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雪 王一如
(山東電子職業技術學院,山東 濟南 250200)
校園規劃及環境治理是校園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于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起著重要作用。學校是學生的第二家園,安靜、衛生、優美的校園環境可以為師生提供課外休息活動的場所。校園環境作為大學生的第二課堂,對師生心理素質,道德行為習慣以及知識才能的增長,都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和影響,校園環境建設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同時,校園規劃環境也影響著學校在社會上的口碑,影響著學校未來的發展和評估,因此,完善校園的綠化,重視校園規劃與環境治理具有重要意義。
為提升校園環境,對學院校園規劃及環境治理進行了專題調研。本次調研通過理論研究、實地考察調研等多種形式,先后到周邊六所高校校園進行了調研活動,通過調研,對學院的校園規劃及環境治理情況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
學院現有章丘、和平兩個校區,占地近八百畝。章丘校區總體平面大致呈方形,以圖書辦公樓為中心,西側為實訓一二三樓教學區、東側為行政辦公樓、南側為實訓四、實訓五、實訓六樓及待建的實訓七樓,最東側為體育館和運動娛樂區、最南側為學生宿舍區及食堂。各個分區較明確,布局合理,聯系方便。
校區正對入口的是校園大廣場,廣場中心區種植兩排五角楓高大挺拔,中間為校園校訓石刻及國旗升降臺花壇,顯得大氣穩重。教學樓一二三區南側建有休閑公園,占地6 萬余平方米,公園內設有人工湖及噴泉廣場等景觀。校園生均綠地面積大于10 平方米。校園整體環境綠地面積大,喬灌木及地被植物豐富,環境相對舒適。
(一)入口
入口是校園與城市的過渡空間,是進入校園的鋪墊,也是學校向外界展示自我風采的窗口,一切交流的開始,是人們對于這所大學的第一印象。它由校門前的引導,緩沖空間,大門建筑,地面鋪裝,植物配置以及透視到校園內部的景觀共同決定和構成。學院大門兩側建筑是傳達室,中間為校名石刻,石刻前后種植少許綠植,大門前地面鋪裝為水泥板,入口整體稍顯單調,缺乏學院特色。
(二)廣場
圖書辦公樓前為校園的入口大廣場,大廣場以校大門中心為中軸線呈對稱式布局,大氣規整,人車分流,交通動線劃分合理。兩排五角楓并排栽種,體現出寬闊莊嚴的氣氛。但由于廣場空間尺度過大,區域內空間營造有些單調,整體以大面積的硬質鋪裝為主,缺少廣場空間的變化,缺少師生們逗留交談的空間,缺少一些校園空間所需要的親切、宜人和安靜的氛圍。
(三)景觀軸綠化
景觀軸綠化不夠精致。校園現狀環境基礎綠化有一些,但是缺少系統性的把控與設計。在綠化結合景觀方面做得不夠精致,在樹木花卉的搭配方面不夠精致。致遠路作為與大廣場相應的主要景觀軸,雖然有綠籬、花灌木、喬木等植被,但配置稍顯散亂,降低了休閑娛樂性和藝術觀賞性。
(四)公園
公園可看作是“校園綠肺”,是學校重要的安靜生態休閑區。公園以噴泉廣場為中心向四周成發散狀路網,噴泉廣場西側緊鄰小池塘,公園東南側區域建有植草磚鋪裝廣場。公園基本綠化框架和景觀框架已經建設,植物種類豐富。存在問題及不足:(1)養護不到位,大部分苗木缺乏修剪,樹形散亂。(2)公園前期植物種植時缺乏合理的配置,致使現在公園苗木生長環境不佳,沒有層次感,有些區域太過空曠,雜草叢生。有些區域種植的又太過密集。(3)公園西南角景觀亭沒有充分發揮其休閑交往功能。
(五)行道樹
行道樹整齊度不夠。校園東外環路、西外環路及辦公樓前東西向道路兩側均有較多的楊樹,并且楊樹粗細、長勢均不同,差別較大,有疏有密,種植隨意,不規整。致遠路西側及東外環路有些區域行道樹法桐、雪松及楊樹的種植距離太近不利于植被生長。
(六)校園設施及景觀要素
校園附屬設施與師生行為活動息息相關,校園內景觀附屬設施包括座椅、亭廊、燈具、指示牌、垃圾桶等,這些設施不僅是校園信息及文化藝術的載體,更重要的是為師生提供了方便使用,良好的設施擺放具有一定的景觀觀賞性。目前,校園外部空間的休息設施較少,一些被破壞或位置不合理而難以使用,不能充分滿足師生交談、觀景、聚會等活動的要求。
校區景觀要素中雕塑之類的小品很少,使得人們不能更好地駐足和交流。集中綠地提供給師生的停留空間不足,導致人們的休閑娛樂活動受到了限制。
(一)校園整體景觀環境應由專業設計公司進行統一規劃設計,可根據資金情況分期建設提升。打造園林式、生態化、具有校本特色的校園環境。不建議每年都少量投入,均質用力,提升效果不理想。
(二)校園大門及大廣場建議做進一步的規劃提升。校園廣場在外部空間中起著“起居室”作用,是學校精神文化的載體,培養了學生的性格和情操,同時要滿足校園師生交流,休息聚會以及集散等功能,因此校園廣場在整個校園建設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學院大廣場作為綜合性廣場,建議考慮增加人文景觀設施、建筑小品,雕塑、綠地,豐富綠化植物等,使廣場空間滿足學習、休息、休閑娛樂、游覽、聚會的功能。增加主題雕塑,突出校園特色文化。
(三)致遠路景觀軸綠化應進一步提升,加強精致景點的體現。植物選擇上注意喬木、灌木與地被相結合,適當點綴草花,構成多層次復合結構綠化,并增加人行道旁的路沿石。
(四)公園苗木建議適當修剪、整理,部分苗木移植,形成幾個大的植物特色區;公園東南側廣場更換鋪裝,適當增加休閑服務設施;增加景觀、建筑,東南景觀亭升級改造,或增建花架長廊。
(五)集中綠地多設景觀或開敞空間,增加景觀小品的種類以及數量,增加它的可進入性,比如在楊樹林內鋪設樹陣廣場,增加石桌凳,供師生交流學習休息活動。宿舍樓之間規劃設計休閑景觀小品,加強宿舍文化空間環境的多樣性。建議泄洪溝上的橋梁,不止作為交通功能存在,也可在橋兩側增設欄桿等,并進行校園特色文化命名,打造成為校園特色景觀。
(六)加大對校園綠化規劃資金支持力度。校園綠化已經逐步成為評判一個大學綜合實力的標準,完善大學校園的綠化規劃設計管理,創建生態文明綠色校園,也成為眾多高校打造自身特色過程中必須完成的環節。要想取得良好的大學校園綠化效果,增強大學校園綠化的資金支持力度是非常重要的,有了資金支持,就能夠聘請到更為專業的人士進行大學校園的綠化規劃和綠化設計,這樣一來有助于提升整個校園的校園綠化檔次,另一方面,資金也決定了工程的質量和最終效果。
校園規劃與環境景觀設計是個系統工程,需要根據建筑功能布局設置不同功能空間,景觀還應體現本校的特色,起到文化傳承、留住記憶的作用。景觀設計內容包括:綠化、鋪裝、小品構筑、室外家具、景觀照明及給排水管線等。校園整體環境的營造是一個系統的長期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首先應該進行整體規劃,加上專業的設計團隊,因地制宜地進行規劃設計和精心、專業的施工,后期養護管理也很重要,高質量、高水平的養護管理,綠化景觀才能逐漸達到完美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