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磊
(江蘇 南京 211800)
建筑是藝術形式中的一種,它既是實用的實體,又包含了具有代表性美化價值,體現出功能與形式、藝術與技術的統一,其多樣性的美感由人的視覺體驗來的一實現,由于建筑物本身具有持久性,迫使建筑大師最大限度地去尋找單純、簡潔的藝術形式,以適應各個地方的需求,即在實現功能性和實用性的同時,構造美感。由于人們無法回避建筑環境的生活,因此,建筑形象的好壞對人有至關重要的影響。
建筑設計與城市的關系從從屬的角度看,城市是建筑的載體;從物質的角度來看,建筑是城市的主體;從人類活動的角度來看,建筑和城市都是因人類活動而創造的空間。只不過從數量到功能上,建筑都比城市細小很多。如今社會高層建筑越來越多,高層建筑可以在有限的空間內提升更多的建筑面積,提高土地使用率,更大限度地解決城市用地緊張問題和地價高漲的問題;高層建筑能夠提供更多休閑地面,將這些休閑地面用作綠化和休息場所,既有利于美化環境,又給人們帶來了更多的采光和通風效果;從城市建設和管理角度看,建筑物向高空延伸,可以縮小城市的平面規模等這些高層建筑等優點。高層建筑采用的結構可分為混凝土結構、鋼結構、混凝土組合結構等分類,根據結構類型特點的不同,對應選取,以此成了高層建筑合理化經濟的重要方面。
(一)綠化
建筑物的存在必然要對之前所產生的植被和綠地進行侵占,要想設計出更好的建筑,就要將綠化和植被規劃進建筑設計當中,降低植被和綠化的損壞程度甚至反而還進行了科學有效地提升,通過立體的綠化設施創造出更富趣味的綠化面。
(二)交通
人和車的數量的不斷增加,就形成了交通道路上爭道的狀態。汽車的尾氣排放還增加了城市環境的污染,同時也占據了巨大的空間。建筑設計可以在設計時,盡力避免人與車兩種流線的交叉率,讓人和車都能更多的流暢通行,較少汽車占行人道路的情況。
(三)能源
新建筑的越來越多,也對城市的供水、電、氣的數量有所增加,這加劇著城市對污水處理的壓力。所以,建筑在設計時應關注到節能方面,更大限度地去降低能源的消耗。
(四)城市功能
好的建筑設計應將現有的城市空間合理規劃管理,讓居民擁有更大的活動空間,讓城市生活增加更多的空間感和趣味性,祛除沒有價值功能的設計和降低效率和秩序的事物,讓城市建筑增加城市功能,讓眼前的環境煥然一新。
(五)文脈
城市建筑很大程度代表著城市文化,從一座建筑的整體設計,是可以看出一個城市的文化和其代表象征的意義。在進行建筑設計時,也應結合以文化的角度入手,可以讓人通過建筑物感受到城市的文化氣息,增加城市特色。
(六)空間
人們日常的工作、學習帶給生活的壓力已經很大,所以,在生活的環境和空間上應盡可能地去創造出更好的帶有休閑、娛樂和休息的場域,讓人心情逾越的空間場所,讓人們的生活因空間的設計而富有變化,富有樂趣,富有生活的氣息。
(一)建筑設計原理的概念
在進行建筑設計時,要考慮形式運用出美的表現手法,比如比例、尺度、對比、主從、韻律等技巧;還有建筑結構選擇,有混合結構、框架結構和空間結構;還有建筑室外空間環境設計時,要依據建筑或建筑群體的組合,或者廣場、道路、綠化、雕塑及建筑小品等。
(二)建設設計原理的發展
我國著名的建筑大師吳良輔先生曾經指出,對建筑學的研究應當回到基本的原理上來,并做本質上的概括。早在古羅馬發展時期,建筑學的基本設計原理就已經在《建筑十書》中出現,其中作者維特魯威在書中提出了建筑設計原理三要素:堅固、美觀、實用,對應功能、技術、設計相互制約。在建筑設計過程中,很多建筑設計師都是在這三個要素的約束下進行創作設計,在很早以前,建筑的設計是為了滿足使用功能,在現代,美國著名的現代建筑大師沙利文提出的形式追隨功能獲得了廣大建筑設計師的認同,認為建筑的外部結構形式應當能夠反映出內在功能。也有一些建筑師認為只要建筑的功能合適就會產生美,我國陜西人民的窯洞,符合當地人民的生存和生活習慣,若是給它換個地方,到城市之中,自然是不合適的,但是在當地風俗習慣中,就自然產生了一種美,我們自然也不能說這種觀點就是錯的。直到近些年來,綠色設計理念的出現,帶來建筑設計行業的改革,綠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提供健康適用、高效使用,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
(三)建筑原理
建筑設計的技術原理是影響建筑工程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建筑生成的過程中,建筑設計的技術無疑是必備條件,形式是技術的結果,脫離了技術形式就不復存在了。
建筑設計的原理影響建筑設計原則,建筑設計原理與原則細細想觀,二者密不可分,建筑設計原則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隨著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工程的全面開啟,社會各界人士都開始關注和重視綠色城市、節能減排、水資源保護與治理等相關方面的生態建設,尤其對建筑行業的節能減排工作實施了大力的推進,并下達了硬性指標對其進行約束,旨在通過對建筑耗能進行控制,在切合保護生態環境,發展綠色經濟的主體背景之下,促進我國綠色生態建筑的長足發展。
(一)環境保護原則
環境保護是建筑設計原則的核心內容,同時也是可持續發展理念的重要內容,在建筑施工之前,建筑設計人員必須對施工場地進行有效的數據勘探,根據詳情信息,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建筑環保方案,在建筑材料以及建筑結構等方面要結合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做到把環境保護放到第一位,實現經濟效益和環保效益共贏。
