性、產地環境、建園與管理、取袋和采收、包裝、運輸和貯存等生產各關鍵技術環節進行規定,旨在建立科學、合理的生產技術規程,以標準指導和規范木梨生產,強化對木梨生產關鍵環節的質量控制,提高其優質果率和商品率。
木梨適宜種植于云南海拔1800~2800 m 的壩區、半山區和山區。種植地域具有典型的高原季風氣候類型,年溫差小,日溫差大,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雨熱同季,干濕季節分明。木梨種植主要分布在云南麗江、楚雄、馬龍、洱源、安寧、維西等多個縣(市區)和西藏。在產地環境方面,空氣、土壤、農田灌溉用水必須符合無公害產地認證要求。
2.1.1 園地選擇與規劃
木梨為喜光植物,需水量大,生理耐旱性弱,光線不足易表現為徒長,開花座果少,果實品質不佳。此外,其花器官和幼果耐寒力低,高海拔山區易出現晚霜引起霜凍,導致落花落果。因此,建園應選擇背風向陽、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土層深厚、土壤疏松肥沃、通透性好的地塊;風大的果園周圍還要種植防風林(防風樹禁用柏樹,以免銹病寄主越冬)。園地規劃時,平地果園行向南北向規劃,坡地果園行向等高線規劃。
2.1.2 建園配套設施
須規劃好園間道路、水池、排灌系統、看守房、工具房、選果包裝場地、果實臨時貯存庫、電力設施等,果園周圍要設置防護欄。
2.1.3 苗木定植方式與定植時間
由于木梨對光照的要求較高,栽種密度不宜過大。坡地、土層淺、肥力差的可適當密植,適宜采用 4 m × 4 m 的株行距,種植密度 495 株·hm-2;平地、土層深厚、肥力高的宜稀植,采用4 m×5 m 的株行距,種植密度 630 株·hm-2。按 6 ∶1 配置授粉樹為宜,適宜在落葉后到春季萌芽前的休眠期種植。
2.2.1 樹形選擇
根據其生物學特性和生長習性,宜采用3~4 個主枝的“開心形”樹形,且方便套袋和取袋著色。
2.2.2 整形修剪
第1 年定植后立即定干,定干高度70~80 cm,主干上距地表50 cm 以上,選方向、間距適合的3~5 個芽進行刻芽(剪口下3 個芽不需刻芽),以促其抽生長枝。抽枝后選方向、間距適合的3~4 枝留做主枝,其余剪除。主枝間距離保持10~15 cm。各主枝之間不能交叉重疊。木梨枝條硬,不易拉枝開角,因此主枝應長放,等枝條長到1.5~2.0 m 時再拉枝開角。下部主枝前期可用竹簽撐在主干上開角,但弱枝不撐。為了提高早期產量,可適當留輔養枝,等主枝和側枝掛果量提高后再逐步疏除輔養枝。主枝開角 60°,輔養枝開角70°~90°。拉枝最好在秋梢停長后的9—10 月進行。
2.2.3 果園土肥水管理
2.2.3.1 土壤管理
土壤條件比較差的園地應進行深翻改土,一般梨園土壤耕作層要求達到60 cm 以上,通氣情況良好,土壤孔隙度的含氧量至少達5 %,30 cm 土層內有機質的含量至少達1.5 %。非生草栽培的梨園,在生長季節根據雜草生長情況適時進行淺、中耕除草,并于春夏季用綠肥、雜草、作物秸稈等進行樹盤覆蓋,厚度15~20 cm。自然生草栽培的梨園,在生長季節根據雜草生長情況適時刈割雜草覆蓋樹盤。
2.2.3.2 肥料管理
根據梨樹年生長周期合理施肥,改善土壤環境,平衡施肥。以有機肥為主,實施配方施肥。提倡秋施基肥,以秋季9—10 月施基肥最好,施用有機肥45~60 t·hm-2,采用環狀溝槽施肥法和定向溝槽施肥法。生長期追肥包括花前肥、保果肥、壯果肥,以化學速效肥料為主。
2.2.3.3 水分管理
栽植當年,要保持果園樹盤水分,見干立即澆水。成年果園在果樹未受到缺水影響以前進行補水,果園土壤持水量低于60 %時,應及時灌水。要保證花前水和花后水,但花期不能灌水,以免引起落花影響坐果。排灌方便的果園旱期宜適當縮短灌溉間隔期,噴灌、微噴灌園高溫干旱期白天可連續開啟。地勢低洼、易積水或地下水位較高的梨園,建立排水系統,花期前后做好清溝排水工作,確保降雨后至少30 cm 深的畦溝中無隔夜積水。
