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宇
(貴州省遵義市第十一中學,貴州 遵義 563000)
體驗式學習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對提高初中英語教學質量具有積極的作用。體驗式學習方法在初中英語教學活動中能更好地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學習地位,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探究性和自主性,使學生能更積極地參與到課堂學習生活中,進而提升初中英語教學質量。
在現階段我國初中英語教學中,由于剛剛進入教育初級階段,面對較多的學科精力不足,貪玩性強,對英語教學缺乏系統的認識和理解,導致初中英語在教學中缺乏英語知識的實用性。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以講課為主、學生成績為輔,給學生創作、發揮的空間,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缺乏語言鍛煉的空間,沒有良好的學習氛圍,學生無法主動運用英語進行交流。因此,教師需要優化課堂,創造體驗,引導學生在體驗中學習英語。針對這一點,教師通過創設真實的情景,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中,創造具體的情景感受,體驗英語,從而提高英語運用能力。例如,學習“自然之災”模塊時,部分學生對自然災害認識不足,教師可以利用課前準備好的教學材料,通過視頻、音頻等形式,幫助學生直觀地感受到自然災害,使學生深深體會到災害的危害,同時又掌握相應的英語單詞。以多媒體等形式,促進學生進入課堂學習狀態,吸引學生學習興趣,通過體驗式學習,讓學生感受語言的魅力,結合感覺的配合,強化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掌握。
體驗式學習在聽力教學中的運用,不僅要考慮初中生的接受能力,還要考慮所選材料是否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教師在應用體驗式學習方法時,要盡可能多創造真實的教學環境,以不斷提高學生的聽覺能力。例如:當教師要講解“Zhalong-A specialplace”這一教學內容時,教師可以透過聽覺讓學生感受到扎龍。老師先播放一段錄音課文,并同時問幾個問題:1.Where is Zhalong?2.What kinds of wildlives live there?3.What happens to more 和 more birds?4.What should we do protect the nature reserve?在學生聽錄音時,老師要求他們去找出相應的問題答案,這樣既能讓學生了解扎龍自然保護區的情況,又能培養學生的聽力能力和英語交際能力。然后老師們要逐句回放,讓學生跟讀,讓學生們對扎龍自然保護區有更全面的認識。聽課結束后,教師要借助多媒體把句子呈現給學生,讓學生根據剛聽到的句子來判斷句子的正誤,并要求學生對句子進行糾正和朗讀,教師這樣做既引導學生鞏固課文內容,又提高學生的聽力。
由于在課堂教學中,難以做到真實的場景,因此,教師應盡可能地創造這樣的環境,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當前初中英語以學習詞匯和語法為主,在英語使用中常會出現“口難開”的現象,體驗式學習為解決口語教學中的這一問題提供了一條很好的方法,教師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為學生創造體驗式學習環境:首先,老師確定課堂上的大題目,教師和學生圍繞該主題隨機提問,讓學生即興作答,如以春游為主題,可在師生之間自由提問、自由回答。其次,通過口語卡片。老師可將不同的卡片發給學生,根據卡片上的大致內容,學生自由編對話,自由地說對話,讓學生在創設情境下學習和練習口語。最后,以小組辯論賽考驗學生的思維和語言能力,讓學生進行英語辯論,是一種難度較大的口語練習,教師可以循序漸進,讓學生先認識一個題目,最后再進行辯論。總而言之,在口語教學中要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在實際練習中提高自己的口語能力。
初中生在青春期有一定的表現欲望,教師可借助學生這一特點,引導學生進行英語體驗式學習,引導學生在英語中進行體驗式學習模式,不僅能加深學生對體驗式學習模式的理解,也能借助學生的這一特點,引導學生進行英語體驗式學習模式,從而加深其對英語學習模式的理解。首先,教師在利用角色扮演引導學生進行體驗式學習之前,應先詳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興趣愛好,根據學生的特點,設計角色扮演活動,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興趣愛好進行分組,使每個學生都能發揮他們的作用,達到學習模式的目的。第二,教師要將英語閱讀內容和角色扮演活動結合起來,讓學生將英語閱讀中的人物分組,分析每個人物的對話、性格和語言場景,加深學生對人物的印象,為接下來的角色扮演活動提前做好準備。最終,小組成員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對角色進行分類,通過不同角色的扮演,對閱讀內容進行分析和學習,加深學生對人物的印象,讓學生在角色扮演過程中,體驗人物詞匯、語法、句型的運用,不僅增加了英語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也使學生可以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體驗人物的詞匯、語法、句型的運用,不僅增加了英語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也使學生能夠在英語課堂上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從而提高英語綜合素質。由此可以看出,初中英語教師采用體驗式的學習模式,使學生通過自身的感覺去體驗英語知識和內容,不僅為學生創造了一個自主學習的環境,而且還能進一步加深對英語文本知識的理解和學習,進一步深化體驗式學習模式。
深化體驗教學這里所說的換位教學,是指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角色召喚,讓學生體驗教師的教學,幫助雙方更深入地了解學生的學習,從而幫助雙方更深入地了解學生,并進一步整合不足。與此同時,換位體驗,讓學生當老師,打破傳統教學中的教師教、學生學的被動現象,能有效地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即學生為上課做好準備,在課下做好充分的準備,這樣學生就能掌握知識同時加強了學生的思維能力、英語素養等。例如,在學習“She said helping others changed her 1 ife”的教學內容時,作者與學生換位思考,讓學生走上講臺上講課,學生們開始通過網絡、教科書收集教學信息、進行備課、總結、教學難點和重點,并幫助教師更深入地了解學生的思維方式,例如:了解學生喜歡什么樣的教學方式、他們的思維走向等等。通過換位體驗,加深了師生雙方的情感體驗,升華了初中英語課堂教學。
眾所周知,中小學生對游戲基本沒有任何抵抗的能力,他們對游戲的喜愛和對生活的熱愛是平平的,因此,老師也可以將游戲融入到體驗學習中。老師在設計游戲體驗學習時,注重游戲和教學的平衡,如果游戲的重要性大于教育的重要性,可能會使學生只顧娛樂而忘了學習的內容;如果教學重要性大于游戲的重要性,就會導致教學活動過于生硬,失去了游戲的韻味。比如,在八年級教材《If you go to the party,you'll have a great time!在教學活動中,這一章的教學目的是要學生掌握新詞匯,并能運用“What do you think I should do do”?句式,老師可以把聚會的主題詞和學到的“問題”單詞編成小紙條,讓兩個同學上講臺,用抽簽的形式進行問答,練習句式的運用。玩游戲是學生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對游戲的熱愛是與生俱來的,在設計游戲教學活動時,教師要先與學生交流溝通,尊重學生的個人喜好,巧用游戲教學不僅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能適應新課標的教學要求。
結束語:教學是一種相輔相成的過程,教學沒有固定的方法,沒有完美的學習模式,體驗式學習的教學效果需要在實際教學中去考證,具體的應用方法還需要教師不斷豐富和完善,希望教師在教學中努力創新,創造新的教學模式,從而體現出更多的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