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未成年人檢察公益訴訟泛化保護路徑

2021-11-29 14:46:37劉艷紅阮晨欣
中國檢察官·司法務實 2021年6期

劉艷紅 阮晨欣

摘 要:未成年人檢察公益訴訟制度基于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得以確定并使得權利進入訴訟模式。檢察機關通過對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受到侵害后相關組織和個人未代為起訴的督促、支持起訴職責,通過對涉及未成年人合法權益保護和涉公共利益的提起公益訴訟職責,共同推動未成年人檢察公益訴訟發展。修改后采取較為開放式的規定,應基于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則等精神理念,未成年人群體可訴訟權利保護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提倡泛化解釋。通過全面構建未成年人檢察公益訴訟法律制度體系、多機構協同下充分發揮檢察機關法律監督職能作用、加強對未成年人群體公共利益的國家監護職能作用,創新探索實踐路徑。

關鍵詞:未成年人保護 可訴訟權利 檢察公益訴訟 實踐路徑 公共利益

自2014年10月黨的第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探索建立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以來,檢察公益訴訟制度已經發展進入了第7年,為促進依法行政、推進法治政府建設、保護國家和公共利益起到了推動作用。[1]以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檢察公益訴訟也逐漸開始探索。2020年10月1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以下簡稱新《未保法》)于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第二次修訂通過,其中第106條規定“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受到侵犯,相關組織和個人未代為提起訴訟的,人民檢察院可以督促、支持其提起訴訟;涉及公共利益的,人民檢察院有權提起公益訴訟。”修訂后的《未保法》第106條明確規定檢察機關對侵害未成年人群體公共利益的案件提起公益訴訟。在此背景下,未成年人可訴訟權利之檢察公益訴訟保護進入了新階段與新發展。

一、未成年人公益訴訟案例探討與新《未保法》修訂

新《未保法》的司法保護專章第100條規定“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部門應當履行職責,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第106條正式確定了未成年人檢察公益訴訟制度。2021年3月審結的全國首例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民事公益訴訟案審理認為,未成年人個人信息利益本身具有社會公共利益的屬性,但并非任何侵犯未成年人利益的案件都可以作為公益訴訟案件。[2]該案系民法典實施及新《未保法》修訂后,檢察機關針對“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提起的民事公益訴訟全國第一案。在有關少年文身的另一案件中[3],自2017年6月1日開業到2020年4月檢察機關介入調查,章某經營的文身館六七成業務來自未成年人,至少為上百名未成年人做過文身。關于能否為未成年人文身,我國并沒有明確的禁止性法律規定,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衛健局、市場監督管理局等行政職能部門在監管過程中存在尋找行政處罰依據難題。檢察機關調查后認為文身使用的涂料存在有毒成分,危害未成年人健康;在洗除文身環節,由于資質問題還存在有非法行醫之嫌。檢察機關對行政職能部門提起行政公益訴訟;與此同時,檢察機關以給不特定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帶來很大損害之由,提起民事公益訴訟。在該案中檢察機關積極開展未成年人公益訴訟工作,也是符合民法的私權保護原理,最大限度保護未成年人在新型消費領域的權利。

未成年人作為國家的未來,成長環境與合法權益保護息息相關。盡管我國多部法律法規都有對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規定,但在實務中,法律法規懸置進而忽視甚至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行為層出不窮。作為社會組織的保護監管職責更多地起到司法判例警示和提醒作用,也多傾向于對個案的治理;檢察機關作為國家保護角色的最終責任需要更多探索與作為。第一,未成年人檢察公益訴訟處于起步階段,制定的法律法規與法律政策缺乏實踐銜接,具體適用規范存在難題。第二,未成年人檢察公益訴訟的范圍界定存在爭議,對未成年人群體公共利益,是采取廣義辦案標準,還是采取限縮檢察權的嚴格解釋標準理解不同。第三,在未成年人保護方面存在不同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工作交叉與分工不明的問題,導致多部門協同未能形成保護與打擊合力。從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保護未成年人群體公共利益的價值立場出發,基于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則,對未成年人可訴訟權利檢察公益訴訟保護應當采取合法角度下的泛化理解,探索更合理的實踐路徑。

