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正
(平頂山學院,河南 平頂山 467000)
引文:計算機網絡的發展為教育領域注入了全新的活力,也為人類社會生產各個方面打開了全新的局面,新媒體技術的出現大大提高了信息傳遞和分享的速度,也改變了人們的社會生活。和傳統的媒體方式相比,新媒體技術有更強的便捷性和傳輸速度,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滲透新媒體教學技術,能改變傳統教學模式的落后性和局限性,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意識,升級課堂教學設備,通過手機、平板電腦等多方位互聯網端口的使用,很好地拓展了大學英語教學的時間、空間,有利于多元化立體教學模式的打造。
萬事萬物有利有弊,我們在運用新媒體教學技術時,要理性的辯證地看待它的優勢和弊端,學會取舍,找到正確使用的策略。
新媒體技術滲透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無疑會給大學英語教學帶來全新的窗口和生機。具體而言,首先它可以有效地彌補教學資源不足和分配不均的問題,利用新媒體教學手段能夠對課內、課外的知識加以講解和引用,方便師生互動,打造動態的師生關系,構造多元化教學氛圍,還可以利用大班英語教學模式公平地分配師資力量。新媒體教學模式支持下,翻轉課堂、直播教學、微課、慕課平臺等多種教學窗口紛紛向學生伸出了橄欖枝,他們的利用方便學生隨時隨地開展線上學習,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教育不公平問題[1]。其次,新媒體教學技術能夠提高英語學習效率,有關研究充分表明,人腦對于文字、圖像、聲音等多種元素的接收速度中文字最慢,圖像和聲音較高,新媒體教學技術可以調動視覺、聽覺等多種感官,打造聲音、圖像、文字互相結合的多元化教學模型,構建學習的場景意識,擴充課堂信息量,對于語言準確率的提升也有益處。利用新媒體網絡技術輔助英語教學能夠利用寶貴的課堂時間加大教學信息量的輸出,教師還可以在PPT 中插入原版英文影視作品、歌曲橋段等超鏈接,為學生打造身臨其境的教學氛圍,減少由于教師教學水平帶來的語言認知誤差。除此之外,新媒體教學技術的加入,有利于打造個性自主的學習模式,在新媒體網絡手段的依托之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學習時間打造適合自己的個性化學習策略,也可以利用人機交互的模式展開多元化自主學習。
在對新媒體教學模式的教學優勢進行分析之后,我們要理性地看待新媒體的運用不當可能造成的弊端。首先如果過度利用新媒體教學技術展開大學英語授課,容易流于形式,造成形式大于內容的錯誤[2]。比如教師會采用制作課前PPT 的方式對課堂內容進行導學,還有一些教師過于追求 PPT 的制作裝飾,反而分散了學生對學習重難點的注意力,當然教師的初衷是為了吸引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但錯誤的方式容易混淆教學主要矛盾;其次新媒體教學模式的不當利用容易造成信息量太大,無法分清主次,使教學內容的分布雜亂無章。新媒體技術為了豐富課堂的趣味性,產生了多種課堂開展模式,如果濫用這些模式手段反而會由于信息量過大過雜影響學習效果。除此之外,課堂教學時間是寶貴而有限的,如果過多地利用網絡教學資源,會影響教師主觀能動性的發揮[3]。目前新媒體教學技術雖然可以作為傳統教學的有力輔助,卻不能完全替換人工教學,英語課堂還需要教師和學生加強互動,如果過分夸大新媒體教學技術的作用,會影響師生之間的互動成果。還需要注意的是新媒體網絡教學資源雖然體量較大,但是質量參差不齊,教師要注意篩選,否則低質量的學習資料反而會浪費學生的學習時間。
