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欣
摘要:“X體”是近年的網絡流行語,在對古漢語“體”用法的繼承中也有了新的發展。隨著高頻的類推使用,“體”經過了詞匯化和語法化過程變成了類后綴,并衍生了大量的“X體”派生詞。其較強大的構詞能力為現代漢語派生詞的發展提供了研究方向。
關鍵詞:“X體”;詞匯化;語法化
“X體”在漢語的發展中可以分為兩類,即舊體和新體。舊體在古代漢語就產生了,許多也沿用至今。如“楷體”、“顏體”、“紀傳體”等,舊體與文字、修辭、作品體式相關。新體和文字體式還有修辭體式的關系不大,和作品體式的關系密切,主要都是以文本形式體現的。[1]新體在不斷的類推和使用后,產生了大量的“X體”形式的詞族。在現代漢語的發展中,“X體”也發生了很大變化。本文擬以“X體”詞族為研究對象,探究“體”的類詞綴化現象。
一、結構與搭配
(一)“X”的構成
從“X”的音節上看,“X”多為雙音節,和“體”構成三音節的附綴式名詞。例如:
(1)魯獎詩人車延高因為曾經的官員身份,在詩歌界一直引人矚目,而他的羊羔體也曾一度引發網絡熱議。(封面新聞,2019-09-06)
通過網絡語料庫檢索發現,除了構成三音節附綴詞以外,還有四音節、五音節、六音節甚至七音節等附綴式復合詞。例如:
(2)陜西師范大學的“毛筆手書體”、復旦大學的“卡通賣萌體”、南京大學的“古典詩詞混搭體”。(中國廣播網,2013-07-15)
除了和漢字音節搭配外,“X”也可以是數字或字母,構成混搭形式。例如:
(3)繼淘寶體、Hold住體、藍精靈體,TVB體之后,一種新的網絡吐槽體——怨婦體又在網絡上悄然走紅。(揚子晚報,2011-10-28)
就”~體”前“X”的功能類型來看,“X”語素一般都是名詞性、動詞性或形容詞性的,如“包裹體”、“表格體”、“公式體”、“丹丹體”、幸福體”、“蒼白體”等。副詞也可以充當“X”,如“大概體”、“馬上體”“起碼體”等。此外,有少部分的“X”是由虛詞充當,如“因為體”、“如果體”等。“X體”作為名詞,主要充當主語、賓語。“X體”也可充當定語。
二、“X體”形成的動因
(一)“X體”的形成
在“X體”出現前,現代漢語匯總已經有了很多“X+附綴”的形式,如“X門”、“X客”、“X族”、等等。盡管有其他的“X+附綴”形式,但通常都指代具有某一特征的人或事物。在新興眾多的后綴或類后綴中,有“X風”和“X式”語義中有類似“X體”的表達特征,但是都不能很好的表達出“具有某種文字或文本形式特征”這一認知概念,而在古代漢語中就已經存在。用“體”來表達具有某種文字或文本形式特征,既是新體對舊體的繼承,也豐富了詞綴、類詞綴的語義,符合語言發展的經濟性原則。
(二)“X體”的詞匯化和語法化
“體”正在從一個具有實在意義的成分變成表示一個表較虛的語法成分方向發展,并且在“X體”中,“體”的位置也逐漸固定了下來。此時的“體”的意義還沒有完全虛化,所以作為一個類后綴存在。“X”在與“體”搭配后,逐漸凝固成了表達同一個意義的整體,無論“X”是詞還是短語,音節的多寡,在“X體”這個詞語模中,構詞后都成了語素,與類后綴“體”一起構成了一個詞。這類詞也就是派生詞,通過組合的形式,“X體”凝固下來成了固定的格式,通常一個“X體”表示的只有一個特定的文體形式。有少數的“X體”是同一書寫形式,但表示不同含義,如“幸福體”除了指代一種行行字體外還可以指代一種文體格式。
三、表達與應用
“~體”在現代漢語漢語中發展除了新的用法和含義,所以我們有必要對“體”所表達的語義及應用進行歸納。
(一)“X體”語義內涵
1.字體。“X體”可以指代某一書法家所創造的字體,這是沿襲了古代漢語中“~體”的用法,如古代漢語中“顏體”、“柳體”、“趙體”、“歐體”等,現代漢語中的“幸福體”等。
2.語言風格。“X體”即表示人、網站、影視劇或廣告的語言風格,并以這些人、網站、影視劇或廣告的名字來命名,模仿這樣的語言風格造句。如“白素貞體”、“淘寶體”、“德綱體”。
3.特定的句式。“X體”在現代漢語中通常不指代整片的文學作品,而是指代某一特定的句式或段落,是在特有的句式下進行填充或模仿,相比較古代漢語中“體”的用法,新體的使用范圍在這方面縮小了。如“如果體”、“大概體”、“有種體”等。
4.詩體和文體。這一類的用法比較少,如、“羊羔體”、“烏青體”、“梨花體”等。
“體”的這四種用法既有對古漢語“~體”的繼承,又有了新的發展。“體”發展至今,在表示詩體和文體方面和古代漢語有很大的相似性,但是在使用中,卻略含有貶義。
新體的產生多數情況下是偶然性的,什么人物、網站、廣告、影視劇名和“體”搭配存在臨時性的創新,并且在網絡上的流行也只是短時間內的。而古代漢語中,“體”的創新都體現著文學理論和書寫藝術的內在要求,字體和文學作品形式也一直流傳至今。我們在語料庫中發現,多數情況下,“X體”都是帶引號出現的,但隨著不斷的使用,也出現了不帶引號單獨出現的X體形式,這是某些“體”被大量接受,發展進入正式渠道的標志。但這類情況顯然是少數的。就目前來看,“X體”仍有很高的熱度,但其的使用多流行于網絡,很少用于正式場合,被媒體使用的頻率雖然高,但缺少正式性和規范性,很難被正規詞典收錄。
四、結語
網絡流行語“X體”既是對舊體的繼承,也有著新的特點。在大量使用中,“體”不斷的類化和泛化,擁有了較強大的構詞能力也發展出了新的語義內涵,并隨著位置和語義的逐漸固定,“~體”變成了類詞綴,衍生出了大量的“體”類新興派生詞,壯大了派生詞隊伍。
參考文獻
[1]宗守云,付琨.新體的勃興及其與舊體的差異[J].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20,36(1):70-76+123.
[3]孫艷.試論類推機制在漢語新詞語構造中的作用[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2):3-5.
[4]董秀芳.詞匯化:漢語雙音詞的衍生和發展[M].修訂本.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
[5]劉玉梅.現代漢語新詞語構造機理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