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芳娟
(鄭州商業技師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0)
從現階段的發展而言,激光技術已經被運用到各個領域,比如,科研、工業生產、農業生產等等。激光同樣被運用在材料加工中。激光憑借其獨有的優勢,成為金屬材料加工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并在未來的金屬材料加工中擁有更大的遠景。
在金屬材料加工中,工作人員可以運用激光,在同一臺機床上開展多種加工形式,比如,對金屬表面進行處理,進行相應的切割等等。這些工藝可以同步進行,也可以結合具體的實際加工工藝要求分步進行。這說明人們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掌握激光技術的特性,并將之運用在實際生產中,達到提升機床綜合利用率上。
工作人員可以運用激光技術進行各種加工工藝,比如,進行打孔,進行切割,進行焊接。此外,激光技術可以大大提升金屬材料加工時間。以切割為例,傳統切割時間是激光切割時間的15 倍。
非接觸式的加工方式是激光加工的主要特點。這種特點具有能量密度高的優勢,可以提升切割的效率。與此同時,這種加工方式可以在單位時間內,將能量準確控制在某一位置,也能控制能量的大小,增強零件加工的準確率,可以提升加工的質量,降低加工的成本,提升原料的運用效率。
本文的激光使用條件多樣主要體現在兩方面。方面一,材料種類的多樣性。人們可以將激光技術,運用在各種材料上,比如,高硬度材料、高強度材料等等。方面二,應用環境的多樣性。人們可以將激光技術運用在大氣環境中,也可以運用在真空環境中。這種特性為激光技術能夠大范圍的普及帶來了可能。
在現階段,激光技術主要運用在對金屬材料的焊接、打孔、打標、切割和表面熱處理。本段對上述四種方式的藝術處理方式,從實際運用的角度,進行簡單的介紹,旨在為從業人員提供參考。
根據焊接對象的不同,將焊接分為兩種形式。形式一,傳導焊。這種焊接工藝主要運用在電子電氣行業;形式二,深溶焊。這種工藝主要運用在機械制造上。激光焊接具有堅固性強的特性。激光焊接可以運用在汽車行業和制造行業,其中的汽車行業應用最為明顯。激光焊接可以運用在焊接傳動軸上。通過統計我們發現:汽車中將近七成的傳動軸為激光焊接件。這種焊接件的使用壽命長,且具有較高的使用價值,生產成本較低。除了激光焊接件外,這種技術還可以運用在激光焊接組合件上。激光焊接組合件是指:將分散的平板工件,進行焊接和沖壓,形成相應的產品。這種工藝具有三種特點。特點一,平板工件的使用效率高;特點二,焊接組合件性能高;特點三,焊接組合件的重量輕。此外,我們還發現:激光焊接技術可以運用在制造行業。比如,運用在量具、刀具的制作上。以鋸片的制作為例,我國運用激光焊接技術,制作相應的鋸片,可以滿足我國市場的需求,還實現了對外出口。
木模板、電梯控制板以及儀表板是常見的集中激光切割工藝的產品。這些加工的產品是一些較薄的材料。我國并未掌握運用激光技術,切割厚的材料的工藝。激光切割主要運用在汽車組裝生產線上。激光切割的優勢在于:它可以進行精密零件的制作;擺脫金屬膜的依賴;提升加工的質量和數量。與此同時,激光切割也可以運用在機械制造工業。切割器是最為常見的激光切割運用實例。在生活中,我們常常看到二氧化碳激光器。這種激光器制定切割最大厚度為8 毫米的不銹鋼,以及最大厚度為12 毫米的普通鋼。
人們可以運用激光打孔,控制加工工藝的精度,減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提升加工工藝的效益。激光打孔已經成為現階段,最為重要的加工工藝。隨著時間的發展,激光打孔工藝的技藝不斷提升,也不斷運用在更多的行業以及不同的加工材料上。激光打孔工藝不斷提升的表現在于:孔徑越來越小,精度越來越高,性能越來越強。精確的打孔工藝可以運用在各種場景,產生不同的效果,比如,運用在飛機上。經過嚴格測試發現:假如在機翼上打出5 萬個半徑為0.032 納米的小孔,則飛機在飛行的過程中可以減少相應的阻力,降低將近百分之四十的油耗。此外,這種高精度的加工工藝也同樣運用在鐘表制造行業,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在鐘表制造行業的產值為23 億。隨著時代的發展,這種工藝被運用在更多的行業,比如,食品加工,或是醫藥制造等等,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激光打標的原理是:通過使用一系列的化學反應,對激光局部進行照射,并形成永久性的標識。為了達到這種效果,工作人員需要運用高能量的激光。在現階段的工業生產中,激光打標主要運用在技術制品的標記制作上。常見的運用激光打標的金屬制品有軸承、量具以及刀具。值得注意的是,激光打標并未影響物品的使用性能。此外,隨著激光打標技術的不斷完善,激光打標開始運用在一些非金屬物品上,比如,陶瓷、玻璃以及大理石。隨著打標工具功率的提升,打標的深度逐漸提升。這也使打標技術也成為最為受歡迎的一種防偽標志。
