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占軍 蔡秀花
摘 要:高考地理繪圖題從出現到現在經歷了由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炙手可熱到21世紀初的無人問津直至現在恢復生機的過程。本文對歷年高考地理繪圖題進行了回顧分析,并對近期發展趨勢作了預測,在此基礎上,針對性地提出了高考地理繪圖題的復習策略。
關鍵詞:高考地理;繪圖題;復習策略;山東卷
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版)對自然地理中較為常見考點的教學內容加以了明確并提高了要求。例如,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新教材(2019版)對地貌類型、大氣受熱過程和熱力環流、海水性質和運動等都做了運用圖表資料進行分析描述以及解釋現象的要求。如運用示意圖繪制分析鋒、氣旋、反氣旋等天氣系統,并解釋天氣現象的原因;繪制示意圖解釋各類陸地水體之間的相互關系;運用洋流模式圖,說明洋流分布規律及海—氣相互作用對全球水熱平衡的影響[1]。
從修訂后的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可以看出,高考地理對繪圖題的考查做了進一步說明和強化。從2020年高考地理山東卷來看,高考地理繪圖題正在恢復生機,其作為一大冷門的歷史即將告一段落。
一、高考地理繪圖題背景
1.考查頻度
高考地理繪圖題作為恢復高考以來的一大熱門試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熱度一直很高(表1)。

由表1可以看出,從恢復高考以來的20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一直到21世紀初,高考地理繪圖題出現的頻度和所占分值無論是在全國卷還是在地方高考試卷中都較大,尤其是在1985年和1999年至2004年考查力度非常大。而在2007年之后出現的頻度和熱度驟然降低。2020年,根據全國地理教學大綱的要求和地理課程標準的指導,第一次自主命題的新高考山東卷中高中地理繪圖題再次成為熱門考點,緊接著2021年新高考北京卷進行了繪制統計圖的考查。
從地區來看,有自主命題以來,廣東、上海、江蘇、浙江、海南、山東、北京等省區的高考地理試卷中都出現過繪圖題。相對出現較早的是廣東、上海等最早實現自主命題的南方省區,山東、北京等地區則出現較晚。
2.考查內容
由表1可以發現,高考地理繪圖題主要考查方向為自然地理方面(2020年上海卷為人文地理方面)。考查的知識點主要集中在等高線地形圖的繪制、等值線的判讀和補全、風向的繪制、洋流的繪制、氣壓帶和風帶的判讀、鋒與氣旋、低壓槽和高壓脊的判讀等。而2021年北京出現的繪圖題要求學生繪圖分析梯田面積變化對梯田減沙的影響,這表明高考地理繪圖題正在從考查單一的知識性記憶向學生綜合性的地理思辨能力及其地理實踐力的考查方向接近。在考查形式上不僅有純課本知識的遷移(如繪制鋒面等),還有專業統計圖表的延伸(如2021年北京高考繪圖題)。

3.成為冷門的原因推測
第一,在21世紀知識大爆炸的時代,頻繁考查集中在幾個考點的繪圖題已不能適應國家更好地培養與選拔人才的需求。在21世紀初國家調整了地理教學的課程標準,制定了更加切實可行的評價機制,高考地理命題也做出適當調整。
第二,21世紀,由于科技的高速發展特別是電腦技術以及掃描儀等設備的更新換代,高考閱卷更多采用機器代替手工勞動。而繪圖題較客觀題來說閱卷量大且評價標準不易制定,具體表現為繪圖正確與否、繪圖標注是否正確、繪圖得分點及評分標準制定困難等,導致其采用機器閱卷比較困難。
因此,高考地理繪圖題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和特殊性逐漸成為高考冷門。
二、高考地理繪圖題趨勢預測
1.繪圖題將恢復熱度
繪圖題具有直觀、明確等優點,是綜合考查高中學生地理素養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在日常的地理教學和地理考試中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地理繪圖題也是考查學生的耐心和細心程度以及地理思維能力的一種有效方法。一個熱愛地理,渴望高中畢業后升入地理院校的學生一定會努力做出即美觀又正確的地理圖像,選拔這樣的地理素養較高、思維學習習慣良好的學生進入高等院校進行深造,才能為我國現代化建設提供合格的地理人才。
由于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版)中明確了對自然地理中部分考點的考查方式,其中包含繪圖這一內容,那么,在2021年之后的高考中,地理繪圖題肯定會作為一種命題方向占據一席之地。
2.繪圖題得分點將更加細化
由于大部分繪圖題存在錯一點就全錯的問題,因此,繪圖題的選擇將會非常注重其得分點的設置及評分標準的可操作性。必須將得分點充分細化,才能達到學生能得分就給分的目的。

