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苗
(湖北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湖北 武漢 430223)
思政課是高校一門必修課,學習思政課,可以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堅定學生的政治立場,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但是長期以來,高校思政課一直停留在傳統的課堂說教模式下,教師一味地按照教材內容宣講,這種教學容易讓學生覺得思政課枯燥,進而失去學習熱情,一旦學生失去學習熱情,思政課教學目標就無法實現。因此,要想提高思政課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就必須選擇科學的方法。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新媒體技術也開始走進教育領域,在現代教育教學的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持。新媒體技術打破了傳統教學在時間和區域上的限制,將其應用到高校思政課教學中,可以拓寬思政課教學的深度與廣度,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促使學生主動參與思政課教學,從而促進教與學的統一,讓學生在思政課教學中獲得好的發展。
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在課堂上主要是按照教材內容宣講,這種講學十分機械,已經不適用。新媒體技術是在互聯網技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媒體技術,它的出現很好地彌補了傳統教學的不足,可以讓教師擺脫傳統的說教模式。思政課是高校學生的必修課,對學生的成人成才有著重大影響,開展思政課教育,應用先進的思想政治理論來教育學生,可以提高學生的政治覺悟,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使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1]。新媒體技術作為一種工具和手段,其在高校思政課教學中發揮著顯著的作用。首先,新媒體技術使得高校思政課教學擺脫了傳統的課堂,在新媒體技術的支持下,課堂不再是知識學習的唯一陣地,學生可以課前對課堂知識進行預習,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其次,新媒體技術豐富了高校思政課教學內容,新媒體技術的支持下,教學不存在時間和區域的限制,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新媒體技術,引用豐富的教學資源,從而豐富教學內容,拓寬教學的深度與廣度。另外,在新媒體技術的支持下,師生之間可以進行高效互動,學生遇到問題時,可以在線向老師咨詢,同樣,教師也可以通過交際平臺,與學生展開互動,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真正實現教與學的統一[2]。
在信息化時代里,新媒體已經走進大學校園,成為高校學生日常生活、學習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但是在高校思政課教育中,思政教師對新媒體技術缺乏有效的認識,認為新媒體技術與思政課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系,認為網絡只會給學生帶來不好的影響,在課堂上一味地按照教材內容宣講,一味地宣傳網絡的弊端。也正是因為思政教師的這種錯誤認識和觀點,使得新媒體技術無法真正走進思政課。
雖然新媒體技術在高校思政課教育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它也有著一些弊端。新媒體環境下,信息傳播高度自由,一些虛假信息、不可取的價值觀也開始出現在網絡中,這些不可取的價值觀對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培養有著極大的負面影響。在高校思政課教育中,應用新媒體技術的同時,必然會面臨著新媒體內容多樣性的沖擊,尤其是這些不可取的價值觀,增加了思政課教育難度,會影響到大學生的道德認知和判斷,不利于大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新媒體技術作為一種輔助性教學工作,其應用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能力水平。就當前高校思政課教師來講,他們雖然具備了豐富的理論知識,但是對新媒體技術的了解卻不夠深入,新媒體技術應用能力較弱,對新媒體技術的應用僅限于一些常規的PPT 課件制作,不具備相關操作技能,以至于在新媒體技術應用過程中出現問題時往往不能有效解決,嚴重影響到了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
隨著立德樹人這一教育根本任務的提出,對思政課教育也越來越重視。思政課教育是育人育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開展思政課教育,可以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新媒體技術為高校思政課教育的高效開展提供了技術支持,教師要認識到新媒體技術的優勢,善于利用新媒體技術來呈現思政知識,讓思政課變得有趣、生動,從而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
在互聯網普及的時代,信息化教學已成必然,在這種必然趨勢下,高校思政課教師要認識到新媒體技術的優越性,善于利用新媒體技術來推進思政課教育活動的開展。作為思政課教育,要轉變觀念,從思想上重視起新媒體技術,樹立信息化教學觀念,積極利用新媒體技術來呈現思政知識,通過新媒體技術來增進學生的視覺和感官體驗,從而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中來,進而實現高效教學[3]。
新媒體技術與思政課的整合是必要的,也是實現高校思政課教學的重要手段。在高校思政課教育中,首先,教師要善于利用新媒體技術,構建公共學習平臺,將教學內容上傳到教學平臺,方便學生課前下載預習,以便學生在課堂上能夠跟上教師的步伐,能夠與教師進行有效的互動;其次,在思政課課堂上,教師要善于利用新媒體技術,引進豐富的網絡資源,對課堂內容進行補充和完善,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幫助學生高效學習,如,在講到“愛國主義”時,教師可以播放一些以愛國為題材的經典影片,借助這些影片來引起學生的共鳴,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懷[4]。另外,教師要利用新媒體技術,構建精品課程、精品資源庫,為學生的學習提供豐富的資源,讓學生在思政課教學中獲得好的發展。
新媒體是一把雙刃劍,在其便利高校思政課教育的同時,也增加了思政課教育難度。新媒體環境下,信息傳播自由,這也使得新媒體內容多樣,這種多樣性要求教師在應用新媒體技術輔助教學的過程中,必須加強互聯網教育,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互聯網。在高校思政課教育中,教師在應用新媒體技術的過程中,要向學生介紹網絡的利與弊,加強學生的網絡道德教育,指導學生掌握一些辨別網絡是非的能力,從而避免讓學生受到網絡上不可取價值觀、思想理念的影響[5]。
教師作為教學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只有不斷提升教師的能力,教學活動才能順利、高效開展下去。基于新媒體技術在高校思政課教育中的積極作用,加強教師的能力培訓尤為重要。首先,學校要對現有的思政教師進行專業培訓,包括專業教學能力、新媒體技術應用能力等,全面提升教師的業務能力,使其能夠熟練地應用新媒體技術來輔助教學;其次,加強教師職業素質教育,提升教師的職業素養,明確教師的教學職責,督促教師積極肩負起其應肩負的社會責任,從而切實做好思政教育工作[6]。作為思政教師,要主動去學習,不斷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提高新媒體技術應用能力,唯有如此,教師才能更好地應用新媒體技術來推進思政課教學活動的高效開展。
結語:綜上,新媒體技術在高校思政課教育中的作用是顯著的,以新媒體技術為手段,可以讓教師擺脫傳統課堂的束縛,可以讓學生自主學習,更好地培育學生的能力和素養,將學生培養成為時代發展需要的人才。新媒體技術是信息技術發展的產物,現階段,新媒體技術在高校思政課中的應用還不夠成熟,還存在一些問題,而要想發揮新媒體技術最大功用,教師就必須深入新媒體技術研究,加快新媒體技術與思政課的整合,以新媒體技術來呈現思政知識,從而讓學生在思政課教育活動中完善自我,形成正確的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