二、可訴訟權利保護:延申未成年人檢察公益訴訟的范圍

目前,新《未保法》僅規定了檢察機關工作范圍為督促、支持職能的“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受到侵犯”與公訴職能的“涉及公共利益”,并未明確規定未成年人檢察公益訴訟的權利保護范圍,具有較強的開放性與可解釋性?;诿袷略V訟法、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相關規定,公益訴訟被限定在較嚴格范圍內,主要涉及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藥品安全等領域。有學者指出,盡管列舉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范圍時使用了“等”字,其含義是在沒有明確授權之前,檢察機關應審慎地在其他領域開展公益訴訟工作。但是,未成年人檢察公益訴訟具有特殊性,它是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與國家保護最終責任的體現,應堅持未成年人群體可訴訟權利保護泛化解釋立場。

(一)國家治理體系與國家保護責任之契合

2019年,檢察機關主動融入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程,對內設機構和檢察業務進行了系統性、整體性、重塑性改革,形成了“四大檢察”“十大業務”的基本格局。[4]2019年4月13日,最高人民檢察院以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即將修訂為契機,決定自2021年5月起至2022年12月在全國檢察機關開展“檢愛同行 共護未來”未成年人保護法律監督專項行動,并印發《全國檢察機關“檢愛同行 共護未來” 未成年人保護法律監督專項行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種種舉措,體現了檢察機關對未成年人保護方面的積極態度,也是加強國家社會治理,履行國家最終保護責任的體現。

1.國家治理的社會化與專業化部署

十九屆四中全會作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戰略部署,檢察公益訴訟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新《未保法》更是以具體條文內容確定未成年人檢察公益訴訟之地位。[5]辦理侵害未成年人案件、預防未成年人犯罪、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本身就是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建設的體現。檢察機關作為國家法律監督機關和未成年人群體涉及公共利益的代表,必須在未成年人國家保護大格局中去推進工作,合理解釋與適用新《未保法》第106條公益訴訟范圍,創新辦案思維,通過督促和支持起訴、提起公益訴訟等方式,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

一方面,未成年人檢察公益訴訟體現了對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價值立場。2018年10月,最高人民檢察院向教育部發送高檢建〔2018〕1號檢察建議書(以下簡稱“一號檢察建議”),通過開展“法治進校園活動”、構建社會支持體系、信息庫和入職查詢制度等措施,推動未成年人保護社會治理體系建設的法治化發展。基于“一號檢察建議”與《方案》,立足未成年人檢察職能,注意發現涉未成年人案件背后暴露出來的社會問題,推動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未成年人保護熱點、難點和痛點問題,積極促進未成年人保護制度建設和社會綜合治理,努力做到“辦理一案、治理一片”。

另一方面,未成年人檢察公益訴訟也是對公眾意識的覺醒與引導。未成年人檢察公益訴訟重點進行專項領域社會治理,包括涉及眾多未成年人利益的食品藥品安全、玩具文具和兒童出版物質量、未成年人活動場所和設施安全、校園周邊治安和交通秩序、網絡產品和服務等領域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問題。有學者指出,在價值依歸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觀念和“權利保障”的法治理念是相統一的,這是兩者相連接的又一邏輯點,它們共同構成引領法治中國建設的邏輯連接點。[6]在這一點上,“以人民為中心”體現的是對未成年人群體保護的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則,保障的是未成年人包括群體公共利益在內的食品藥品安全、活動場所安全、網絡安全等合法權益。通過未成年人檢察公益訴訟,社會治理下的公眾公益意識也會得到引導和價值推介。

2.國家主體的保護責任與保護立場

我國目前正處于社會快速轉型時期,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變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在這一時期,相應法律法規需要更新與細化以便適應新的時代需求,國家干預保護未成年人顯得十分必要。源于兒童利益最大化福利理念的最有利于未成年人保護原則,溯至國家親權理念,強調的是國家主體的保護責任和保護立場。在社會保護、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等無法起到推動作用時,國家保護的特點在于發揮最后保障功能[7],它體現在新《未保法》第106條確定的檢察機關公益訴訟最終責任方面。

