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常熟市紅楓小學 張麗萍
江蘇省常熟市紅楓小學坐落于人杰地靈的江蘇省常熟市,學?;凇盀閷W生的終身發展奠基”的育人理念,以“立德、樹品、善行”為學校校訓,以“成長自覺”為教育主題,依托校內紅楓樹,充分挖掘紅楓文化的豐富內涵,打造獨特的校園紅楓文化,創生出讓每個學生能夠快樂成長的“紅楓絢爛”育人體系,旨在培養具有人文情懷、責任擔當、優雅氣質、樂觀豁達的莘莘學子。
紅楓,色彩艷麗,風姿卓越。細品楓韻,其精髓莫過于一個“美”字,常被詩人用以形容秋色,贊美秋景;紅楓,亦是一種精神象征。她的熱情、堅毅、勇敢、積極、進取……已深入紅楓人的精神世界;而紅楓文化更具有無窮魅力。她的生命力體現在教育中,即為我們所追求的教育的外在美與精神美。她激發師生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引導師生發現美、欣賞美和創造美。
所以,“紅楓”一指校園內的紅楓樹,二指學校紅楓文化,三指熱情、堅毅、進取、活潑的紅楓學子;“紅楓絢爛”指學生在校園里快樂成長、成才。作為一所年輕的小規模學校,紅楓小學堅守“文化立校”的辦學思路,不斷探索育人之路,全力構建紅楓美校園,培育紅楓美學生。
首先,是對“紅楓”本體資源的提煉。學校因地制宜建設“紅楓實踐小基地”,帶領學生種紅楓、賞紅楓,多渠道了解楓樹特征、習性、象征意義等;并依托文學、藝術作品深入挖掘紅楓熱情、堅毅、勇敢、積極、進取等精神品質;其次,是對“紅楓”生成資源的利用。引導全體師生在識楓、賞楓、寫楓、畫楓及開展的綜合實踐活動中汲取營養,宣傳紅楓精神內涵,提煉獨特的“紅楓美少年”育人內容。
校園環境是一種潛在的課程。營造高雅的校園育人環境,在學生學業漸長、品德漸成中起著重要作用。
1.讓校園環境“寫”紅楓文化
學校統一用紅楓的各種元素作為文化標識,對學校各種宣傳標志、校報校刊等進行大膽創新,把紅楓文化元素滲透到學校環境的方方面面,既相對獨立又互相聯系,形成整體效應。如學校的?;?、班徽、雕塑、各種宣傳板塊都以紅楓元素作為底色和圖案,綜合性??∶麨椤凹t楓苑”等,均體現紅楓文化主題。
2.讓宣傳陣地“說”紅楓文化
學校在校門口、花壇內、長廊邊種植紅楓樹,將學生喜愛的紅楓圖片、各種詠楓詩詞和有關紅楓品質的名言警句布置成紅楓文化長廊。把紅楓文化陣地延伸到教室里,打造“團結、友善、勤奮、進取”的班級文化;把紅楓文化陣地延伸到操場上,打造“健康、拼搏、向上”的運動文化;把紅楓文化陣地延伸到食堂中,打造“靜、潔、禮、讓”的飲食文化……同時,充分利用每周的國旗下講話活動、紅領巾廣播,每月的??桶嗉壓诎鍒?,廣泛宣傳,營造濃厚的紅楓文化氛圍。
文化的力量在于滲透。為讓紅楓優秀的品質扎根在師生心間,學校圍繞紅楓文化育人要求開展了系列主題活動。
1.“背楓詩、寫楓文、作楓畫”活動
背楓詩:開展學生全員參與的優秀詠楓詩詞背誦競賽,并作為學生古詩詞誦讀的校本考查內容。寫楓文:中高年級學生開展以“愛楓、學楓、做楓”為主題的征文比賽,優秀征文在《紅楓苑》??蠈0婵?,在紅領巾廣播中按期播出。作楓畫:在全校學生中開展畫楓葉、畫楓樹活動,評出獎項,優秀作品在校園紅楓長廊內展覽。
2.“紅楓”品質月主題活動
學校結合紅楓精神內核,提煉紅楓少年形象標準。德育條線把其分別落實到全學年學生在校期間的九個月中培養,年年循環,逐年提高要求。具體安排如下:一月——堅毅,三月——積極;四月——進取,五月——正直,六月——熱情,九月——奉獻,十月——感恩,十一月——自立,十二月——勇敢?!凹t楓品質月”活動最核心的內容是在設計和組織形式多樣的體驗性活動中開展多元評價,每月評選“紅楓美少年”并進行宣傳推廣,旨在以身邊的優秀事跡教育、引導、激勵全校少年兒童自強、自主、成才、成功,推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
3.以“紅楓”為主題的校本課程或綜合實踐活動
根據校本課程開設的培養目標,學校的校本課程建設以促進學生各項基本素質全面發展作為課程設計的中心,以整體、優化的課程結構為核心內容,在學校紅楓文化的關照下,構建“人文素養、科學素養、體藝素養”三大素養發展型的校本課程體系,提升課程適應性、規范性和實效性,促進學生個性成長,發展學生的特長。
