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淑君
《國家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中強調,要創新德育形式,豐富德育內容,不斷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樹人,通過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以堅持立德樹人為宗旨,積極引導學生增強“四個意識”、堅持“四個自信”。以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為主要目標,促進學生學會認知、學會共處、學會生存,切實把高校德育教育的各項目標落到實處,努力培養品德高尚、素質優良、全面發展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一、“項目帶動管理法”的內涵
“項目帶動管理法”是通過“項目”任務驅動的形式實現目標達成的過程;是一個由實踐主體、實踐對象、實踐手段、實踐過程、實踐活動等要素組合成的一項德育教育工作系統化工程,促進高校大學生立足于自身的崗位、立足于學生組織的功能來發揮育人的引導作用?!绊椖繋庸芾矸ā睘榱藥椭鷮W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形成一個完整的方式,所設置的“項目”包含多個方面的內容。在老師的指導下,將一個相對獨立的項目交由學生自己處理,從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設計、項目實施及最終評價,全部由學生主動負責完成。學生在實施項目的過程中,了解并把握整個過程及每一個環節中的基本要求。
“項目帶動管理法”既可以成為教育法、工作法、也可以成為教學法。它的本質就是由教師擔任設計者、策劃者、指導者、組織者,而學生則為實踐者、操作者、執行者,通過創建各種項目,讓學生從“德、智、體、美、勞”各方面得到綜合發展。
二、“項目帶動管理法”在高校德育教育工作中的意義
1. 強化目標引領,提升學生主動性和自覺性。“項目帶動管理法”中最明顯的特點是:確定任務驅動和目標方向,強化目標引導。通常情況下,對學生的教育是先引導,讓他對事情有清晰的理解和看法之后再去做;反過來,學生教育也可以這樣,把“目標”放在前面,再去探究“為什么干、怎么干、干成什么樣”,先激發學生的心理需要,在了解學生的渴望和目標之后,再針對他的渴望和目標讓他自己制定能夠達到目標的標準和制度,激發他的興趣和欲望,在做的過程中再逐步明確自己與自己制定的目標之間的距離,不斷學生在過程中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2.項目管理讓人人找到組織,在組織中得到鍛煉。每一個項目主題必須有規矩、有組織、有紀律。如果人人沒有組織觀念,整個項目就會成為一盤散沙。每一個人的腦子里、心里和言行里必須有組織的存在,任何人的一切努力都是為了找到組織,組織給的位置可以帶給一個人物質享受、精神享受和尊嚴的滿足。
3.項目管理明確分工,增進師生間相互了解。每一個項目都要有明確的責任分工,人人了解各自的目標與任務,在執行過程中可以把復雜的工作簡單化,同時采用小組工作制,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建立高效的師生工作團隊,既要教育又要尊重,既要使用又要指導,既要信任又要帶領,培養他們自信、自立、自強的心理品質,把人放在合適的位置,給有能力者施展能力的舞臺,讓“授權”成為同學們工作動力的源泉。
4.依托項目平臺,在實踐過程中助推學生成長成才?!绊椖繋庸芾矸ā狈细咝5掠逃ぷ鲗Υ髮W生全面發展的培養要求,符合社會對人才培養的需求,能夠樹立大學生在德育教育工作中的核心主體地位,在老師的指導下、在自學知識、探索發現和相互研討中達到目標,從而培養大學生自我運用知識、自我獲取技能、自我探索研究方法、自我成長的意識,提升德育教育實踐的效果。
三、“項目帶動管理法”在民辦高校德育教育工作中的實施路徑
1.“項目帶動管理法”注重過程教育,用過程指向結果。高校德育教育管理必須貫徹人才培養的整體結構和整個過程,要事先預防、過程控制,使每一個環節及其接口都處于管理狀態,這也有力地闡述了教育本身就是一個過程,要充分利用過程教育。根據過程管理的步驟和方法,找準環節、注意細節,在過程中及時進行指導、引導、評比、撥正,總結經驗做法,在解決問題中循循善誘、步步啟發、不斷增智增慧,保證目標結果的順利實施。
2.“項目帶動管理法”運用問題導向,讓解決問題成為創新驅動。任何事物發展的過程都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正是因為有了問題、出現了問題,我們把問題作為依據、作為下一步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會避免很多問題,成功的機率就越大。因此,在完成某一項目過程中,根據預見性問題或者已經出現的問題進行干預,帶著問題去思考、去琢磨,對事物進行探究、解析與深加工,不斷改革、創新解決辦法,找到問題點進行解決,從中獲得經驗與智慧。
3.“項目帶動管理法”運用小組集智和評比,實現無痕教育效果。在項目管理運行過程中,可以采用民主集中制、小組集智。通過小組評比產生生產力、提高競爭力,評比的形式多樣化,規則具有可操作性、目標導向和結果評價。標準、制度指向哪里,同學們的行為就體現在哪里,而不只是停留在文字中。在工作中、工作后及時開展評比就有激勵的效果,就能發揮良好的正面引導作用,達到無痕教育的效果。
4.“項目帶動管理法”開創德育新平臺,提升德育教育實效性。高校德育教育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揮“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作用,通過學生組織鍛煉崗、第二課堂陣地、校園文化活動、主題教育等載體,創設多元化、多樣性的項目平臺,發揮學生組織的作用,搭設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舞臺,不斷創新開展形式,開拓德育教育新思路,同學們參與的積極性高,使德育教育工作開展有較好的針對性和時效性。
5.“項目帶動管理法”以活動育人為載體,推動校園文化建設。圍繞“教、學、管、做人”開展活動,有利于促進學生學習,掌握學習方法;有利于紀律的約束;有利于辨明是非、養成良好的習慣和品德;有利于愛護公物、講究衛生;有利于專業的學習和技能的提高;大力開展“校園文化藝術節”學生主題活動,并深入組織開展 “我的中國夢·青春正能量”、“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心共筑中國夢”、“創建文明—平安校園”系列活動。組織開展“緬懷革命先烈·弘揚民族精神”清明節祭掃、“國家公祭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長征勝利80周年”、“五四青年節國旗下講話”等系列活動。利用重大節日深入開展傳統文化教育和體驗活動,以此提升學生的道德修養。讓每一名同學都能轟轟烈烈地加入到活動中來,用活動中發現人、使用人、培養人、教育人、歷練人、成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