相比于人文價值,當前的大學英語教學更加關注英語工具性價值的培養,英語語言的工具性價值還是要通過學生的英語技術來體現。利用新媒體教學技術能夠為學生打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和情境,通過網絡信息手段,教師可以對英語口語、聽力等各大板塊加入課外資源的延伸,通過網絡原聲播放標準的英語發音,也可以利用英語視頻增加教學帶入感[4]。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可以采用圖文并茂的形式加深學生對文本材料的主題理解,而寫作教學則可以使用單詞檢查軟件提高句子語法的正確率。同時,新媒體教學技術的加入能夠讓教師方便的總結語法、詞匯知識,突出教學重難點,幫助學生夯實語言基礎,在新媒體教學技術的指導之下,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打造完整英語學習知識體系,用良好的英語學習基礎為未來的學習鋪平道路。
新媒體教學技術可以和情境教學法結合使用,共同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情景教學法重在為學生打造合適的英語學習場景,把網絡信息和英語教學內容結合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氛圍,加強師生互動。站在學生的角度,增加了知識來源渠道,可以從視頻、圖片、影像等多種網絡資源中感受到英語世界的文化背景,站在跨文化的視角提高英語學習效率。同時,新媒體教學技術充分滿足了當代大學生的學習特點,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對英語學習產生興趣,提升學習的自主性和自主探究能力,通過新型學習方法的探索,制定一套符合自身實際情況的教學方案,加強知識的廣度和深度,在英語聽說讀寫各大基礎板塊中做出更優秀的學習表現。
學習英語最嚴重的阻礙就是中西方文化的差異,中西方文化的不同點不僅表現在語言的組織形式上,更影響了不同國家人民的思維方式,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容易受到漢語思維的影響,對英語學習造成阻礙,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比較僵化,容易出現啞巴英語和中式英語等教學問題[5]。在新媒體教學背景之下,教師要在思想上重視新媒體技術的使用,運用新媒體科技對學生英語思維加強培養,培養的方式可以利用數字電視、錄像等新媒體技術打造多模態的教學氛圍,調動學生視覺、聽覺等多種感官,讓學習場景更加有色彩感和立體感,對中西方文化加以判斷和思辨。除了跨文化的視角有利于英語學習之外,中西方思維模式的轉化也能幫助學生降低學習中遇到困難的概率。教師可以在課堂行將結束之時插播和本節課教學內容相關的影視作品,讓學生體味原汁原味的英語交流氛圍,形成交際語感。在觀看視頻時教師不要單純的放映作品,要配合作品內容加以講解,消除學生的疑惑,還可以有意識地把新媒體資料的相關內容和本節課教學任務相結合,增強課內課外知識的關聯性。
新媒體技術的運用對于教師的教學技術而言是一個新考驗,教師除了要具備專業的教學知識,還要增強信息化素養的提升,作為英語教師要在課余時間學習新媒體技術相關常識,給自己充電,為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雙重保障,在觀念上認識到新媒體技術的重要意義,在教學中結合教學內容的重點和難點,利用新媒體技術展開有針對性地教學。具體而言,教師要善于利用新媒體技術和搜索引擎加強對信息的搜羅與整理能力,為學生豐富教學資源,達到寓教于樂的效果。站在學校的角度也要加強教師培訓的力度,幫助教師學習新媒體相關設備的操作方式,這一做法不僅是為了提高教學效果,更是為了順應高校英語教學模式和潮流的發展,必要的時候也可以和計算機專業教師加以合作,解決技術難題,提升教學水平。除此之外構建網絡化信息平臺也是新媒體技術的滲透窗口之一,通過線上平臺的打造,增進師生之間的交流,當前流行的直播教學就是典型的代表,它可以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教師也可以建立和英語教學相關的微信公眾號,定期推送英語趣味化知識,普及英語學習常識,教師通過線上網絡平臺要及時獲取學生的反饋意見,以便于進行教學計劃的調整。
結語:綜上所述,新媒體技術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要提高學生英語技能,使用情境教學法,培養英語思維,提升教師素養,充分發揮現代教學技術對大學英語教學的輔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