據統計,近年來繪圖題得分率一直不高。從2020年新課標山東卷(圖1)的設問和答案來看,本題分值共4分,冷鋒和暖鋒各占2分。冷鋒和暖鋒的兩個大致位置繪制正確得1分;冷鋒和暖鋒的兩個符號位置正確得1分。許多學生因為細節處理不當而失分,例如,冷鋒、暖鋒位置錯誤;符號繪制錯誤;符號位置(具體到鋒前或者鋒后)錯誤。
例1.(2020年新高考地理山東卷第17題)露點是空氣因冷卻而達到飽和時的溫度,其數值越大,反映空氣中水汽含量越大。一般情況下,溫度相同時濕空氣要比干空氣密度小。兩個溫度相近的干、濕氣團相遇所形成的鋒,稱為干線。圖1a為北美洲部分地區某時刻主要氣象要素分布形勢示意圖,來自極地、太平洋和墨西哥灣三種性質不同的氣團,在落基山以東平原地區交綏形成三個鋒:冷鋒、暖鋒和干線。
(1)用符號在圖1a中適當位置繪出冷鋒、暖鋒。(4分)
3.繪圖題考查范圍將擴大
高考地理繪圖題對自然地理的考查從20世紀八十年代就反復集中在等高線地形圖的繪制與補全、風向的繪制、洋流的繪制、氣壓帶和風帶的判讀、鋒與氣旋、低壓槽和高壓脊的判讀等。這些考點學生通過死記硬背等強化訓練之后就會產生文科思維,不利于他們地理思維的培養和地理素養的提升。
隨著新課標對高中生地理核心素養培養要求的提升,在今后的高考地理繪圖題考查過程中,推陳出新的考點會增多;考查方式會更加多樣;考查范圍會擴展到人文地理領域。試題來源可以擴大到中外重點論文、研究成果、翻譯成果,如2020年山東高考作圖題原圖出處為《氣象學與生活》201頁圖9.10(圖2)等。
由于人文地理繪圖題考點少且大部分繪制過程較為困難,無形之中加大了命題難度,進而提高了對命題人員的要求,同時也加大了高考地理繪圖題的難度。但應該注意到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在高考地理命題中同等重要,因此,并不能說人文地理就不會出繪圖題。人文地理可依托自然地理設置繪圖題。例如,交通線路的選址問題需要考慮地形地質等,又如城市功能區的合理布局需要考慮風向、河流流向、地形等因素。在表1的統計中,人文地理類型繪圖題只有2002年上海卷“完成人口比重圖”屬于人文地理繪圖題,其余皆為自然地理繪圖題。這為2021年后的高考地理繪圖題指明了復習方向,即側重點應為自然地理。

三、高考地理繪圖題的復習策略
1.回歸課本,夯實基礎
無論考試形式如何變化,基礎知識點都來源于課本,正所謂萬變不離其宗。在高考復習備考中,課本中出現的幾個重要地理圖表必須熟練掌握。以普通高中地理教科書人教版必修一(2019年版)為例,較重要的圖有:課本31頁大氣垂直分層示意圖,35頁大氣受熱過程圖,38頁海陸間熱力環流圖,47頁水循環示意圖,55頁大洋表層海水的溫度、密度、鹽度示意圖,120頁中國近百年重大自然災害分布示意圖等,考生必須做到爛熟于心并熟練掌握其知識點、地理原理,在此基礎上,能夠正確、獨立繪制地理圖表。獨立繪制過程比較考驗學生的綜合素質,最好在教師的帶領下有序進行,切不可操之過急。
2.廣泛涉獵,開闊視野
點多面廣是高考地理試題的基本特征(如2021年北京高考繪圖題)。這要求學生在平時學習過程中多收集各種地理資料,尤其是近三年的熱點資料,運用地理思維進行深度思考。有條件的學生可以閱讀一些國內外地理學名著或翻譯著作,以期提升地理素養并形成地理品格。
例2.(2021年新高考地理北京卷第16題部分內容)。某校學生到甘肅省天水市開展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研學活動。
任務三? ?分析梯田減沙效益
表2為黃土高原小流域梯田減沙與梯田面積關系的相關數據,同學們對其進行了分析。
(3)繪制統計圖,并說明梯田面積變化對梯田減沙的影響。(6分)
通過對2021年新高考北京卷地理繪圖題的考查形式和內容分析,可見高考地理繪圖題未來將會向考查學生核心素養和地理實踐力的方向發展,并且潛移默化地引領學生關注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的生態環境問題。
3.著眼細節,步步為營
2021年北京高考地理繪圖題看似簡單,實際失分細節也較多(圖3)。

例如,學生繪制的橫縱坐標錯誤;繪圖呈現形式的選擇(最好是折線圖的組合)不合理;坐標數值單位標注錯誤或者未標注;未添加圖例;不用2B鉛筆作圖導致圖像修改后模糊不清等。完整的繪圖題做題過程應該為:①在做繪圖題前了解該題分值,并在心中預估繪圖題的得分點有幾個;②在草稿紙上將腦海中的圖像繪制出來;③認真將圖描繪在答題紙上(有必要時用尺規作圖并標注圖例、注記等);④進行檢查和修改(主要檢查單位、方向、標注等錯誤)。在非常熟練且保證正確率的前提下,②、③步可合并,但第四步的檢查必不可少。萬丈高樓平地起,地理繪圖題的完美作答也要靠學生一步步扎實地掌握基礎知識。日常學習生活中多注意用地理觀點和地理知識思考實際問題,自覺培養敏銳的地理視覺、深化自身地理核心素養。
在了解高考地理繪圖題的出題背景、考查內容之后,掌握科學的備考策略就能揭開高考地理繪圖題的神秘面紗,使該類題目迎刃而解。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20.
[2] Frederick K. Lutgens,Edwand J.Tarbuck.氣象學與生活[M]. 陳星,黃櫻,等譯. 北京: 電子工業出版社,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