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青島市西海岸新區膠南第一高級中學 張明偉
高中美術鑒賞教學要注重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藝術修養,使學生在不斷的學習探索中發現美、感受美,強化自身創造美的能力。因此,在教學改革背景下,要注意結合學科核心素養教育需求,積極探索美術鑒賞教學活動的改進和創新,最大限度地發揮美術鑒賞教學的價值和作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培養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
美術鑒賞教學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效的美術鑒賞教學能提高教學效果和人才培養效果,對于人才全面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對高中組織開展美術鑒賞教學活動的基本情況進行分析可以發現,在美術鑒賞教學中踐行核心素養教育理念,要重點關注學生圖像識讀能力、審美判斷能力、文化理解能力和創意實踐能力的培養。即按照核心素養培養要求對美術鑒賞教學進行優化創新,能促進全面發展教育思想在美術鑒賞教學中的有效應用,從學生文化素養的培養、自主發展能力的強化和社會參與素質的培養角度對教學活動進行改進和創新,保障學生美術藝術修養得到良好的培養。在提升學生藝術審美能力的同時,也能使學生從多角度針對美術作品進行系統分析,從而拓寬視野,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能從多角度賞析作品和感悟作品的價值。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能受到健康美學教育思想的感染和熏陶,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為未來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因此,要客觀分析核心素養理念下積極組織開展高中美術鑒賞教學的重要性,從多角度對教學活動的組織推進進行分析,確保能最大限度地彰顯美術鑒賞教學的價值,提高美術教育中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綜合效果。
新時期面對美術學科核心素養培養教育的需求,高中美術教師在美術鑒賞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從多角度對教學活動進行優化調整,增強教育引導工作的有效性,為高中生未來的全面發展奠定堅實的素質教育基礎。高中美術鑒賞教學可以從以下方面對教學活動進行優化創新。
在美術鑒賞教學的過程中,高中美術教師可以嘗試引入對比分析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在對比中感受不同美術藝術作品的價值和魅力,能在對作品進行分析的過程中有效識別圖像中的關鍵信息,并做出相應的判斷,從而提高學生的美術藝術修養,使學生能對我國美術藝術的發展情況形成全新的認識。
如在“現代花鳥畫”課程教學活動中,教師在引導學生賞析美術作品《蝦》時,就可以將齊白石的《蝦》作為藍本,然后在美術鑒賞教學中為學生展示白丁的《蝦》進行對比,引導學生對兩幅作品進行鑒賞,從作品中提取關鍵性的信息。在對比分析中,學生能感受到齊白石在畫蝦過程中高超的筆墨技巧,從蝦的質感角度進行分析,在靈動活潑、神韻充盈的畫面中,對齊白石的蝦形成深刻的認識,對于我國水墨畫創作產生深入的理解。以此為基礎,在對比分析中品味白丁的《蝦》,感受白丁創作方面對齊白石畫蝦手法的繼承,通過對比探尋齊白石作品和白丁作品的相似性。與此同時,還要在賞析方面對白丁在創作方面對齊白石畫蝦手法的繼承和發展情況進行分析,嘗試解讀白丁在創作中個人情感的表達,從時代背景角度感受白丁在創作方面寫意傳神的創作效果。如此就能通過有效的對比分析,在美術鑒賞教學中引導學生把握作品的關鍵信息,對作品進行有效的識讀,在引導學生對美術作品進行鑒賞的同時也能提高學生對美術繪畫技巧的學習和理解能力,從而優化高中美術鑒賞教學的綜合效果。