激光熔覆與合金化和激光表面硬化是兩種常見的激光表面處理方式。在激光熔覆與合金化中,工作人員主要將這種工藝運用在提升材料的耐磨性以及抗腐蝕性上。該種工藝的加工的材料具有熔點低的特點。這種低熔點的材料可以在激光溶入與合金化的過程中,更為高效地成為高熔點合金,具有較強的材料性能。值得注意的是,合金化與激光熔覆合金化具有相同的運用目的,比如,兩者運用在激光表面化的處理中。就現階段而言,激光熔覆合金可以提升工件的制作效率,并運用在鑄鐵模具、氣門、閥門以及齒輪表面上。在激光表面硬化這項工藝中,工作人員在運用這項工藝時,可以增強加工工件馬氏體的量,提升零件的耐磨性以及抗疲勞強度,比如,同樣的一塊鋼,經過激光表面硬化處理的鋼比未經過處理鋼的硬度明顯增強。此外,工作人員在運用激光表面硬化技術,提升鋼的硬度時,還能降低相應的消耗。除此之外,這種工藝可以運用在汽車的相關配件的制作上,比如,缸套、曲軸、凸輪軸等等。這些并激光表面硬化的配件不僅價格便宜,而且使用壽命長。
激光技術并未與科學技術進行充分地融合,將激光技術的優勢發揮到極致。在此,本文注重以信息技術為載體,對信息技術與激光技術進行融合,并運用在未來的生產中,展開三大聯想,旨在可以促進金屬材料加工工藝的良性、可持續發展。
數據庫像是激光技術的“眼睛”。激光技術具有較強的可控性。這種可控性指的是:工人可以控制激光的能量、時間和空間,并完成相應的金屬加工操作。這也是激光技術的優勢之處。但是,在實際運用激光進行金屬材料的加工生產中。由于人具有較強的主觀因素,他們難免會在數據的輸入上存在某種誤差,導致加工部件存在返修率高的狀況。加工數據庫的構建可以很好地解決此項問題。數據庫像是激光技術的“地圖”。工人在進行金屬加工的過程中,只需要對在數據庫中選用合適的數據,便可完成相應的金屬材料加工,減少不必要的資源浪費。在數據庫的建立過程中,專業人員可以依據加工的材料以及對象不同,構建不同的數據庫,比如,根據材料不同,可以構建鋼材料模塊、銅材料模塊;根據加工方式的不同,也可以制定相應的模塊,提升工人的實際操作的精準度。更為重要的是,工人可以對數據庫進行完善,比如,將新的加工金屬加工部件,加入到數據庫中,或是對原有的數據進行優化,讓數據庫更好地為生產服務。此外,專業人員需要定期對數據庫進行維護,并結合實際的材料加工狀況,適時地完成數據控軟件的升級工作,提升激光技術的加工效率。
激光技術具有較強的可控性。結合激光的這種特性工人可以在合適的條件下,靈活的控制激光發射出的能量;在某一位置的停留時間;還有激光的具體位置,實現同一機床,進行多種方式的加工能力。但是,在實際的生產過程中發現:由于當前技術的局限,大部分機床存在單一化的生產模式,即同一機床只能進行某一項的材料加工,比如,有些機床只能進行激光打孔。這種狀況存在提升效率的可能。為此,專業人員需要研究控制激光技術的設置,真正讓每一臺機床,可以獨立生產各種各樣的金屬材料,真正實現同一機床可以進行多種加工的目標。此外,專業人員還要研究如何更好地提升單位時間內,提高激光在某一位置的能量密度,也要思考如何在不同形狀的金屬表面,更為準確地進行相應的金屬加工,比如,如何在球面,或是正方體表面進行相應的機床加工。為此,專業人員需要對激光的設置進行深入研究,并將這種研究運用在機床上,提升機床的綜合加工能力。
激光技術的自動化是未來的發展趨勢。這對于科技提出更高的要求。專業人員可以嘗試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完成此項技術的突破,真正實現激光加工技術的自動化,降低加工技術的故障率。方面一,構建完善的網絡控制技術。為了提升激光技術精準度,專業人員可以構建相應的“攝像頭”,感應激光的行動軌跡,還有激光的能量分布狀況以及激光照射的具體位置。與此同時,專業工作人員可以構建預警機制,即在實際的控制過程中,對一些非人力所能控制的問題時,及時進行預警,減少金屬材料的返修率。方面二,構建完善的數控技術。專業人員可以通過編程的方式,構建一整套激光的運行邏輯,并按著這種邏輯進行相應的部件加工,減少人工成本。此外,由于生產部件的復雜化,專業人員需要定期與一線工人溝通,了解程序存在的操作性問題,并從專業的角度進行程序的升級,或是優化,提升部件加工的高效化。方面三,構建完善的輔助技術。專業人員除了需要構建上述兩項技術外,還需要構建相應的輔助技術,比如,測量加工場所的溫度、濕度以及清潔度,并進行相應信息的反饋。總控制裝置可以根據輔助技術提供的信息,進行相應的調整。此外,本文中的輔助技術還包括觀察技術,即在實際的生產中,這種輔助技術可以準確判斷激光的運動路徑,及時預見可能性的錯誤,并進行針對性調整,提升激光技術加工金屬材料的精確度。
總而言之,激光技術在未來金屬加工的生產中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專業人員需要在掌握激光技術特性的基礎上,結合時代發展的需要,結合對各個材料特性的理解,并結合與一些員工的交流,真正構建出高效性的激光運用程序,促進金屬材料加工的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