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昊
(貴州省思南縣林業局天然林工程管理站,貴州 思南 565100)
前言:油茶樹成熟后種子富含油脂,味道醇厚,榨油后可食用,被作為優質食用油的主要提取原料。它在工業生產中也有重要作用,是無公害型綠色潤滑油與防銹油的主要材料來源。油茶樹的茶餅還能作為農業肥料,有很強的復合型經濟種植價值。但近年來,在坡地種植的油茶林經常會因為各種原因導致嚴重減產,給當地農業種植帶來了嚴重的經濟壓力,因此深入探究坡地油茶低產林的改造與撫育技術是迫切且必要的。
油茶低產林的一個主要成因是品種退化問題,由于我國坡地油茶林的種植時間過早,一些老品種的油茶苗生理技能出現了回退就會出現林地種植面積大但產量不高的現象。油茶是異花授粉的植物,嚴重依賴授粉生長,在坡地種植天然的授粉環境中,很容易受到雜交現象的影響,使油茶果實的品相受到污染,一些低產林出現的主要問題是油茶果實果色不統一,果實質量高低不齊,符合商品要求的產量難以增長。另一方面由于雜交品種退化導致坡地油茶林的生長狀況惡化,受天然雜交影響的油茶品種在生長過程中,抵抗環境與病蟲害的能力急劇降低,這樣的油茶林難以在發育生長時汲取到足夠的養料,導致坡地油茶林出現大面積枯死或生長畸形兒致使減產。
另一方面問題是一些種植員在坡地種植油茶林時,未考慮到種植環境的問題,種植密度過大,或種植結構不合理,油茶種植林疏密不均勻,難以滿足油茶林木的通風需求。而部分地區種植過于密集,生長勢頭旺盛的個體遮擋了周邊其他油茶林木的光照,這樣就導致了大部分油茶樹生長出現了問題,除了長勢慢以外,對病蟲害也毫無抵抗能力。除了種植密度導致的生長環境問題外,還有一些自然環境原因導致減產的因素,如選擇種植油茶的坡地常年受澇災影響,導致肥力流失,或者天然的鹽堿地肥力偏低等都會給油茶的產量帶來極大的不良影響。另外就是在油茶種植過程中,種植后不注重精細化管理導致的油茶林種植環境惡化,經過走訪調查發現,一些低產油茶林長期處于無人管理的環境中,林內雜草叢生、病蟲害嚴重,油茶林根系嚴重受阻,這樣的環境中,油茶的產量自然得不到有效提升。
第三個問題是油茶屬常綠小喬木自身的農業性狀問題,目前即使是市面上親本優良性狀雜交的優質品種油茶木,也極容易受到病蟲害的影響。油茶木生長的自然天敵種類較多,如茶梢蛾類、鱗翅目類昆蟲、油茶象鼻蟲、蝽類昆蟲等,綜合農業防治需要一定的林木種植技術。除此之外,油茶木還易感一些其他常綠喬木都易發的真菌病菌農害,如軟腐病、炭疽病等。油茶木對上述提到的病蟲害種類的天然抵抗性較弱,一旦發病后若不及時隔離處理,很容易在整個種植區域內傳播感染,染病后的油茶木會因枝葉、花蕾等重要器官損壞而停止生長,導致坡地種植林大面積減產[1]。
想要改善油茶低產林的產量問題,本人認為應當從兩個方面來綜合治理,一是做好油茶林苗的撫育管理工作,二是改造油茶林地的種植環境。油茶林木的撫育技術,包含了油茶從選種到成熟的一系列精細化管理內容,只有實施科學系統的種植方法,才能有效促進油茶林產量提升。
