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詩慧 黃君平 倪靜
摘要:近年來,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據調查顯示,由于社會因素的影響,越來越多的未成年有嚴重心理問題。這些心理問題不僅影響學生身心發展,還給家庭、學校和社會造成一定困擾。心理健康需要教師進行正確引導,幫助學生擁有健康的心理。由于學生心理具有較強的可塑性,適當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幫助學生提高思想文化素養,培養社會需要的優秀人才。
關鍵詞:街舞;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問題;調節作用
引言
街舞主要起源于20世紀中后期,流行在美國黑人青少年團體,常見的有鎖舞、霹靂舞、震撼舞、甩手舞、模特舞等。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傳入我國,在互聯網信息時代,街舞的普及和發展迅速擴張,深受青少年的喜愛。很多中小學都開設了街舞課程,然而,教育理念和其他學科相比較為落后。為了充分發揮街舞對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引導作用,需要對現有的街舞發展現狀進行探究。未成年人在青春期向成年過渡過程中,由于受到學業壓力、心智、家庭影響等各類因素,使得自身存在情緒障礙,進而引發行為問題。尤其是我國17歲以下的兒童青少年至少有3000萬人受到心理障礙或者是行為問題的困擾,學校和家庭需要重視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全方位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讓他們更加積極樂觀,充分發揮學生的心理潛能,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一、街舞運動的文化起源
街舞起源于美國,是美國街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街頭舞蹈始于1970年代。它最初只是黑人貧民窟街頭競爭的生活方式,但逐漸成為一種文化力量,滲透到各個領域。街頭舞蹈是一種自由的身體表達。因為這種舞蹈出現在街上,不受場所和設備的限制,所以被稱為嘻哈舞蹈,這是一種非常參與性、效率和競爭性的舞蹈運動。它不僅可以表現個人的堅強勇氣和毅力,而且也是收集集體力量的實用手段。20世紀80年代中期,嘻哈開始在中國流行,中國嘻哈之父陶晉導演了電影《搖滾青春》,引發了中國首個破浪狂潮。斷舞開始成為家喻戶曉的名字,當時中國流行的斷舞是斷舞的前身。到80年代末,由于國際嘻哈狂潮降溫,中斷的舞蹈缺乏理性認識,發展了中國社會的市場,導致中國舞臺中斷,中國嘻哈開始了曲折混亂的發展過程。伴隨著經濟的改革開放和高速發展,中國街頭舞蹈的生活環境也得到改善。1995年,孟顯軍從北京體育大學街舞引進,作為中國健身的手段,而孟顯軍則有選擇地調整了原有街舞,充分展現了自然頹廢的風貌,只追求健康,而不是發泄情緒。從此嘻哈擺脫了不好項目的陰影,在中國廣為流傳。近年來,隨著科技的發展,嘻哈網絡的各種節目相繼涌現,嘻哈文化和知識在節目中的普及越來越受到公眾的喜愛和追求。2020年,巴黎奧運會組委會正式向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提交了參加2024年巴黎奧運會街舞比賽的申請,表明街舞已被世界主流接受,正朝著體育和科學的方向發展。
二、街舞的文化特征
(一)街舞文化是一種民族文化和體育文化的結合體
一般來說,文化包括三個不同的層次:民族心理、行為和物質。在這三個文化層面上,街舞作為一種時尚運動與他有著不同的關系。它不僅具有體育的技術水平,而且具有社會組織體系的水平以及內在價值、思想、方式、審美情趣、道德情感等精神水平,具有文化特色。因此,嘻哈是一種高度豐富的多層次文化形式,可以理解為嘻哈的物質、系統和精神文化的綜合,包括對嘻哈的理解、情感、價值、理想、道德、體系和物質條件。文化是指每個國家在其歷史發展過程中創造和發展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包括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從街頭舞蹈的起源及其在美國的發展來看,街頭舞蹈是美國民族文化的一個方面,體育是人類特殊需要的特殊體現。它是由體育運動和體育實踐中的人們創造的,體現在有形的體形、體育能力、體育設備、物質和非物質意志上,體現了與社會屬性相關的時代思想和精神,展現了他們獨特的生活方式。
(二)街舞從不同舞種風格中體現健身的全面性和均衡性
