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青島市市南區太湖路幼兒園 秦 倩
提問式策略是指在幼兒的教育過程中,無論是繪本的閱讀,還是日常生活面臨問題時,教師通過持續性的提問讓幼兒給出答案。該過程中幼兒可以更好地參與討論,并且根據自身已經儲備的生活經驗得到問題的答案。這一策略的應用,一方面要能夠防止長期性的提問過程中對幼兒造成負面干擾;另一方面也需要擴寬提問的范圍,不限于針對繪本內容的提問。在幼兒日?;顒雍蜕畛霈F問題時,也可通過提問的模式讓幼兒更好地參與問題答案的發掘過程。
裝傻式策略是指針對一些顯而易見的問題,或者幼兒難以在第一時間獲得結果的問題,教師并不是通過提問等方法讓幼兒參與討論,而是要表現出一種對問題的不熟悉狀態,則幼兒在后續的活動過程中,若要能夠得到結果,必須通過幼兒群體間的協調和討論得到答案。該方法的運用,教師要對幼兒進行正確的引導,同時在教育過程中也需要給予幼兒一定指導,讓幼兒能夠更好地參與問題的解決過程。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裝傻策略不可以高頻率地使用,以防止幼兒對教師產生不信任感。
實踐式策略是指幼兒在日常的繪本閱讀活動參與的過程中,會將其掌握的各類知識和活動過程脫離。該模式顯然不利于幼兒的實踐思想建設,而實踐策略可以解決這一問題。在具體的工作階段,要根據繪本內容讓幼兒自主或者半自主地參與各項活動。針對其中存在的一些特殊性教育項目,如培養幼兒的科學素養,可以讓其通過參與活動的方法,借助實踐體系提高幼兒的理論接受水平。
結合實際調研可以發現,現階段幼兒教育中很多教師仍認為自己擁有絕對的權威地位,或不自覺存在相關行為。這就使得教師指令需要幼兒被動聽從,幼兒的個性發展自然會受到負面影響,這一現狀與素質教育的全面化和個性化發展要求相悖。為了更好地開展啟發式教學,幼兒教育的質量必須設法提升,這需要教師正確認識自身與幼兒的關系,摒棄以往落后認知,樹立師生平等的觀念。只有在師生平等觀念下,啟發式教學方可發揮作用,師生關系的融洽與和諧也才能夠得到保障,這對于幼兒心理安全建設、教學秩序維持均能夠帶來積極影響。在師生平等觀念下,啟發式教學可保證幼兒主動開展探索性學習,以往的被動學習可由此逐步轉變為主動學習??偟膩碚f,師生平等的教學觀念可提供更為充分的互動,各教學活動在良好的教學氛圍下能夠順利推進,教學質量自然能夠不斷提升。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避免過多地向幼兒提出硬性要求,如繪畫課提出怎樣畫、畫什么等要求,而是需要結合幼兒喜好,通過啟發式教學引導幼兒自己確定想要使用的顏色、想要繪畫的對象。同時強化與幼兒的交流和互動,幼兒的創造力、想象力可由此得到充分激發,教育的創新性也能夠得到充分體現。
基于師生平等觀念,啟發式教學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還需要進一步更新幼兒教育模式??紤]到幼兒時期教育的重要性,教師需結合這一時期幼兒特點開展具體的教學活動。幼兒具備的空前學習力、創造力和想象力屬于其中關鍵,教師可由此明確教學任務,即培養和開發幼兒的潛力及腦力。傳統教學的局限性必須在實現這一目標的過程中設法突破,以此落實啟發式教學。對比啟發式教學和傳統教學可以發現,傳統教學模式無法實現素質教育的貫徹落實,因此必須在實際教學活動中落實啟發式教學,以此實現幼兒教育模式的更新,幼兒的身心發展才能得到更好地滿足。通過幼兒教育模式的更新,幼兒可積累豐富的社會經驗和文化知識。以“數字”相關教學為例,完成教學后幼兒會經常指著墻上、書上的數字向教師發問,這源于幼兒對未知的探索和學習特點,此時教師不應單純解答幼兒的問題,還需要注意啟發其思維,如引導幼兒思考數字的作用、生活中的數字應用等。同時需要為幼兒提供充足時間進行思考和回答,并給予充分的肯定和引導,幼兒的思維和能力提升可由此順利實現。在持續運用啟發式教學模式的過程中,幼兒的想象、探索、創造熱情將不斷增長,并將逐步產生愈發強烈的學習動力。