在種植坡地油茶林之前,首先要確保種植品種為良種。按照國家與各地區制定的《油茶造林工程管理辦法》規定:油茶良種必須是經過國家與省級林木品種審定委員會認定的優良品種、優良無性系或優良家系。這樣的油茶品種成苗是擁有“四證一簽”的合法生產身份標識的,它包括了:良種苗木生產許可證;良種苗木經營許可證;良種苗木質量合格證;林木良種植物疫檢證與種子標簽。相比于農業性狀嚴重退化的老品種以及三無生產廠家雜交培育的缺陷品種,國家或省級林木品種審定委員會認定的良種油茶苗,在對干旱寒冷的氣候環境的抵抗性與在病蟲害方面的農業抗性都有極好的表現,使用這樣的優良品種進行撫育種植才會確保坡地油茶林的產量。區分油茶良苗的方法主要是從外觀上,油茶嫁接苗無嫁接口痕的,一定是實生良苗;嫁接苗只有單面有嫁接口痕的,是假苗;嫁接苗成穗未活,但成穗一下部位有發枝的,是劣等苗。假苗和劣等苗在種植中極容易不成活或者生長畸形,嚴重影響油茶林的產量。從各地扶貧工作的成效進展報告來看,幫助種植戶進行選苗撫育的低產區,次年產量與前一年相比,增產量均在20%以上甚至更多。
油茶木喜歡潮濕溫暖的環境,極畏嚴寒,它的種植地區對溫度范圍要求為12 攝氏度至16 攝氏度之間,若氣溫低于5 攝氏度,油茶木會停止生長或枯死。因此油茶幼苗栽種應當選擇晚春季節,此時的氣溫逐漸回暖,油茶幼苗種植后的成活機率較大。由于油茶幼苗環境抵抗能力相對于其他林木品種較弱,在栽種之前應當在栽種前一日,將油茶幼苗用清水洗凈后浸泡營養液后再進行栽種。在浸泡過程中,將表面有機械外傷痕跡不良幼苗剔除,以免影響油茶林的整體生長情況。栽種油茶幼苗時,還應當注意天氣因素的影響,為了防止栽種時土壤水分過高沖走油茶幼苗根系的營養液成分,盡量不選取雨季栽種[2]。油茶幼苗栽種前應當預挖好10*10*10cm 的土坑,將浸過營養液的幼苗根系部舒展開后,用浮土蓋實穩定后,適當壓實。既要保證油茶幼苗期擁有一定的抗拔穩定能力,又要做到澆水灌溉時不淤積,不會露出根系。栽種時應當合理控制油茶的種植密度,通常情況下,植株高度較低的品種每畝種植密度控制在50-70 株范圍內,植株較高的高產品種還要適量降低到40-50 株左右,這樣保持合理的林間間距可以確保油茶幼苗在生長中擁有足夠的光照與通風環境。
晚春與夏季是油茶幼苗生長力最旺盛的季節,但此時也是林間雜草最為茂盛的季候。幼苗剛剛栽種時林間的間距空隙非常大,此時若是雜草生長會跟油茶幼苗爭搶水分與養料,若雜草生長過為茂盛,還會阻礙油茶幼苗的地下根系擴張生長。因此在坡地栽種的幼苗前三年應當進行適度地中耕除草,第一次中耕除草可以在6 月份左右進行,此時氣溫與濕度都非常高,中耕后的雜草嫩苗容易腐爛成為油茶幼苗的養料。在對油茶幼苗進行中耕松土時,要應用“根邊淺、根外深”的原則進行,6 月第一次中耕時松土深度不易過高,防止傷到幼苗根系與枝葉。在秋季第二次松土時可以適量加深翻松。此后每年中耕翻土深度逐次提高,引導油茶幼苗根系向四周鋪展,直至油茶幼苗長為成樹。根據油茶梯土的撫育的對照試驗結果證明,經過全撫育的油茶林在次年抽出新枝梢的長度是局部撫育的1.7 倍,是不撫育的三倍。在中耕除草后,還要將清理出的雜草灌木覆蓋圍擋在幼苗根系處,防止夏季過度的照射導致油茶幼苗根系水分蒸發過快。此外,坡地進行中耕除草時還要注意水土保持措施,避免水土流失使油茶幼苗根系裸露、倒伏甚至枯萎。