在建筑工程中,影響建筑環境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熱能損耗與材料損耗。尤其是在傳統建筑設計中,老套的建筑設計理念在建筑材料和建筑結構方面能耗都比較大,近年來,綠色建筑理念遵循低能耗的建筑設計原則,贏得了越來越多的企業和人民群眾的認可,綠色建筑不僅更好的控制建筑室內外的熱能,還很好的維護生活環境朝向更加健康方向發展。
(二)節約能源原則
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和人口迅速增加,我國許多能源資源都十分緊缺。到目前為止,我國環境污染的十分嚴重,從各個方面都在警醒人們需要節約現有的寶貴資源,粗放能源資源將不能長期適應國家經濟的需要。建筑行業是在能源消耗方面起到的重要行業之一,所以,在建筑行業設計中,一定要考慮到能源節約的種種問題,從實際出發落實能源節約。因此,建筑行業的設計是為了解決更多生活理念問題的,對建筑設計和工程技術有著十分高的要求,建筑不僅要用材料進行組建,同時還要將節約能源計劃在內,加強建筑優化性,從源頭預防能源資源的浪費。
(三)消除污染原則
消除污染是建筑設計理念從綠色角度出發的重要內容,對保護生態環境至關重要,由此可以看出,對消除污染的提出和應用一系列觀點的意義是十分重大的。比如為消除塵煙污染,可在建筑內部安裝除污系統,以保證空氣正常流通。
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越來越豐富,在面對精神生活方面的追求也越來越向往。古今中外,很多時候一個建筑的設計展現都將表達出建造者的精神世界,因為設計者在設計的過程中,是把建筑作為一種作品,融入了設計者自己的思想和對文化及精神的融入,充分展示出設計者的情感感受,所建造出的建筑,讓人們通過空間藝術感受精神需求。藝術來源于生活,為了滿足人們對建筑更多的需求,需要建筑藝術可以通過建筑設計的創新進行跟進。
(一)建筑形態創新
如今建筑學界對建筑形態研究越來越關注,建筑形態的創新是從建筑設計過程中采用了與建筑結構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形成了與之前都有不同的更為優秀的建筑形態。建筑設計的創新作品的具體表現是建筑形態上的創新,從視覺和觸覺兩種感受方式,所展現出來的是建筑實體形態和建筑空間形態兩個主要形態。
(二)建筑功能創新
建筑功能的概念包含建筑設計中所需要考慮的一切實用因素、經濟因素、技術因素以及心理因素等。建筑功能隨著社會各階段發展和人文物質水平的不斷提升而變得日益復雜,也就是說,人們對建筑功能的創新要求也隨之越來越高,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建筑的發展和新建筑類型的產生。
(三)建筑技術創新
人們在對建筑進行改造和使用過程中所采用的新方法、新手段就是建筑技術的創新的結果,建筑技術的創新會受到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綜合方面影響。建筑技術的創新也將展現出建筑設計的創新,通過不斷創新的建筑技術,創造出更多形態的建筑成品,這也是任何一個建筑作品都離不開的力量。總之,建筑技術的創新,就是建筑在形態和功能上的有效創新,將現有建筑技術條件發揮到醉倒限度的建筑設計創新的趨勢中。
如今現代建筑的設計創新,就需要從多角度、多元素、多色彩的角度多方位的進行整合,具體有以下三點策略予以建議。
(一)現代化建筑不是孤立存在的,建筑外部環境及場所也對建筑設計思路產生積極且重要的影響,包括空間因素、建筑形式等豐富的建筑美學要素,目的就是將建筑形態設計與環境形態完美結合,體現建筑設計的內在意義。所以,現代建筑應多遵照環境多樣性和整體性原則,有效地將建筑與城市發展和諧統一,結合融入,展現藝術理念。如此既尊重現代建筑美學觀念,同時也是現代建筑設計連接環節文理和城市的充分尊重。
(二)建筑設計應充分體現人文精神
人們對美學的向往越來越多的是通過建筑展現出來,如今建筑設計越來越取向于人們認知的美感,所以,建筑藝術中應著重表達具有視覺力量的藝術形象。在市政建設發展迅速的新建筑中,既包含了公眾精神,首創精神,也具備人文精神,這些精神支撐著整個建筑的精神,以及人們對城市與城市建筑美的和諧統一。建筑的人文趨向是人們對心中歸屬感的感知,體現出現代人文精神的價值與時代的意義。現代建筑設計中,一定要注重尊重環境多樣性與整體性,這將是影響現代美學觀念的很重要的一部分。
(三)實現生態可持續發展
生態可持續發展概念越來越被推出,現代建筑開始趨向于生態建筑方向發展。生態建筑是一種宏觀的概念,涉及新材料及新技術的應用、新能源的開發等多個方面。建筑藝術不僅涉及建筑本身,還關系到整個水的生態環境狀態。如能源優化、中水利用、污水處理、太陽能利用等方面,利用太陽能、風能等方式最大限度減少環境的污染和能源的損耗,加大對生態的關注。
結束語:建筑能耗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如今的人們對節能環保方面的意識是不斷增強,這將更有利于建筑行業中建筑設計藝術理念大發展。在建筑設計中,遵循一定的綠色建筑設計原則和技巧,提高人們體驗建筑使用過程中的舒適度,同時節約資源降低能耗,最大限度減少環境負擔,同時,還能夠解決能源危機,提高建筑帶來的經濟效益。因此,廣大建筑工作者一定要秉承節能環保的建筑設計理念,掌握建筑設計的目標,實現良好的經濟環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