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萍
摘要:隨著幼兒園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發展,幼兒園教育生活化這個概念已經普及,幼兒園和家長也都在努力踐行著這一教育原則。然而仍然有許多幼教和家教過程中只是注重教育“生活化”而忽視“生活”本身。偉大的教育學者陶行知認為生活和教育的聯系是“過什么樣的生活就受什么樣的教育”,生活教育化不是背誦理論知識而是要真正結合家庭教育和生活實例來影響幼兒,給他們活生生的生活體驗,而不是概念化的教學。而學齡前兒童在家庭教育中獲得知識和體驗對他們的個體發展至關重要,因此基于家庭教育的生活化策略研究十分重要。基于此,本篇文章對幼兒家庭教育指導的生活化策略進行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幼兒;家庭教育指導;生活化策略
引言
對于幼兒教育中貫徹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來講,幼兒的父母不僅是孩子的監護人,還被賦予了更加多元化的身份。學校和家長應該清楚這些身份的變化,并意識到他們應該扮演的角色。家庭和學校需要在提升幼兒生活自理能力方面更重視,旨在未來為幼兒最大限度地進行獨立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家庭教育
在幼兒教育工作中,家庭教育是幼兒的基礎教育組成,同時也是幼兒長期需要進行接受的教育。幼兒在家庭接受教育的過程中,往往更多接受的是家長的關愛與照顧。在這一過程中,幼兒能夠得到充分的心理滿足,從而能夠得到心理的充分成長,為幼兒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心理教育基礎。幼兒家庭教育是幼兒園教育前與教育后都在開展的教育工作,其與幼兒園教育相比較更加細膩,同時與幼兒園教育相比較更能夠體現出幼兒教育的針對性,從而促進幼兒的心理成長與發展。在家庭教育的開展過程中,家長要扮演重要的教育角色對幼兒進行教育的落實與開展,同時其也高度強調對幼兒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從而能夠為幼兒在幼兒園接受能力的培養提升奠定基礎前提,滿足幼兒教育的家庭教育部分高度要求,促進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二、現階段幼兒存在的問題
孩子上課成績差,主要是紀律方面。孩子們經常在課堂上隨意聊天。即使老師反復強調課堂紀律,仍然沒有效果。有些孩子在和別人交流的時候比較膽小,聲音很低,是極度缺乏自信的表現。有些孩子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特別固執、固執。比如老師發現了孩子的缺點并及時指出,但孩子還是沒有改變,沒有覺得自己錯了;孩子們經常發現上課很難集中注意力,對學習沒有興趣。出現上述問題的原因是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存在問題。為了改變這種情況,有必要給孩子創造一種溫暖、和諧的家庭和幼兒園學習環境。因此,作為家長,要改變這一家庭氛圍,改變自己強勢的作風,多給孩子展示的空間,讓他們去做自己生活的主人,勇敢踏出每一步,大聲地說出自己的每一個想法。說錯了又如何?不犯錯就永遠不會有進步。教師更需要將這一問題當作是警示,保障幼兒園教育更優。
三、幼兒家庭教育指導的生活化策略
(一)還原場景
幼兒最擅長的還是模仿,雖然生活化教育來源于生活,但是生活場景是可以重現還原的。學生在幼兒園期間可以對在家里發生的一些事進行場景還原,由教師安排幾個幼兒分別展示,大家既可以看到同學之間的不一樣生活,也可以從中學習新的生活知識。例如,有的幼兒說自己的媽媽整理房間時教育自己不要再買玩具了,家里到處都是,幼兒可能只是單純抱怨父母的責備,但是幼師可以利用這樣的場景進行教育。幼教需要指導家長平時就養成幼兒勤于收拾,珍惜財物的好習慣,只買需要的而不是想要的,是有效利用空間的前提。同時,珍惜物品,也是減少垃圾的好辦法。幼兒在家庭中接受了這樣生活狀態的影響,在幼兒園期間教師也可以讓學生還原與媽媽逛超市的情境以及在家整理物品的情境,讓學生互相觀察有哪些行為是浪費的行為,哪些物品不環保。如果幼兒對環保這個概念一知半解也很正常,畢竟這個概念就是讓大人去解釋也不一定十分準確,教師可以指導父母在日常扔垃圾的時候就注重介紹分類垃圾桶;打開冰箱取食物,冰箱亮了;媽媽在做飯,爐子里點著天然氣……這些場景讓孩子明白,日常生活中需要很多資源和能源。如果這些資源和能源既昂貴又不容易使用,那么它們將非常環保,然后想想可以做些什么來節約能源?
(二)培育家長踐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的意識
幼兒教師是培養幼兒自理能力工作中的主導力量,家長對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缺乏了解,這就需要教師發揮帶動作用。另外,教師還應進行能力建設。學校應培訓教師掌握幼兒自主教育的知識,使他們熟悉幼兒自主教育的理論和經驗,以確保教師有效地領導父母,共同制定教育機制,以此來提升低齡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例如,在教授幼兒以“我的家庭生活”為主題的生活化教學內容時,由于教師在學校無法了解幼兒實際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情況,為了讓家長在家庭教育方面發揮示范作用,教師可以在幼兒家庭實習,并讓學生作為幼兒家長參加一天或多天的活動,向家長展示如何教育孩子做日常工作,如疊被子這可以向家長展示家庭教育,使他們能夠更好地了解幼兒家庭的實際情況,從而使以后的教育課程更有針對性。
結束語
綜上所述,針對低齡幼兒來說,教師應當充分意識到此類幼兒的家長在其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并積極踐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制定有助于提升低齡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教育策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能夠最大限度地提升幼兒的生活意識,使幼兒逐步養成良好的生活自理習慣,并在此基礎上能夠更好地融入健康的社交和生活環境中。
參考文獻:
[1]朱曉梅.“生活教育”理論指導幼兒科學教育[J].小學時代,2019(14):36-37.
[2]謝曉燕.在科學教育中奏響“生活化”的旋律[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9(03):48.
[3]羅榮芬.生活化數學教育走進家庭的實踐探索[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06):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