栽苗成林后3 年內,會由于各種原因導致出現部分幼苗枯死空穴或一穴內雙株、多株幼苗同時生長的現象,此時應當對油茶林進行補苗。在空穴上將停止生長或枯死的幼苗鏟除后,先對病穴用生石灰進行消毒并晾曬后再進行補種,防止病穴對補種后的幼苗進行二次侵害。相比于正常生長勢頭的健康林苗,生長勢頭過慢的病苗不必等到完全病死枯萎再鏟除補種,可以將一些大面積葉片泛黃,不抽出新枝的病苗提前鏟除補種。對于一穴多株生長的情況,根據油茶幼苗的長勢在保留穴內長勢最旺的健康植株基礎上,本著經濟性原則選擇移栽或是鏟除。幼苗補種時盡量選用營養土壤,不用原本病穴的土,補種時間盡量選擇在此前一年的栽種季節,確保新補種的幼苗生長時期與留下的健康植株完全一致[3]。在油茶幼苗下土前15 天左右,應當對坡地土壤施一次氮肥作為基肥,此后3 年內每半年追施一次磷肥與其它復合肥。在施肥間作期間應當注意氮肥與復合肥的配比關系,既要保證土壤間游離的氮元素含量足夠油茶林木生長,又要控制尿素等不超過有害標準,油茶林栽種的前三年還要在冬季施一次豬糞或雞糞發酵制成的有機肥。此外,在油茶幼苗下土后兩年左右,會有部分發育較好的植株發育花蕾結果,為了促進油茶林整體的發育生長,使植株能夠形成勻稱的樹冠,應當將發育花蕾的部分減除,使植株養分全部用于抽條擴展枝干。
對于坡地油茶低產林的改造,應當從三個方面來進行,一是利用油茶萌芽力強的特點在舊林冠下重新造林,二是改善低產林的種植環境,三是做好改造林的病蟲害防治工作。
針對低產林品種退化衰弱、種植密度過密等問題,首先應當保留長勢旺盛的個體,伐除一些產量低、長勢不良、生長畸形的個體,適當放寬林內的種植間隙。而后在種植間隙上合理規劃好重新造林的幼苗坑位,在舊林冠的保護下撫育新良種幼苗。當新一批幼苗樹齡超過3 年時,對所有的低產林原植株進行徹底伐除后進行補栽,新苗應當選取嫁接良種苗或者品種優良的健康苗木。
將低產林進行伐除后,應當結合坡地的地形優勢,改善油茶林的種植環境。可以在新造林的林間間隙中選擇種植一些綠肥作物、中草藥作物或者經濟作物,最大化種植區經濟收益的同時,多品種作物種植可以增強油茶幼苗抵抗病蟲害的免疫力[4]。還可以種植豆科農作物,利用豆科作物的根瘤來固定土壤中游離的氮磷鉀元素。除此之外還要根據舊油茶林低產的原因進行改造,如肥力過低的坡地,在新林栽種之前要進行追肥,樹冠遮擋新苗接受光照的植株要及時伐除等。
油茶林的病蟲害防治應當從兩個方面來進行,一是炭疽病、軟腐病、煙煤病等一類的病菌感染,在植株發生染病時,應當將染病部分的枝葉全部減除并就地焚燒,對林地內實行精細化撫育管理,及時清除林間的大體積石塊與雜草,讓油茶樹冠得以勻稱發育,保持良好的通風樹形。同時要合理把控坡地油茶林的灌溉水量,坡地海拔高度低的位置灌溉量要略低于海拔高的位置,控制土壤濕度始終處于較低水平。在幼苗期可以通過撒施波爾多液來對病菌感染進行預防,發病期間可以對染病的個體植株噴灑多菌靈藥劑來防治。
另一類是以茶梢蛾類、鱗翅目類昆蟲、油茶象鼻蟲為主的農業害蟲防治,這些昆蟲會在油茶林木的枝葉部分產卵孵化,以油茶葉片花蕾為食,嚴重影響油茶林的生長。坡地應當盡量選擇朝陽的地方種植,在幼苗栽種之前,可以在早春或晚冬季節用生石灰先對土壤進行消毒并暴曬,滅殺茶梢蛾與油茶象鼻蟲在土壤間的幼蟲卵。在夏季蟲害多發的季節,可以采用15%敵百蟲藥液與辛硫磷乳油充分混合后,涂抹在油茶林木的枝葉與軀干部位,滅殺農業害蟲達到預防效果。
結語:綜上所述,導致坡地種植油茶林減產的主要原因是品種退化、環境問題和病蟲害侵擾。為了提高油茶低產林的產量,應該從品種優選撫育與林地改造兩個方面來進行。要對照自己的種植林地實際情況,及時準確地查找減產原因,有針對性性地對減產問題進行整改,改善油茶種植面積與產量不成正比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