有效的細節分析是審美鑒賞的關鍵環節之一,高中美術教師在實際教學活動中,要重點結合美術作品的細節引導學生對美術作品進行深入的思考,并結合個性化的理解做出相應的判斷,使學生能在美術作品鑒賞方面發揮主觀能動性,循序漸進地提高教學效果。學生在品味美術作品特殊藝術美和人文內涵的同時,也能從細節入手對美術作品所展現出的特殊藝術意蘊形成全新的認識,從而對學生的審美判斷能力進行有效的訓練,增強美術藝術鑒賞教學活動的綜合效果。
如教師在對彩塑方面課程進行教學時,就可以選擇中國民間彩塑藝術作品組織學生進行鑒賞分析。在具體教學實踐中,教師一方面以虛擬現實技術教學的方式,將學生帶入敦煌石窟模擬場景中,讓學生欣賞敦煌千佛洞彩塑,從泥塑與彩繪巧妙結合角度,人物造型、人物神態角度進行鑒賞分析,感受彩塑中蘊含的佛教文化思想,把握細節,對彩塑創作形成全新的認識。另一方面,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現代彩塑作品,可以將著名手工藝傳承者的彩塑作品作為素材在課堂教學中組織學生進行分析,從紅、金、綠三種顏色的搭配組合,顏色、線條的合理搭配等角度加以賞析,感受彩塑創作方面對白凈膚色和肌膚細膩之感的塑造等,從涂、染、描、刷手法的綜合應用角度,在強烈的色彩對比中品味彩塑的藝術表現力。如此,就能借助細節分析重點,對學生審美判斷進行訓練,使學生能對彩塑作品的特殊文化內涵和藝術審美價值形成深刻的認識,從而對學生的審美藝術修養進行合理化的培養,真正提高美術鑒賞教學的綜合效果,為學生美術藝術修養的培養和核心素養的有效訓練創造條件。
在組織開展美術鑒賞的過程中,教師必須明確認識到對美術作品的鑒賞與美術作品文化背景的挖掘存在緊密的聯系,只有在教學實踐中拓展教學內容,引入美術鑒賞作品文化背景和文化影響力方面的內容,學生才能結合文化內涵對美術作品進行全方位的賞析,從而對美術作品的藝術價值和審美價值形成深刻的認識。教師要對學生的美術藝術修養和文化理解能力進行多元化的訓練,循序漸進地提高教學綜合效果,為高中階段學生的美術鑒賞奠定基礎。
例如:在“文藝復興時期的雕塑”課程教學活動中,教師在組織學生對文藝復興時期雕塑作品進行鑒賞分析時,由于學生缺乏對當時文化背景和創作背景的認識,無法對西方美術藝術風格形成系統的認識,這就需要教師拓展教學內容,引入文化背景輔助學生進行賞析,在提高學生文化理解能力的同時對學生的審美情趣進行培養。如教師在組織學生對米開朗琪羅的雕塑作品進行賞析的過程中,就可以拓展教學內容,向學生系統講解中世紀神學思想和人本主義思想碰撞的情況,引導學生結合“用世俗的思想情感和寫實的技巧來描繪人物”對雕塑作品進行分析,掌握文化背景和作者的創作傾向對雕塑作品中對人內在理想的頌贊形成的藝術形式,感受雕塑作品中所展現出的巨大智慧和氣魄。如此,就能將美術鑒賞教學與文化背景講解融合在一起,在豐富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也能得到良好的訓練。
在美術鑒賞教學中,簡單地對美術作品進行賞析是不夠的,要想對學生的審美素養進行培養,使學生發現美、感悟美和創造美的能力得到良好的指導訓練,還要在美術鑒賞教學的基礎上適當地組織學生進行模仿訓練,對學生的創意實踐能力進行培養,從而優化教學效果,使學生的核心素養訓練效果有所增強。
如在現代設計藝術課程教學活動中,教師一方面要組織學生對能體現現代元素和后現代元素的設計藝術作品進行鑒賞和分析,感受現代美學元素在藝術設計中的實踐應用,對現代藝術設計形成個性化的理解;另一方面,要組織學生隨機選取一個主題,結合現代設計藝術理念進行創作,設計一個簡單的現代設計藝術作品,將個人理解與時代元素進行融合,體現現代設計理念。在此過程中,學生不僅能發現現代設計藝術的美感,也能在創意實踐中對自身創造美的能力進行培養,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提升美術教育教學活動的綜合效果。
綜上所述,高中美術教師在對美術教學活動進行改革創新的過程中,要注意把握核心素養培養要求,對美術鑒賞教學活動進行改革創新,對教學內容體系加以完善,重點對學生的美術藝術修養進行有效的培養,彰顯美術教學活動的價值和作用,逐步實現宏觀育人目標,在強化學生美術核心素養的同時,為學生未來發展做出積極的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