首先,在國家主體保護責任的范圍認定方面,國家保護責任離不開國家監護權的認定。2020年5月28日通過的民法典第36條規定,在監護失職行為發生后,“人民法院根據有關個人或者組織的申請,撤銷其監護人資格,安排必要的臨時監護措施,并按照最有利于被監護人的原則依法指定監護人”,由家族監護轉為國家監護。國家監護權的認定,是國家主體保護未成年人的兜底責任,在發生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之事由時,檢察院提起公益訴訟具有法理基礎。與此同時,《刑法修正案(十一)》體現了積極預防性刑法觀在犯罪實體領域發力,主要集中在超個人法益或集體法益的犯罪。[8]其中新增負有照顧職責人員性侵罪,這也是國家主體保護責任對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公法保護,具有最終保護性。包括檢察機關在內的國家機構或其他組織與未成年人并不存在親緣關系,基于國家親權的保護責任,需要由國家公權力予以保障與監督。

其次,在國家保護責任的價值立場方面,國家對未成年人保護負有最高也是最終的責任。新《未保法》第3條第1款規定“國家保障未成年人的生存權、發展權、受保護權、參與權等權利?!钡?條第2款規定,國家采取措施指導、支持、幫助和監督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同時在學校保護、社會保護、網絡保護、政府保護及司法保護各個專章體現國家保護責任的主動承擔與最終責任兜底。尤其在司法保護中,體現了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部門對未成年人保護的聯動機制與人文關懷。有學者指出,我國未成年人保護國家最終責任采取“雙引擎”驅動的基本架構:一是政府履行職責在社會日常管理中對未成年人的保護;二是司法機關履行職責在案件辦理中對未成年人的保護。[9]公益訴訟特殊的訴訟機制與未成年人保護國家責任的契合性干預,加強對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重點領域展開專項治理,會推動國家治理與社會治理的現代化發展,更好地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二)未成年人群體可訴訟權利保護兩種模式

新《未保法》第106條并未規定未成年人檢察公益訴訟的具體范圍和領域,只在學校保護、社會保護、網絡保護、政府保護等部分說明未成年人權利保護的關注點和禁止性規定。這就意味著檢察公益訴訟所保護的未成年人可訴訟權利具有認定上的調整和可解釋的空間。基于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則等理念與對未成年人身心規律的把握,未成年人合法權益保護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提倡泛化解釋,具有公權力救濟的合法性和可控性。

1.未成年人合法權益

針對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理解,顯然更多的屬于對個案或者相同權利受到侵害的群體個案的狹窄理解保護。新《未保法》第3條規定,國家保障未成年人的生存權、發展權、受保護權、參與權等權利。這是未成年人權利的保護條款,強調未成年人成長的特殊性保護,必須結合身心發展特點,是未成年人司法處遇的特殊性與獨立性所在。

首先,對未成年人合法權益保護應在軟性保護基礎上尊重未成年人并進行特殊保護。在司法實踐中,新《未保法》第102條規定,在處理未成年人相關的案件中,要“使用未成年人能夠理解的語言和表達方式,聽取未成年人的意見?!薄拔闯赡耆伺c少年司法的特殊性也要求對于未成年犯罪人采取適應未成年人身心特點的、較成年人更高的權利保障措施?!盵10]同時,要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嚴、聽取未成年人的意見。未保法第19條、第27條、第30條等條文從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學校、幼兒園的教職工等主體出發,強調對未成年人人格尊嚴的尊重,聽取未成年人的意見,考慮其意愿。