2.2.4 花果管理
2.2.4.1 保花措施
麗江木梨一般在3 月開花,花期和幼果期常遇霜凍、低溫冷害,因此在提高樹體營養積累,促進花芽分化完全、飽滿的基礎上,要做好樹盤覆蓋保溫、花期防霜、花期噴0.2 %~0.3 %硼砂+白糖促進授粉受精等措施保花保果。
2.2.4.2 疏花疏果
疏花疏果是木梨合理負載、提高品質的重要措施。第1 次疏果,在謝花后10~15 d 第1 次生理落果后進行,每花序留1~2 個果。第2 次疏果,在第2 次生理落果后進行,選留果大、果形端正、著生方位好的單果。由于木梨果形大,以50 片葉養1 個果作為最終留果的標準。
2.2.4.3 果實套袋
木梨為著色系品種,建議進行果實套袋。套袋時間為5 月中旬第2 次生理落果后,果面果點形成之前結合疏果進行,套袋前均勻細致的噴廣譜性殺蟲殺菌劑1 次,待藥液干后,方可進行套袋作業。
針對木梨的病蟲害發生情況,秋末冬初清掃地面落葉和落果,冬季或早春結合修剪,清除病蟲枝梢,并攜出田外,集中燒毀,萌芽前噴5 波美度石硫合劑。
包括干腐病、銹病、黑星病和黑斑病。具體防治措施如下:
干腐病:秋季梨樹落葉后對易感病的品種進行枝干涂白,防止凍傷和日灼。春季梨樹發芽前刮除病斑。刮治時要注意邊緣光滑,刮到病斑以外0.5~1 cm 處,呈梭形,以便愈合。刮后要對傷口及工具用腐必清2~3 倍液或9288 等農藥進行消毒,有良好防效。
銹病:需清除轉主寄主,梨園5 km 以內無檜柏類樹木。梨樹萌芽至展葉后25 d 內為宜,每隔15 d 用2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500 倍液或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800 倍液噴1 次,連噴3 次。
黑星病和黑斑病可在梨樹發芽前,噴0.3%~0.5%五氯酚鈉1 次,殺死枝干上的越冬病菌。在生長期,都要噴藥保護,噴藥間隔期為20 d 左右,共噴6~7 次,藥劑可用10%苯醚甲環唑4000 倍液、70%甲基托布津1500 倍液,65 %代森鋅可濕性粉劑800 倍液。
包括蚜蟲、金龜子和梨木虱。
蚜蟲:萌芽至展葉期,噴10 %吡蟲啉可濕粉5000倍液進行防治。
金龜子:采用物理防治,每2 hm2放置黑光燈1 盞進行防治。
梨木虱:3 月中下旬利用第1 代若蟲期相對集中、蟲態比較一致的有利條件,噴灑0.3 %高滲阿維菌素乳油2000 倍液、1.8 %阿維菌素乳油5000 倍液或2.5%卡死克乳油500 倍液等。
在果實成熟前10~15 d 選擇晴朗天氣摘袋,讓梨果暴露在自然光下著色,有條件宜鋪設反光膜輔助著色。
果實達到8 成熟,果皮上呈現出均勻的紅暈(淡紅或紅色)時,即可采收。
產品在保持品種特有的理化指標外,還應符合木梨果形、色澤及果實質量等要求。
外包裝容器采用優良、透氣性好的瓦楞紙箱或鈣塑紙箱。規格按市場需求確定,應保證果實不受擠壓、擦碰。應用包裝紙和外套塑料網套進行單果包裝。包果紙應清潔衛生,質地柔軟,薄而半透明,具有適當韌性,以及防潮、透氣性能,并大小適當,可將果實包嚴。梨果網套應用泡沫塑料制成,所用材料必須無毒,適于食品包裝,網套大小適當,能將果實包住,網套有一定的彈性,能有效減輕果實間擠壓碰撞造成的傷害。貯存需對容器和冷庫進行消毒處理,可采用熏蒸和藥液消毒的方式。
在木梨的實際生產過程中,作業人員應以科學、合理的生產技術規程為基礎,根據木梨的內、外品質要求和特點,通過標準化指導和規范木梨生產,強化對木梨生產關鍵環節的質量控制,對麗江高原木梨產業進行技術支撐,為云南高海拔水果產區的科技提升提供可借鑒的經驗和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