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九州小學 陳 殷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理念主要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秉持著基本的態度以及觀念,能夠了解到在小學數學中理論層面、操作層面和學科層面對于學生的要求有怎樣的區別,使用全新的教學理念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綜合素養。
在課堂教學中開展合作教學,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角色可隨時變換,學生應該主動參與到集體討論中,生生之間能夠進行多項交流,做到取長補短,既鍛煉學生的合作能力,也可以解決一些難題。比如,在學習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扇形統計圖》這一課時,這一節課非常適合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一個主題,如:在小組中喜歡紅色的學生、喜歡白色的學生、喜歡的綠色的學生分別有多少?結合小組內的人數畫出扇形統計圖。學生通過這一主題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增加了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同時,學生在合作的過程中也可以了解到其他學生的解題方式,拓寬解題思路。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還需要使用游戲教學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主動探索新知。數學是一門內容較為枯燥的學科,很多學生感受不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在新理念新方法的教學過程中,提出利用生活中的問題活躍課堂氛圍,使得學生明確數學與生活是息息相關的,從而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
比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正方體與長方體》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在課后去尋找長方體物品,常見的有筆袋、筆筒、手機、電腦等,學生可以把這些物品拿到教室中,在課堂上和其他同學一起分享,通過實物感知長方體,同時思考、總結長方體的特征。又如,在學習《平行四邊形和梯形》這一課時,教師同樣可以讓學生自主尋找生活中的這些圖形,比如常見的梯子、七巧板等,在課堂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把這些圖形畫下來,并分析兩個圖形的區別。教師還需要在課后創建第二課堂,所謂第二課堂,多數情況下是指教師布置的課后作業,課后作業要能夠幫助學生復習上節課學習到的知識,也能夠對下節課的知識起到預習的作用,學生能夠利用已有的知識解決問題,并學習更多新的知識,進而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在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以在作業中加入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以及面積等知識,讓學生在復習舊知識的過程中學習新知識,兩者本身又是有關聯的內容,能讓學生形成知識網絡。
在新理念新方法下,教師還需要選擇最適當的教學評價方式來評價學生的學習質量與學習狀態。對于任何一個學生而言,教師的影響都是非常大的,特別是在小學階段,在很多學生心中,教師都是十分神圣的,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這門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每一個人在學習數學時的天賦和能力都不同,教師應根據學生的特點幫助學生進行有效學習,進而提高數學學習的整體效果,激發學生學習的樂趣。比如,在學習“四則運算”這一節課時,學生對加減乘除的運算規律、優先性理解不到位,仍舊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進行運算,忽略了乘除運算優先以及括號內優先運算等內容,導致做題的準確率相對較低。而隨著學生的不斷深入學習,錯題率可以逐步降到20%、30%,教師就應該表揚學生,而不是要求所有學生不再出錯,應根據學生最初的學習狀態以及后續的進步程度,客觀評價學生的數學學習。
綜上所述,在使用新方法新理念開展小學數學教學中,應詳細了解小學數學的教學目標是什么,在遇見問題時找到具體的解決方式,更需要注重的是,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哪些有價值的問題,確保小學生在學習數學時的學習質量能得到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