其次,對未成年人合法權益應高于成年人權利保護標準。未成年人心智發展不成熟,對合法權益的自我保護意識還不夠強。因此,在未成年人保護案件中,更要針對未成年人自身特點與成長環境,檢察機關在發現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及時督促相關組織相關主體開展訴訟活動。以目前直播打賞案件為例,直播平臺的未成年人身份認證賬號登陸機制還不夠完善,未成年人可以使用父母的身份證進行登錄,并對直播平臺的相關視頻進行缺乏理性的打賞和金錢交易。視案情嚴重程度,檢察院必要時候可提起公益訴訟。

最后,對未成年人合法權益保護應以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則為本位。受限于未成年人身心尚在成長中的特殊之處,未成年人合法權益保護相對于成年人的關鍵特征就在于其訴訟主張權能的表達與行使困難,因此也需要相對于成年人實現更為優先的權利保護。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則為本位,就是在理解未成年人合法利益的范圍上,從未成年人角度出發,對人格尊嚴權、受教育權、生存權、發展權等權利進行全方位的保護,并基于未來發展的需要,采取適當措施保護未成年人隱私,加強心理干預與引導,通過訴訟方式給予損害賠償。

2.未成年人群體的公共利益

公共利益是由不特定多數主體享有,具有基本性、整體性和重大性的重大利益。[11]現代社會中,以國家、社會和個人為主體的三元利益格局逐漸確立起來,公共利益就是基于上述分類衍生的概念。[12]對于公共利益的理解,德國聯邦憲法法院明確指出:法益包括個人法益與集體法益[13],但其同時認為,只有對他人或者公眾的保護在比例原則的考量下仍能夠要求干預時,對后者的保護方為合法。[14]同時,基本法以人性尊嚴與自由保障為所有法律的最高價值,但基本法中的人之圖像,并不是與世隔絕的獨立個體,而是置身于社會中,對社會負有多重義務的人格體。[15]因此,所有的法益(包括個人法益)都不可能只是個人或者少數人價值觀之下的利益,而應當在公共脈絡或社會關聯中觀察其價值。[16]

在我國憲法中,公共利益包括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是整個社會群體的整體性權利保護,具有公民對象的不特定性。我國檢察機關代表的公共利益建立在“集體權利觀”之上,即法律所保護的權利包含個人權利和集體權利兩種形式。[17]未成年人群體公益訴訟可以理解為與其密不可分的國家利益與社會公共利益,還包括未成年人群體的特殊化群體利益。因此,只要行為的侵害不是限于某個特定未成年人,即可構成涉及公共利益。新《未保法》涉及未成年人群體公共利益的領域與表述較多,包括第36條保障校車安全;第45條保障交通優惠票價的平等權;第55條生產、銷售符合國家或行業標準的食品、藥品、玩具、用具和游戲游藝設備、游樂設施;第58條學校、幼兒園周邊不得設置營業性娛樂場所、酒吧、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等;第59條禁止向未成年人銷售煙、酒、彩票或者兌付彩票獎金;第72條網絡信息安全保護等等。新《未保法》作為保護未成年人的特別法,與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相同,都應基于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則,以特別法優于一般法的要求準確適用。

(三)未成年人檢察公益訴訟保護范圍之實踐

根據《方案》精神,通過未成年人食品安全、校園周邊安全、未成年人網絡安全以及其他安全保護等專項司法實踐治理,探索更多的實踐路線。

1.未成年人食品安全

2021年3月15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3·15”食品藥品安全消費者權益保護檢察公益訴訟典型案例。自2020年7月,最高檢部署開展為期三年的“公益訴訟守護美好生活”專項監督活動,截至2020年12月,全國檢察機關共辦理食品藥品安全公益訴訟案件7569件,其中包括網絡食品違法類1887件,保健食品違法類964件。[18]在未成年人食品安全檢察公益訴訟方面,以黃某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案為例[19],檢察機關認為被告黃某的涼茶店位于堅美廣場對面的路口,附近有托兒所、學校等未成年人教育場所,銷售對象涉及學生等未成年人,對周邊校園的食品安全環境造成危害。根據相關法律規定,特向法院提起訴訟。最終,認定黃某行為已構成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在公益訴訟部分,判處支付賠償金1000元并在正義網或其他江門市級以上媒體公開賠禮道歉。