家園合力在啟發式教學中的作用發揮也需要得到重視,具體可從兩方面入手:第一,保證教師與家長的教育理念統一,可通過開展各類親子活動、召開家長座談會等,逐步更新家長教育理念,保證家園教育理念一致性;第二,強化溝通機制構建,通過微信群溝通渠道的建設、定期家訪,充分了解幼兒教育存在的問題,雙方共同探討教育策略優化路徑,打造更為親密的家園關系,更好地發揮家園合力作用。
在提問策略的使用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合理選擇提問內容,之后可以讓幼兒參與討論,或者在提出一些簡單的問題之后,直接讓幼兒說出答案以了解該幼兒的潛意識。
以繪本《小蝌蚪找媽媽》為例,教師提出的問題是“為什么小蝌蚪會多次認錯媽媽呢?”由于該問題可以直接反映幼兒的思維體系,所以可以不讓幼兒參與討論直接回答。比如某幼兒說:“小蝌蚪并未了解媽媽的具體形態?!绷硪粋€幼兒說:“小蝌蚪通過和不同動物的交流更好地了解了媽媽的狀態,所以說這不是一種‘錯認’行為。”教師之后提出的問題是“既然小蝌蚪和不同動物的交流過程不是一種‘錯認’的行為,那么它們為何看到不同動物時直接就喊媽媽呢?”幼兒可能并未考慮如此深刻,教師后續的提問則是讓幼兒可以通過直接回答“是”或者“不是”表達觀點模式。比如教師的提問是“是不是可以說,小蝌蚪的行為實質上是一次又一次的試錯行為,在試錯數量多了就能夠得到答案?”則幼兒可以直接通過回答“是”或者“不是”闡述觀點。對于教師來說,其教育過程必須具備發散性思維和敏捷性思維,幫助幼兒表達一些其自身無法表達的觀點。
裝傻策略的使用目的是讓幼兒能夠更好地參與各類可能性的驗證過程,而不是直接給出答案,防止幼兒產生固定性思維。教師可以采用兩種模式促成該策略的使用,一種是通過設置難題的方法,讓幼兒自主參與討論;另一種是根據幼兒的活動情況,在幼兒面臨問題時合理引導。
比如:幼兒在生活過程中向教師提出的一個疑問,“我們的‘腳下’是哪個國家呢?”此時教師給出的結果是“我也不知道,但是我們可以自主討論一下?!弊層變褐苯油ㄟ^組內討論的方法,給出各個小組的討論結果,但是該結果只是一種猜測,甚至成為幼兒對國家和地名掌握數量的一種展示,教師后續帶領幼兒通過地球儀找到在地理環境下與我國相對的國家名稱。在幼兒給出錯誤答案時,一些幼兒會產生挫敗感,教師要表示該結果自身也不知道,然后通過借助專業工具得到最終結果。可以說,工具的利用會直接影響知識的獲得方法,在該教育模式使用之后,讓幼兒形成“學習工具特別重要”這一基礎性理念。
在實踐策略的使用過程中,要根據幼兒當前已掌握的知識和教育內容實現教學資源的有效篩選。在具體的探索過程中,可以根據想法給出具體實踐的兩個步驟,讓幼兒根據實際生活中的各類因素,自主參與到方案的確定過程。比如:教師提出問題“使用10張硬紙板和膠帶,怎樣才能讓這10張硬紙板站立并且高度最高?”幼兒給出的方案不外乎兩種,一種是通過直接堆疊成三角形的方法放置,在硬紙板的連接處使用膠帶粘連;另一種是對硬紙板進行自身處理,將其卷成圓筒狀或者三角形,并豎直堆疊放置,在連接區域處使用膠帶粘連。兩種方案給出之后,教師向幼兒發放教學工具讓幼兒進行驗證,則幼兒可以發現第一個方案最終的高度較低,第二個方案容易在拼接過程中出現倒塌問題。則要求幼兒在后續的實踐過程中,要能夠真正做到這兩個方案的有效對接。
綜上所述,啟發式教學在幼兒教育中主要使用的策略包括裝傻策略、提問策略和實踐策略,策略的使用則要根據幼兒的天性以及天賦,合理選擇策略類型。在具體的使用過程中,教師可以自主給出難題讓幼兒解答,該過程中通過裝傻或者提問引導讓幼兒參與問題的研究過程,同時也可以根據日常生活中幼兒的行為狀態,合理選擇啟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