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樂琦
數據顯示,很多13-18歲的青少年都缺少運動。很多學生每天都坐在座位上,大部分人每天的訓練量都不超過一個小時,這就導致人們的心腦血管疾病,心臟病,糖尿病等患病幾率增加,新冠病毒的高發人群和孕婦、產后婦女、慢性患者久坐不動會導致人們的免疫系統有所下降。
因為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很多人流量大且密集的健身設施已經關閉。據世界貿易衛生組織表示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給社會帶來高昂的經濟成本,且會導致人們的視力和健康下降,這種不健康的運動方式直接損失了540億美元的醫療費用和140億美元的生產力損失。
堅持每周鍛煉5小時
適當的加強鍛煉有助于我們的身體健康和四肢的協調能力,雖然受到2020年新冠病毒的影響,我們自己在家仍可以做一些俯臥撐和仰臥起坐等一些有氧運動,利用家里家具作為健生器材。
據世貿顯示:在18歲以上,包括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每周抽出150-300分鐘不等的時間進行中等強度的運動,或75到150分鐘的高強度有氧運動,有助于加強人的自身的平衡感,提高感知力和協調能力,保障青年人和老年人的健康安全。
戶外運動
不少戶外運動的機械場所和溜冰場所等都會讓人們帶上口罩,以防止病毒的傳播,保障人們的健康安全。
但有些人認為戴口罩進行劇烈的有氧運動會導致人們呼吸時減少吸入氧氣和重新吸入二氧化碳從而應發健康問題。為了進行這項研究,加拿大薩斯喀徹大學的研究人員讓14名經常運動且身體健康的男女,進行了3次測試,一次不戴口罩,一次帶外科口罩,還有一次帶棉布口罩,讓他們在固定時間的腳踏車在短時間內做了熱身運動,他們運動到6到12分鐘就精疲力盡了,在研究過程中發現帶單層口罩可能達到不同的效果。研究人員的表明人們可以在劇烈運動時戴口罩,對鍛煉不會造成有害影響,且對血氧和有氧運動的影響也非常小。
兒童在戶外多接觸自然有助于心理健康和正確的價值觀。據西班牙《先鋒報》顯示:科學家對600多名10到15歲的兒童展開調查研究,研究表明,成長的綠化率內提高3%,兒童的智商得分平均提高2.6分,且無論在富裕地區還是在貧困地區,都能發生這種情況。所以父母可以多帶孩子去農田原野這些開闊的地區走走,讓孩子多接觸多了解大自然,幫助孩子放松身心和減少孩子的壓力,讓孩子提高專注力和更集中思考。
耐寒運動
據研究表明,人長期暴露在寒冷空氣中,會讓你更加健康,雖然聽起來確實有點不可思議,但在《超人的你》一書中的作者戴夫·惠特利說;“我確實每天都要進行寒冷訓練。”他每天要么把淋浴的水調成冷水,或者泡在戶外結冰的水里,這是常人難以忍受的。而且他說:“一開始確實很痛苦,然后就能忍受了,再然后就有愉悅感。”當然我們沒必要像戴夫·惠特利在冰水里做耐寒訓練,這種訓練需要教練陪同和特殊設備,我們可以在寒冷的冬天走出溫暖的舒適區,感受寒風侵蝕你的身體,比如騎車或在公交汽車站等車的時候。
美國的俄勒岡大學生理科教授克里斯托弗·明森說;“人們是高度恒溫的,我們喜歡自生的熱力系統處在恒定溫度下,雖然保持恒溫很舒適,但長期看來并不健康。當溫度促使你走出舒適區時,你的新陳代謝速度會加快,心臟的負擔會加大,血管也會收縮,你身體的每一個細胞都會受到一點挑戰,就像是鍛煉時一樣。”耐寒運動可以調節人們自身的免疫系統,促使血液循環,提高人們對抗寒冷的能力。但老年人和有心血管健康疾病的人需要注意。
健康用眼
我國青少年近年來的近視狀況十分嚴峻,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召開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顯示:2018年兒童青少年近視狀況調查結果:有小學生36%,初中生71.6%,高中生為81.0%,同時低年級近視狀況尤為突出、這些近視狀況多是青少年讀書寫字不合理用眼,使用電子產品時間過長導致的。由于現在作業較多課業壓力過大,高中二年級學生高度近視(高達600度)占21.9%,這對青少年日后的生產生活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據調查顯示:中國有32億視力有缺陷的勞動力,每年導致5600億經濟損失,高于北美和歐洲,故此,學生們應該增加在戶外運動的時間,學校和老師應該適當減少學生的作業壓力,減輕青少年的近視概率。國家更應該加強對青少年用眼健康的重視。青少年也應該減少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多吃一些護眼的綠色食品,防止近視。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利用自己的方式進行健康鍛煉,堅持每天鍛煉三十分鐘,早上15分鐘,晚上十五分鐘,日積月累。同時我們還要合理健康飲食,每天不過量攝入高熱量食品,少油炸葷腥,多吃一些綠色食品,減少身體不必要的負擔,減少熬夜,保證充足的睡眠,調整好心態,做一個有健康體魄的愛國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