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建璐
摘要:融合教育﹝Inclusion﹞,是繼「回歸主流」教育理念后的全新特殊教育理論,但是,她的教育方式是以經過特別設計的環境和教學方法來適應不同特質學生的學習,所以我們可以看見融合班的教室和一般高校教要有智慧教室的擺設不一樣,而是分小組上課,很少寫黑板卻有許多輔助教學設備.
關鍵詞:疫情;融合教育;感想
.“十三五”期間,教育信息化工作要更加強調“深化應用、融合創新”,以教育信息化更快推進實現教育現代化。高教社將繼續認真落實國家決策部署,實施“創新、融合、引領”數字出版戰略,強化落地應用、協同合作,加快推動教育數字出版融合發展,加強對融合創新的研究工作。2016年,人教數字教育研究院成立;
教育部 “線上教學”給老師們帶來的不僅是技術上的壓力,還有時間上的壓力。但同時也認為,“線上教學”的嘗試是非常有必要的:“盡管我們是在特殊時期不得已而用之,但是從長遠的方向發展,互聯網的學習應該是一種很常態的學習方式之一。”
表示,此次疫情帶來教學形式的變化,并不是偶然的、暫時的。“在線教學”是在學校教育這條主航道之外,又開辟了一個新的渠道。且通過這兩個月的實踐,已經證明“在線教學”在中國推行是可行的。“我認為我們已經跨過了這條河流,走到了一個新的地方,是不可能再退回來的。”
雖然當前“在線教學”還存在著一定的困難和問題,但將來會在實踐中逐步解決、完善。建議老師們調整好心態,把被動的應戰變為主動的挑戰,把現在所做的工作視作教育教學改革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來看待。
要想取得便利,現在就要不怕麻煩
談到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學科與信息技術融合創新,是給教師增加了麻煩,還是帶來了便利,很肯定地認為:是帶來了便利。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學科教學與學信息技術的融合,是教師今后的長期工作。在新思想、新價值觀體系下,應用新技術,最終能夠為教師們帶來教學質量的提升。就是把教師們在融合創新活動中所得的成果,給予凝固、加以篩選。集中最好的作品,來豐富國家的資源庫,為廣大學校,特別是高等藝術院校使用。
“如果你知道這是一件好事,是今后必然要做的事,那現在的你不妨就勞累一點、努力一點。當你越過這座山,你會看見一片新天地,你會發現前面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教育應用平臺將會以低結構化的形式存在。所謂低結構化就是簡單、好操作、人性化,老師只要用一、兩次就能掌握。所以老師們不必懼怕使用信息技術,它不會帶來更多的負擔。
參考文獻:
[1]論融合教育的困境——基于四維視角的分析.《教育學報》.被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收錄PKU.被南京大學《核心期刊目錄》收錄CSSCI.2013年6期.彭興蓬.雷江華.
[2]家長對于自閉譜系障礙兒童融合教育的態度和需求調查.《中國特殊教育》.被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收錄PKU.被南京大學《核心期刊目錄》收錄CSSCI.2014年3期.蘇雪云.吳擇效.方俊明.
[3]融合教育背景下的殘疾學生社會支持系統探析.《中國特殊教育》.被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收錄PKU.被南京大學《核心期刊目錄》收錄CSSCI.2015年9期.牛爽爽.鄧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