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湖湘民間舞蹈的動作元素展開探討,能夠加深湖湘民俗文化的研究深度。基于此,本文具體介紹了湖湘民間舞蹈中的靜態、動態動作元素,并詳細闡述了動作元素的基本功能,實現了對湖湘民間舞蹈的探討,希望能夠為湖湘民俗文化的研究、弘揚工作提供助力。
關鍵詞:湖湘民間;民間舞蹈;動作元素
引言
湖湘民間舞蹈是湖湘系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獨特的風情與悠久的歷史。其發源于楚文化、湖南土著居民文化,并在演變過程中發展出了幾個在盛唐宮廷內廣為流傳的舞蹈作品,如《柘枝舞》、《綠腰舞》等。此后,又與一些外來歌舞融合,形成了當代的豐富多彩、別具一格的湖湘民間舞。
一、靜態動作元素
(一)運動后靜止狀態的動作元素
此種靜態動作元素是指一種經過連續性運動后,突然戛然而止的舞蹈動作元素,即運動后靜止狀態的動作元素。此項動作元素在於菟舞、瀏陽古樂舞這兩種主要的湖湘民系舞蹈中均存在。從視覺角度上來看,此種動作元素通過將流暢的動作轉換,與最終的靜止狀態相對比,能夠烘托出一種更加嚴肅的氛圍。從舞蹈起源上來看,由于湖湘民間舞蹈最早起源于祭祀文化,因此,遺留下了一些祭祀文化特有的,為表達祭祀的嚴肅、莊重,設計出的運動后靜止狀態的動作元素。而從訓練的角度上來看,此種動作元素需要舞者反復磨煉動靜銜接處舞蹈動作,由此形成一種肌肉反射,才能在固定動作完成后,立即進入靜止狀態,達到預期的舞蹈表達效果。
(二)動中有靜狀態的動作元素
此動作元素是指湖湘舞蹈動作中,身體局部保持靜止的舞蹈動作元素,如上肢運動、下肢不動的舞蹈動作。此種動作元素,能夠給予觀賞者一種視覺上的沖擊,使得舞蹈動作表達更加有力、更加突出,同時,也能讓整體舞蹈動作流程更為飽滿。在湖湘舞蹈中,此種動作元素經常出現在舞蹈的開頭或結尾,可以突出人物主體、身份,而且運用此動作元素時,還時長會加入造型,如手位等,讓靜止部分的體態更加優美,深入優化舞蹈的視覺效果。此外,此種動作元素在湖湘舞蹈中,還常用于突出某身體部分的動作特點,以達動作目的,例如:在步伐類的舞蹈動作中,舞者就需要保持上身的靜止,以突出步伐的動作特點,由此塑造出相應的視覺效果。
二、動態動作元素
(一)上肢動態動作元素
上肢動態動作元素主要是指動作主體為手、手臂的舞蹈動作元素。其中,手的動作主要以手位變化的形式予以呈現。從整體上來看,湖湘舞蹈的手位與當前的古典舞手位類似,手位變化通常不會被單獨突出,而是隨著手臂的動作變化,且在變化過程中,還會圍繞軀干,進行沿著斜上、斜下、前后左右的方向進行位置上的變化,由此讓上肢動態動作元素的展現更加流暢,提高舞蹈的美感。而在上肢動態動作元素中,相較于手的動作,手臂的動作更加明顯,因此,也具有更強的表達力。但無論手臂如何運動,其都會以舞者的軀干為中心,并以空間位置為走向進行運動。
(二)軀干動態動作元素
在湖湘舞蹈中,軀干的動態動作元素依托于軀干的俯仰、提沉、橫移、旁提等動作呈現。在此過程中,軀干的動態動作元素律動,與軀干動作的空間路線軌跡存在對應關系,大多數情況下,此動作元素均遵循前后路線、上下路線、畫圓路線、左右路線進行律動。此外,部分湖湘舞蹈中,如《綠腰舞》,也經常會出現擰動的軀干動態動作元素律動路線[1]。
(三)下肢動態動作元素
此動作元素的律動通常包括,膝蓋的屈伸、閃動等,基本步伐動作由步伐、腳位、腳型組成。通常來說,在湖湘舞蹈中,腳型有兩種,即自然腳型、動作形態腳型,其中,動作形態腳型常見有勾腳、繃腳等形式。而基本步法的類型則比較多,包括拖步、碎步、平步等。此外,該動態元素在湖湘舞蹈中的動作還包含空間位移以及方向轉換,常用的位移轉換方法有左右橫移、前進后退、順逆時針等方法[2]。
三、動作元素基本功能
(一)工具功能
在湘湖舞蹈中,動作元素的基本功能主要有兩個,即工具功能、操作功能。其中,在工具功能上,各項動作元素作為舞蹈中最基本的動作構件,舞者需要通過將各個動作元素,按照舞蹈規則進行組合,構建出一個完整的湘湖舞蹈動作體系,由此達到舞蹈表達、視覺美感塑造等目的。基于此,可以將動作元素闡釋為一個能夠輔助舞者達到舞蹈目的的工具。但在此過程中,為了順利達到舞蹈目的,應保證動作元素具備規范性、指定性特質,并嚴格按照湘湖舞蹈的風格、特色,規范運用各類動作元素,以達到預期的舞蹈表現效果,同時,湘湖舞蹈作為一種歷史悠久的舞蹈,存在固定的、歷史流傳的舞蹈作品,而此類舞蹈作品對各個動作元素的應用均有指定性的要求,這使得湘湖舞蹈中的動作元素在實際應用中具有一定的指定性。
(二)操作功能
動作元素的操作功能在湘湖舞蹈中主要體現在分解-提煉-優化-構成這幾個環節。在湘湖舞蹈的長期發展演變中,人們會先以動作元素為單位,對現有的舞蹈作品進行分解處理,提煉出各個動作元素,然后在遵循舞蹈基本規則的前提下,將各個動作元素予以優化改善,再用經過優化的動作元素重新組合成為舞蹈作品,由此實現借助動作元素的可操作性,完成湘湖舞蹈的發展。在此過程中,利用動作元素的可操作性能,人們不僅可以提取出湘湖舞蹈中具有湘湖民系特色的動作元素,還可以針對各項動作元素,予以加工處理,這在很大程度上推進了湘湖舞蹈的演變和發展,同時,也有助于人們進行舞蹈特色的突出,優化后續湘湖舞蹈作品質量。
結論
綜上所述,以動作元素為切入點,能夠更加仔細地實現對湖湘民間舞蹈的研究。在湖湘民間舞蹈研究中,通過從動作元素入手,逐步加深對湖湘民間舞的探索,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舞蹈動作的構成,以及舞蹈作品的表達習慣,從而準確地賞析此舞蹈的內涵,為后續的文化研究工作提供資料。
參考文獻
[1]陳卉.湖湘茶文化融入舞蹈創編的理論與實踐研究[J].福建茶葉,2020, 42(07):241-242.
[2]喻佳.湖南花鼓戲舞蹈淺析[J].藝海,2019(12):56-57.
項目編號:05891204、項目名稱:湖湘民間舞蹈的動作元素。
作者簡介:姓名:王茹辛,性別-女,出生年:1984.9,籍貫到市:湖南省岳陽市,民族:漢,職稱:講師,學歷:本科,研究方向:湖湘民俗舞蹈,單位名稱:湖南理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