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高郵市送橋鎮初級中學 吳長明
由于考查機制、教學習慣等多種因素,作文教學一直是語文教學中的瓶頸。教師付出多收獲少,學生投入多回報少,師生對作文越來越不感興趣,作文課成了教師最怕上的課,寫作文成了學生語文學習中最頭疼的事。初中生考場作文得分普遍不高,為數不少的考場作文空洞乏味。學生在考場上似乎無話可寫,為了達到600 字的硬性要求,矯情造作,重復啰唆,“擠牙膏”的現象十分明顯。
如何克服這一現象,迅速提高考場作文得分?筆者以為,審題選材是關鍵,文質兼美是目標。
無話可寫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不會審題,拿到題目頭腦發怵,感到無從下手。
縱觀近幾年作文題,看似抽象,實則飽含命題人的無限關懷。命題的一個重要原則就是要讓學生有話可寫,或者說讓學生有話可寫是命題的基本要求。為什么學生拿到作文題束手無策呢?因為在審題選材的環節上過于急躁,或者不善于根據題目要求選擇適合自己生活經歷的作文素材。
題目一:偶爾停下來
要求:1.自選文體(詩歌除外)。不少于600 字。2.感情真摯,不得抄襲。3.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4.書寫分3 分,請認真書寫。(高郵市中考語文模擬卷作文題)
不少同學看到題目,一臉茫然,不知所措。以“偶爾停下來”為題目,題眼在于“偶爾”“停下來”。“停下來”總得有一件事要做,“偶爾”做一做這件事,人生會有另一種收獲。審題時在注意“偶爾”一詞的同時,想一想我們生活中有哪些事時常被我們忽視需要停下來觀察、思考,或者停下來做一做另外一件事情。生活中哪些情況下需要通過“停下來”感悟一下生活的哲理或者人生的要義呢?請看下面的選材。
選材一:家庭生活。中考復習,爭分奪秒,模考失利,情緒波動,導致忽略親情,傷害友情。“偶爾停下來”,調整一下自己,彌補一下親情,兼顧一下友情,收獲一段感悟:人生如奔馳的列車,窗外有不斷變換的風景,“偶爾停下來”,給奔馳太久的列車做一次檢修,加一點燃油,既可以觀賞到沿途的風景,又可以讓人生的列車行駛得更加平穩。
選材二:校園生活。校園風景,司空見慣;校園同學,平常無奇。然而有一天,突然發現餐廳后面的金桂暗香撲鼻;教室角落的那個女孩輕輕拾起了同學們視而不見的零食袋。猛然頓悟: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偶爾停下來”,你會發現更多的風景。人生重要的不是所處的外置,而是面對的方向,“偶爾停下來”你才會找準人生的方向。
選材的過程其實就是調動生活積累的過程,只不過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做好“選”的工作。不少學生并不缺乏生活,而是缺乏對生活的思考和感悟。許多感動人心的事情在粗枝大葉的學生面前顯得司空見慣,習以為常,自然“選”不出作文素材。豐富學生生活,語文教師能力有限;調動學生體驗,語文老師也不能越俎代庖。但是我們可以在審題習慣和審題能力培養上下功夫。因為審題是選材的前提,審題的過程也是選材靈感的激發過程,寫好考場作文應培養學生良好的審題習慣,在審題中找“題眼”,用“題眼”觸發選材的靈感。
如果我們能夠書寫工整、句讀分明,如果作文沒有跑題,也沒有病句、別字,這樣的作文得分率不應低于75%。考場作文,一般按亮點加分,加到滿分為止。一篇亮點紛呈的作文,除了吸引閱卷老師的眼球,更是作文高分的理由。所以考生平時應該著眼于以下訓練,力求作文得高分。
亮點一:美觀的書寫。字跡工整、句讀分明是起碼要求。漢字的書寫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試想,點如桃、捺如刀的筆畫,勻稱的間架,清秀的字跡,這樣的書寫讓閱卷老師自嘆弗如的時候,不加分才不正常呢。
亮點二:精彩的開頭。當閱卷老師疲倦的時候,猛然間讀到一段亮麗的開頭,那他懨懨欲睡的神態又將如何?文章一定要寫好開頭,這樣閱卷老師才有可能讀完你的作文。建議考生,在草稿紙上,將開頭打個稿,盡量用排比兼比喻的修辭,使開頭具有強烈的感情色彩和濃郁的文學色彩。
亮點三:精妙的結尾。編筐編簍,重在收口。一個好的結尾應該令讀者回味,好的結尾應該深化主題。一個同學在《良師》一文的結尾這樣寫:像這樣的好老師,我們學校還有很多呢。一位同學在《吃》一文中這樣結尾:吃,在中國?吃,在中國!有的同學在結尾用幾行詩,有的同學在結尾用省略號,我以為都是很好的做法。
亮點四:新穎的外形。讀慣了三段式的閱卷老師,看到了“日記”,看到了“調查報告”,看到了“書信”,看到了“題記”,必然覺得眼前一亮。
亮點五:深刻的立意。文章的主題永遠不能忽視,一篇好文章應該能夠讀出作者的情懷,他們或關心環境的惡化,或關注時代的潮流,或表達報國的志向,或留心做人的真諦。當一個小孩子思想境界令成年的老師慚愧、佩服的時候,作文能不得高分嗎?