在開發、用好校本課程的基礎上,配合開展契合紅楓文化的綜合實踐活動,如紅楓印象交流會、紅楓詩詞誦讀會,組織學生收集楓品格言、尋找楓品名人、制作楓品手抄報、撰寫楓品百字文等系列活動,引導學生感受楓之魅力,塑造楓之品質。
學校是文化浸潤的地方,是塑造靈魂的殿堂。學校育人,實質上就是用文化育人。紅楓小學依托“紅楓文化”,把育人融入一切教育行為之中。
1.德育引領,育有理想的紅楓美少年
一是體驗紅楓文化。以“火紅楓葉,金色童年”為主題,開展“紅楓”主題系列實踐活動,學生收集紅楓資料,制作楓葉卡片、吟誦紅楓詩句、栽下小楓樹,開啟在校園觀察、研究的希望之旅;涵養“楓之品”系列活動,開發紅楓文化資源,舉行“弘揚美德、放飛夢想”活動等,細化行為規范養成,進一步提煉紅楓精神。
二是享受紅楓文化。結合少先隊雛鷹爭章活動,爭創“楓章楓獎”。以紅楓精神多元評價學生,每月設立“紅楓美少年”獎項。鼓勵學生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爭做具有“紅楓”品質的少年兒童。
2.讓學課堂,育會學習的紅楓美少年
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學力發展為本,關注學生參與學習的態度、深度及廣度,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結合學校辦學紅楓文化,聚焦教學研究和課堂實踐,構建“讓學課堂”教學模式。課堂強調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把學習方法教給學生,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大膽質疑,提出自己獨特的見解。在讓學引思的課堂上,著力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轉變學生的學習態度,促進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培育會學習的紅楓美少年。
3.特色體驗,育全面發展的紅楓美少年
一方面,推進“兒童閱讀”項目,提升閱讀能力。學校乘“大閱讀”東風,圍繞“兒童文學閱讀”特色,以書香文化建設為抓手,找尋與“閱讀”相關的教育元素,營造濃郁閱讀氛圍,開設豐富閱讀課程,給予適切閱讀指導,開展多彩閱讀活動。依托閱讀課程,發揮文字教化的育人功能,使兒童文學閱讀成為學生的樂趣和需求,在人生中留下精神成長的印記。
另一方面,加強“校園足球”項目,促進全面發展。學校以足球運動為載體,與“全程育人”“全員育人”的理念相融合,從文化環境、足球設施、課程途徑、教練執行、校本教材、宣傳教育、普及教學、拔尖培訓等方面進行全面設計、規劃并付諸實施。以球輔德、以球健體、以球促智,切實提升了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了學生頑強拼搏意志品質的形成,并引導學生學會認識自我、尊重他人、團結協作、敢于擔當,全面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養。
4.共筑夢想,育新時代的紅楓美少年
學校將時事政治和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學校教育,引導、幫助少年兒童理解新時代的內涵和要求,開展“我想對習爺爺說句心里話”“聚焦‘兩會’”等主題系列活動,并通過班會、校會、講故事、課本劇、征文、繪畫、文藝會演、黑板報等多種形式,人人參與,在不同活動中了解新時代(中國人民共同創造、共同享有、共同奮斗的時代),樹立新理想和新目標。
絢爛的色彩,默默地堅守……這是紅楓的品性,也是所有紅楓人的品性。我們將更加努力,引領一批批學生在紅楓校園里快樂成長、明理成才。紅楓小學也必將如一棵火紅的楓樹,更加絢爛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