2.校園周邊安全

據新聞報道,校園周邊“假水”玩具泛濫[20],存在非法生產和銷售含有毒有害物質或安全隱患的兒童玩具之嫌。通過將不同批次的“假水”玩具送至第三方機構檢驗,發現這些玩具全部含有超過歐盟玩具安全限值的硼元素。這些硼一旦通過破損的皮膚以及口部不慎接觸,都會進入孩子體內,可能造成生殖系統、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損害甚至危及生命。根據新《未保法》第55條規定,生產、銷售用于未成年人的玩具,應當符合國家或者行業標準,不得危害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上述產品的生產者應當在顯著位置標明注意事項,未標明的不得銷售。而“假水”玩具就像縮小版的飲料瓶,外觀和色彩與目前市場上多款知名飲品包裝高度相似。對于這類有毒有害的玩具,根據法條不應當銷售。除了“假水”玩具,還有很多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具有危險性的玩具出現在校園周邊甚至校園內的商店中。根據刑法第144條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危險犯認定,這類玩具不屬于“食品”,不構成該罪;而根據第146條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產品罪規定,生產不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產品,必須造成“嚴重后果”,但是造成實害后果之后的事后補救機制很難直接彌補未成年人的身心傷害。采取公益訴訟路線,給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多了一層屏障。

3.未成年人網絡安全

《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數據安全法(草案)》等法律法規亟待通過,公民個人信息保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未成年人網絡安全保護也逐漸受到重視。新《未保法》設置網絡保護專章,從第64條至第80條在保護未成年人個人信息、防網絡沉迷、網絡直播平臺治理、網絡服務提供健康安全性、網絡素養等方面,保障未成年人在網絡空間的合法權益,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健康的網絡環境。最高人民法院2018年9月6日發布實施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互聯網法院審理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2條明確規定了互聯網法院管轄案件的范圍包括“檢察機關提起的互聯網公益訴訟案件”。如何認定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公益訴訟中的涉及“公共利益”,有觀點認為未成年人直接利益才屬于公共利益,比如個人信息受到侵害的行為。但是,準確理解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檢察公益訴訟,還應泛化解釋為侵害未成年人間接利益。例如前述直播打賞案件中,盡管該打賞錢財來源于父母身份認證的銀行卡,但是未成年人心智尚未成熟,受到父母監護,未成年人行為應當理解為直接影響了父母的財產利益,仍應是涉及“公共利益”。在侵犯公民個人信息類案件方面,新《未保法》第72條規定,信息處理者通過網絡處理未成年人個人信息的,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和必要的原則。在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被告人耿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案中[21],被告人買賣公民個人信息并組織他人撥打電話推銷業務,致使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受到電話騷擾,個人生活安寧被破壞,公民個人信息、隱私被侵害,依法應當承擔相應的民事侵權責任,并最終承擔賠償損失、刪除涉案未成年人個人信息數據以及賠禮道歉等相關責任。通過成立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專案組方式,能夠集合檢察公益訴訟專業化人才,對相應侵害線索進行收集和整理,進而提起訴訟。

在未成年人其他安全保護方面,還有學校、幼兒園周邊違法設置營業性娛樂場所、酒吧、網吧等不適宜未成年人活動的場所;營業性娛樂場所、酒吧、網吧等不適宜未成年人活動場所違法接待未成年人等公益訴訟范圍實踐。除了行政監管部門的發力,在檢察機關的倡議下,其他各方也積極參與共筑未成年人保護安全網[22],形成良好的機制互動與合力。

三、未成年人可訴訟權利之檢察公益訴訟的實踐路徑

新《未保法》第106條之規定,是未成年人可訴訟權利檢察公益訴訟的路徑確證。推動切實有效的訴訟程序發展,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需要全面建構未成年人檢察公益訴訟法律制度體系,多機構協同下充分發揮檢察機關法律監督職能作用,并加強對未成年人群體公共利益的國家監護職能作用。