亮點六:真摯的情感。一篇文章在親情、友情、師生情方面打動了讀者就是成功的。如果閱卷老師讀你的文章心中或喜悅、或酸楚,臉上或激動、或傷心,作文得分自然不會低。
亮點七:成熟的語言。語言是作文的最重要的因素。敘述語言要簡潔,描寫語言要生動。所以敘述語言在不影響表意的前提下,字數越少越好。描寫語言如何生動?一是遣詞要準確、貼切,二是修辭運用要自如。看不到成語、沒有修辭的作文語言肯定是平淡的。
亮點八:清晰的文思。作文是一個思維表達的過程,如果文思混亂,自然作者不能算得上高手。為此,可以列一個作文提綱,注意首尾段落的呼應,注意每段開頭句的總括。如果是并列式的結構,還應該有小標題。
亮點九:整散的句式。采用對偶、排比、對比修辭的句子是整句子,長短不一的句子是散句子。整句子讀起來瑯瑯上口,散句子變化靈活。
亮點十:濃郁的文味。一篇作文如果引用古詩文,旁征名言佳句,議論精辟有理,閱卷老師會如何評價作者呢?
題目二:時間帶不走的聲音
要求:1.自選文體(詩歌除外)。不少于600 字。2.感情真摯,不得抄襲。3.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4.書寫分3 分,請認真書寫。(高郵市中考語文模擬卷作文題)
這個題目中,“時間”一詞不難理解,“聲音”也沒有難懂之處。看到題目,就要想一想:是什么聲音時間帶不走?人世間有什么永恒不變的東西?請看下面三位作者的作文內容概括。
1.奶奶的嘮叨。每星期回到家里,耳朵里總要響起奶奶的嘮叨聲:這個星期學校里吃的什么?住在宿舍里冷不冷?老師講課你聽得懂嗎?碰到我心情不好的時候,我直接回奶奶:“你煩不煩啊?”中考臨近,我的成績下滑嚴重,奶奶的嘮叨聲突然沒了,我反而很不習慣。本周中考,臨出家門,好久沒有嘮叨的奶奶只一句:“不要有包袱,差點分數,奶奶出錢給你買。”一時間我淚珠滾流。奶奶啊,你哪里知道錢已經買不到分數,上好學校一切都要靠我自己。但我終于讀懂了你:你的嘮叨和沉默都是對我的愛。生活的艱辛從沒有阻斷你對我的殷切期盼,流水的時光帶不走你殷殷的囑托。那時間帶不走的聲音,給了我感動,給了我力量。
2.悠揚的二胡。每次下晚自習回家,轉彎的巷子口總是傳來悠揚的二胡聲,有《二泉映月》,有《賽馬》,像在嘆息,又像在抗爭,從不間斷。終于有一天,鄰居張奶奶道出了拉二胡人的生世。在外漂泊多年的海子叔遇到一場車禍,失去了雙腿,需要在家調養。海子叔出生命苦,十幾歲輟學闖蕩,好不容易砌了房子,生活的希望剛剛開始,命運卻同他開了玩笑。但是他沒有屈服于命運的安排,逆境中昂起了頭顱,練起了二胡,感動再一次涌上心頭。如泣如訴、如怨如慕的二胡聲在我耳畔揮之不去,那時間帶不走的聲音,留給我思考。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3.經典的力量。《故鄉》中一聲“老爺”,喊出了人生無盡的悲涼。《春天的旋律》里一句“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給了人無窮的力量,時間在流淌,容顏在改變,這些聲音卻不被帶走,給后人留下了豐富的素養。這就是名著的力量。在結尾以名著中的經典話語做引點明主題,傾注感情,引人深思。
優秀的作文除了緊扣文題選材之外,都存在真摯的情感、精妙的結尾、清晰的文思等亮點。當然,文章亮點紛呈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問題是每一個習作者都要有突出亮點的意識,都要有朝著這些亮點方向努力的習作習慣。
作文不是無情物,文質兼美才芬芳。寫好作文,除了好的選材,突破有話可寫的瓶頸;還要考查語言表達水平,力求做到文質兼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