每種嘻哈舞蹈都沒有重復對稱的動作,從而避免了健身的單調。與通過器械等圓形運動刺激局部肌肉的實踐方法相比,它變成了完全的肌肉刺激。嘻哈舞蹈運動的實踐極為豐富,動作一致速度相對較快,充分體現了身體的充分協調與合作能力,能夠體現身體運動的平衡,包括上下肢體的整體均衡發展不同種類的舞蹈都有自己的運動特征,所以運動的效果更全面例如,在擊穿中,支撐和腿部等舞蹈動作不僅可以鍛煉大肌肉,還可以鍛煉小肌肉,而HIPHOP則更多地關注舞蹈基礎,這更有利于身體協調、肢體靈活性和控制。鎖定舞需要清潔有力的動作,以及手臂和手腕關節靈活度、手臂控制、技術和腿部游戲靈活變化的良好練習。機械舞需要肌肉的大振動,正確的振動方法,四肢的所有部位都能運動。因此舞蹈可以有效地控制肌肉爆炸力和身體節奏幅度。
三、未成年心理健康問題的成因分析
(一)自身因素
未成年正處于青春期,他們的身體和心理都會發生變化。隨著第二性征的出現,他們開始形成自己的三觀,但由于思想不夠成熟,應對方式過于情緒化,學生的心理波動較大且容易走向極端,開始產生自卑、狂躁等心理問題。由于生理上的變化,許多學生會把自己當成大人,以自己不夠成熟的想法做事,結果總有理想中有一定偏差。教師要引導學生正確看待自身生理上的變化,使學生從思想上做好心理準備。
(二)社會環境
社會環境對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也有一定影響。學生對事物的辨別能力不強,網吧或賭博場所會導致他們對網絡游戲、賭博等不良行為充滿好奇和興趣,若沒有及時引導學生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學生的心理健康會受到不良社會環境的影響,導致養成不良習慣,產生不健康的心理問題。抖音、快手、微博等網絡平臺中出現的低俗視頻,同樣會對正值建立價值觀念關鍵期的學生心理健康造成消極影響。
(三)家庭因素
對于學生來說,家長是自己的第一個啟蒙教師,家長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孩子的思想品質和心理變化。例如,一個學生經常受到家里的訓斥,那么孩子就會對家長產生一種畏懼的心理,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就不會和家里人交流,導致雙方情感破裂。讓孩子從小就缺少安全感,那么心理出現問題的概率就會提高,甚至還會影響孩子未來的發展。
四、街舞對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問題的調節作用
(一)街舞能改變傳統心理健康教學
作為專業教育者,在教育活動中教師起到主導作用。街舞教育質量和教師的工作效能有著緊密的聯系。教師雖然學習了街舞知識,但是站在專業的角度,忽視了知識儲備教學經驗、人文素養以及教學技能的培養。因此,需要加大街舞運動在傳統心理健康教學中的指導作用,充分定位自身價值,改變傳統心理教育課程存在的弊端,有效地進行心理教學內容設計的干預,包括虛擬教師、虛擬同伴。在教學時,以知識點為基礎單元,形成小的信息塊,彼此之間進行聯系,創建服務于教學目標的虛擬角色,使得學生更加深入學習。
(二)釋放負面情緒袁舒緩心理壓力
街舞音樂形式多樣,節奏很強,教練跟著舞蹈節奏調節成績跳動中的情緒,在愉快的氣氛中放松。在享受節奏感和舞蹈樂趣的同時,所有負面情緒和壓力都成為街頭舞蹈中表現出來的動力,可以更好地消除不好情緒,釋放壓力,改善焦慮傾向。
(三)增強意志力、培養不畏挫折的精神
街舞運動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學生必須集中精力,反復練習思考,這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認真態度,降低個人耐力,逐步培養堅強意志。學生一旦取得進步,也可以提高成就感,激勵他們面對困難,變得更加沮喪,更積極地參與下一階段的學習。
結束語
新時代背景下,需要分析街舞對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調節作用,旨在了解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存在的差異,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干預提供科學的理論方法。
參考文獻:
[1]賈敏娟,宋思雨.街舞運動對未成年身心健康的影響剖析[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0(09):21-22.
[2]唐延生.如何加強未成年心理健康教育[J].教書育人,2019(32):28-29.
[3]王業奇.未成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幾點誤區及其對策[J].中華少年,2019(32):215+217.
[4]李淑靜.淺談街舞對未成年的心理健康教育[J].職業,2018(36):35-36.
[5]王倩.健身街舞對未成年身心素質影響的實驗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