(一)全面構建未成年人檢察公益訴訟法律制度體系

2017年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依法懲治侵害幼兒園兒童犯罪全面維護兒童權益的通知》(高檢發未檢字〔2017〕5號)提出:“對于因幼兒園食品安全、教育設施質量等問題,需維護兒童群體利益的,要依照法律規定提起公益訴訟?!边@是最早規定未成年人保護公益訴訟的文件。未成年人檢察公益訴訟作為全新的制度體系,需要根植于法律體系之內,又要體現時代發展性與對象特殊性,具有一定實踐難度?!斗桨浮分幸搀w現出未成年人保護社會治理與黨和人民的更高要求、時代的發展和法治的進步還有不小差距。在種種困境與挑戰中,要針對未成年人檢察公益訴訟實務問題,加強理論研究,總結以往經驗,創新試點發展,全面構建未成年人檢察公益訴訟法律制度體系。

第一,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方針目標下,結合新《未保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并基于民法典、刑法、訴訟法等法律中涉及未成年人保護的相關法律規定,系統探討未成年人保護法律體系的頂層設計與具體適用。

第二,圍繞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等對公益訴訟的相關規定,并基于新《未保法》第106條表述,改善法法銜接中的內涵認定邊界問題,對未成年人檢察公益訴訟的案件范圍進行合法泛化解釋,并以法律文本的形式細化檢察公益訴訟案件的范圍適用。尤其是在案件的受理范圍、證據特殊化認定、舉證責任及訴訟其他程序方面進行細化和完善。

第三,通過發布未成年人檢察公益訴訟典型案例,歸納總結各地未成年人檢察公益訴訟部門探索經驗,將形成的一系列有益成果或原則結合具體刑事政策,上升為法律制度,以規范形式確定未成年人檢察公益訴訟工作的法律適用準則。

(二)多機構協同下充分發揮檢察機關法律監督職能作用

未成年人保護公益訴訟涉及社會的方方面面,檢察機關要與審判機關、相關的政府部門、社會各界,就未成年人公益訴訟案件管轄、起訴、審判、法律適用、證據標準、執行等問題廣泛溝通協調,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案情通報、案件移送和辦案協作等制度。[23]在對相關組織和個人起到法律監督職能,督促其盡快辦案,必要時提起公益訴訟的同時,要與各個具體部門與組織形成良好的銜接管理機制,提高綜合司法保護合力。

在與其他司法保護機關開展工作方面,要建立順暢的案件辦理機制,多領域考慮未成年人身心特點和健康成長的需要進行取證、詢問等工作。辦理涉及未成年人案件的人員應當經過專門的培訓,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點,聽取未成年人的建議等。在與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民政局、教育局等政府職能部門工作方面,要采取多部門協同聯動工作方式,結合各部門服務平臺,明晰相關政府職能部門責任清單。在行政機關與司法機關銜接方面,要加強各部門之間合作,確定統一的對未成年人保護的評價標準。在社工組織方面,支持和鼓勵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參與涉及未成年人案件中未成年人的心理干預、法律援助、社會調查、社會觀護、教育矯治、社區矯正等工作。同時,要結合科技時代發展特點,與時俱進更新辦案設備與技術手段,以新技術發展推動未成年人檢察公益訴訟工作創新方式。

(三)加強對未成年人群體公共利益的國家監護職能作用

加強檢察機關對未成年人群體公共利益的國家監護職能作用,是基于國家治理體系與國家保護責任之契合,以國家保護最終責任為標準,保護未成年人群體涉公共利益的合法權益。

第一,未成年人檢察公益訴訟保護應當繼續加強對重點領域的專項治理,并結合類案研究和個案剖析,多多作為。通過以新《未保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施行為契機,認真履行未成年人保護法律監督職責,堅持督導而不替代,助推各職能部門和有關單位依法履職盡責。同時,要加強與社會組織、學校、網絡平臺等的聯系,在合理解釋未成年人涉公共利益案件中,擴展案件線索來源,加大涉未成年人公益訴訟案件辦理力度。

