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湖熟初級中學 胡恒蓮
在傳統的初中數學教學中存在著一種極其普遍的現象,即部分教師過于注重學生的數學成績,極大程度上忽視了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影響了數學教學的整體效果。而在新時期下,教師需要意識到學生數學思維培養的重要價值,并且將其真正落到實處。那么,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當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呢?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數學源于現實生活,又高于現實生活,是對現實生活中數學現象的概括和總結,具有提高人們認知水平和幫助人們認識世界的作用。而不管是數學現象、數學原理,還是數學規律,它們之間的演變過程實際上就是數學思維中的歸納演繹思維過程。實際上,這一思維長期以來都根植于數學課程之中。對此,在實際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有必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為學生創設對應的教學情境,通過形象的教學情境來培養學生的歸納演繹思維。
例如,在教學“平行”這部分知識內容的時候,本節課的目標是在具體情境中進一步豐富學生對兩條直線互相平行的認識,并且學會用符號表示兩條直線相互平行。對此,教師并未直接引申出本節課的內容,而是與學生的現實生活聯系起來,進行教學情境的創設:“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事物存在著線與線相互平行或者相交的關系呢?”這個時候,學生會在腦海中聯想出與該問題相關的場景,展開自主思考。片刻后,學生你一言我一語,積極回答教師的問題。有學生說道:“我們每天用的課桌!”有學生回答:“超市貨架也是!”實際上,上述環節就是通過教學情境的創設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的思維變得更加活躍,學生數學思維得到了有效培養。與此同時,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利于學生將課堂所學的內容運用到生活中,從而彰顯數學這門課程的價值。
數學這門課程包含了豐富多樣的內容,其中圖形、文字以及符號等都是重要組成部分,且具有較強的數學意蘊和數學定律。值得一提的是,數形結合是數學教學中最為普遍的一種思維方法,數字可以彰顯圖形的內涵,圖形則使數字更加生動。對此,在實際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有必要通過圖形輔助工具培養學生的數形結合思維,讓學生更好地解答學習疑惑。
例如,在教學“設計軸對稱圖案”這部分知識內容的時候,由于教師在前幾堂課運用生動的實例為學生講解了何為軸對稱圖形、軸對稱圖形的特點等內容,學生對其形成了一定的理解和掌握。然而,在本節課,教師卻發現,大部分學生在設計軸對稱圖案時,不知從何下手。對于這種情況,教師將課前準備好的長方形拿出來,并且將其展開,通過紅色的筆標注出長方形的對稱軸,隨后再將其拼接起來,讓學生從各個角度看到對稱軸標注明顯的長方形。在此基礎上,教師再讓學生細致觀察不同對稱軸的方向。通過教師的引導和直觀圖形的啟迪,學生逐步建立空間思維,基本掌握了不同對稱軸的畫法。可見,初中數學課堂上借用圖形輔助工具進行教學,不僅提高了學生的空間認知水平,還實現了數與形之間的融合,對學生數形結合思維的培養創造了前提條件。
總而言之,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要緊跟時代步伐,積極創新和優化課堂教學的理念和方法,找出數學思維培養與數學教學之間的契合點,并且通過行之有效的方式促進二者的有機融合。具體來說,可以從“創設教學情境,培養歸納演繹思維;借用圖形輔助,培養數形結合思維”兩個方面入手,在傳授基礎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思維,進一步促進教學目標的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