第二,加強檢察機關內部各職能部門的銜接機制,并加強未成年人保護公益訴訟的專業化隊伍建設。對于涉及未成年人保護相關信息與案件關聯的,應當及時與未檢部門展開溝通與合作,在有條件的地方探索成立少年檢察院。[24]在泛化未成年人檢察公益訴訟的案件范圍后,還應加強對未成年人保護公益訴訟的宣傳。此外,未成年人保護公益訴訟往往涉及各行各業,需要辦案人員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專業化水平。由此,還應當加強未成年人保護公益訴訟的專業化隊伍建設。

第三,考慮未成年人身心特點和健康成長的需要,教育預防同步,發揮未檢一體化工作優勢。根據《方案》內容,2020年,檢察機關支持起訴、建議撤銷監護案件513件,是2019年的6.3倍,未成年人檢察公益訴訟取得新進展新成效。自2021年起,未成年人檢察業務統一集中辦理工作在全國穩步全面推開。與此同時,考慮未成年人身心特點和健康成長的需要,對未成年人教育預防也應同步進行。新《未保法》第113條規定的“教育、感化、挽救”原則就是一種軟性保護措施,體現對未成年人主體的尊重,在第4條“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嚴”中也有所體現。

四、結語

未成年人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針對檢察機關未成年人公益訴訟的職能與探索,檢察機關不僅是國家公訴人、國家監護人,更是“兒童權利監察官”。[25]檢察機關通過對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受到侵害后相關組織和個人未代為起訴的督促、支持起訴職責,通過對涉及公共利益的提起公共訴訟職責,兩方面共同推動未成年人檢察公益訴訟發展。新《未保法》較為開放式的規定,應基于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則等精神理念,通過對未成年人身心規律的把握實現未成年人福利保護與責任負擔的科學、動態整合,未成年人群體可訴訟權利保護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提倡擴張化解釋。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视频精品| 日韩黄色精品| 欧美精品综合视频一区二区| 在线观看欧美精品二区| 另类欧美日韩| 国产精品欧美亚洲韩国日本不卡| 亚洲色图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网| 欧美在线伊人| 国产福利不卡视频| 在线欧美a| 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 亚洲高清在线天堂精品| 中文字幕日韩视频欧美一区| 久久亚洲国产一区二区| 国产久操视频| 亚洲一区免费看| 国产毛片高清一级国语| 91精品免费高清在线| 国产永久无码观看在线| 国产精品女熟高潮视频| 日韩精品毛片| 欧美人与动牲交a欧美精品| 99久久亚洲精品影院| 欧美专区日韩专区| 婷婷午夜影院| 日韩无码黄色网站| 国产高潮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色婷婷视频在线观看| 免费 国产 无码久久久| a毛片基地免费大全| 亚欧乱色视频网站大全|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影院| 国产迷奸在线看|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蜜芽| 色婷婷综合在线| 国产91丝袜在线播放动漫| 日韩精品专区免费无码aⅴ| 亚洲欧美在线看片AI| 欧美黄网在线| 国外欧美一区另类中文字幕| 人妻精品久久无码区| 性视频一区| 久久伊人操| 亚洲无码在线午夜电影| 国产精品免费入口视频|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久久第一次| 亚洲AV无码不卡无码| 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幕有码在线| 欧美一区二区自偷自拍视频| 久久免费看片| 国产黄色免费看| 全部毛片免费看| 国产福利一区在线| 全部无卡免费的毛片在线看| 99久久国产自偷自偷免费一区| 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 在线色国产|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欧美午夜网站| 欧美一级在线| 国产亚洲美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成人 | 精品午夜国产福利观看| 99热这里只有精品5| 婷婷综合亚洲| 亚洲美女AV免费一区| 亚洲婷婷丁香| 日韩a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专| 日韩天堂网| 毛片免费视频| 国产91九色在线播放| 免费观看亚洲人成网站| 在线国产你懂的| 深夜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天无码久久精品视频免费| 国产男女免费完整版视频| 美女亚洲一区| 国产精品无码在线看| 免费看a级毛片| 好吊色妇女免费视频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