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農安縣巴吉壘鎮中心小學 王艷平
如果學生能夠擁有較高的課堂專注力,那么就能更加順利地學習數學知識,可實現學生學習效率和質量的提高。因此,針對低年級的學生,教師應當盡可能采用較為有趣的教學方法,制定恰當合理的獎懲措施,加入多樣化師生互動環節,同時還可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
第一,年齡方面。低年級的學生剛剛脫離幼兒園,開始正式進入系統性學習,這些學生的年齡較小;幼兒園的課程通常都是一些娛樂性的課程,教學目的是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和日常生活,使學生能夠形成良好的行為與習慣。因而,幼兒園涉及的知識不具備較強的專業性,課堂教學的時間較短。在低年級的數學教學中,一節課的時間通常在40~45 分鐘,低年級的學生無法順利過渡到長時間的學習中。結合具體的教學情況來看,很多學生在后半節課中往往難以集中注意力,無法緊隨教師的教學步伐,無法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與討論中,無法順利完成各種習題的解答,學習的欲望和積極性逐漸降低。
第二,情緒方面。情緒會對學生的學習傾向、個人行為等產生較大的影響,而這也就意味著,學生在課堂中的專注力容易受到學生本人情緒所帶來的影響。例如,有的學生具有較強的自尊心,如果未能順利回答問題,并且受到教師的批評,那么就會出現情緒十分低落的情況,無法在接下來的學習中保持持續的專注力。如果教師能夠在恰當的時機肯定和鼓勵學生,那么就會使學生產生較強的自豪感與榮譽感,始終保持較為良好的情緒,能夠更加專注地聆聽教師的教學。
第三,課間活動方面。學生都非常喜歡各式各樣的娛樂活動,低年級的學生更喜歡在課間進行玩耍,既會進行一些個人活動,也會進行一些集體活動。在響起上課鈴后,學生會將玩耍時產生的興奮感與疲勞感帶到課堂中,難以平復激動的心情。在教師講課時,還有部分學生在回味課間所進行的娛樂活動,暢想和規劃下一個課間將會進行的娛樂活動,而這就會對學生的專注力產生較大的影響。
第一,課堂教學的內容較為單一。在低年級的數學課堂中,教師必須認識到課堂氛圍的重要性,切勿只是灌輸理論知識。要想保證數學課堂符合學生的發展需求,那么就需要加入更多的教學內容,保證課堂教學的系統性,開展多樣化的練習操作活動。因此,從教師的角度來看,必須做好課前準備工作,認真規劃每一個教學環節,這樣才能在上課時有效調節課堂氛圍,避免在上課時出現內容單一的情況。
第二,教師和學生之間缺少互動。目前,部分教師在上課時運用灌輸式、填鴨式的教學模式,過于重視數學知識的講解,或者講解知識的速度較快,未能關注和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吸收情況。部分低年級的學生難以適應教師較快的語速,教師也未能經常性提出一些問題,難以準確把握學生具體的學習情況。長此以往,學生將會對課堂教學產生較強的厭惡感,無法始終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
在具體的數學課堂中,如果教師能夠根據低年級學生的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入手,借此確定好教學的內容和方法,為課堂教學添加更多的趣味性,那么就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課堂專注力。
例如,在教“1~5 的認識與加減法”的內容時,教師就可將1~5 制作成有趣的動畫卡片,借助動畫的形式將不同的數字呈現在學生面前。低年級的學生非常喜歡有趣的卡通與游戲,因而能很快融入教師所設計的教學活動中,順利完成1~5 數字的學習。在講解加減法的內容時,教師可讓學生拿著不同的數字,而教師需隨機提出問題,如“2+3=?”,此時拿著數字5 的學生就需要站起來,并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2+3=5。教師還可讓學生相互提問,一名學生隨機提出一個問題,認為自己是正確答案的學生可站起來回答問題。當學生正確回答一個問題后,教師就可為學生加一分;如果學生答錯那么將不得分。最終教師需統計學生各自的成績,并為優秀的學生提供一定的獎勵。利用這樣的教學形式,能夠使學生在課堂中始終保持較高的專注力,還能鍛煉學生的反應能力,實現教學效果的提高。
在學生學習和成長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全面分析和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在恰當的時機給予學生適當的肯定和鼓勵,從根本上保證課堂教學效果的增強。針對剛離開幼兒園,開始進入系統學習的學生來說,其已經適應了幼兒園的教學模式,表現較為良好就能得到“小紅花”。那么,在低年級的數學教學中,教師同樣可以制定恰當合理的獎勵制度,定期了解學生具體的學習情況,針對學生的表現給予適當的獎勵,針對表現不夠良好的學生給予鼓勵,并提出相應的建議。
例如,教師可在教室的墻壁上設置專門的獎勵欄,獎勵欄上是學生的名字,并留出相應的獎勵框。獎勵框中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日常獎勵,另一個則是綜合獎勵。日常獎勵指的是小組長針對學生的作業做出的評分,總結學生的考試成績,進行一周的總結。如果學生的作業分數得到“A”,或者考試成績能高于90 分,那么學生就能得到一顆五角星;綜合獎勵是由教師進行的綜合性評價,一個月進行一次總結,充分考慮學生的課堂專注力、課堂表現等。如果學生的表現較為良好,那么就可獲得一顆五角星,并將其貼在獎勵欄上。通過實行恰當合理的獎勵制度,學生能夠隨時看到自己近期的表現情況,也能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在此背景下,學生之間能夠相互競爭,不僅可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精神,還能使學生學會自我管理,其課堂專注力也將會得到極大提升。
在低年級的數學課堂中,要想最大程度提高學生的課堂專注力,那么教師就需在課堂中加入各式各樣的師生互動環節,逐漸拉近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關系。例如,在完成新知識的講解后,教師可在上課時預留足夠的時間,引導學生圍繞著教學內容提出問題、分析問題、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此外,教師還應當充分利用各式各樣的教學資源,如多樣化的教具、多媒體技術、教學情境等,加深學生對印象,使其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
例如,在教認識人民幣的內容時,教師就可利用生活中常見的素材展開教學。在上課時,教師可先為學生布置有趣的課前學習任務:跟隨自己的父母去超市購物,認知不同的人民幣,嘗試使用人民幣完成購物。在上課時,學生需要分享各自的購物經驗,介紹自己認識的人民幣。之后,教師可借助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示超市購物的相關內容,如超市內的景色、各式各樣的商品、各類商品的標簽等。學生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有的學生充當理貨員,有的學生充當售貨員,而教師可扮演收銀員。教師和學生都需融入情境中。同時,教師還可圍繞著教學內容提出問題:“同學們,這張人民幣的面額是多少呢?購買一塊橡皮、一根鉛筆需要花費多少錢呢?”利用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夠降低學生理解數學知識的難度,還能大大加深學生的印象,充分調動學生的多項感官理解和吸收數學知識,使其能始終保持較好的專注力。
在低年級的數學課堂中,多媒體技術能夠為學生展示各式各樣的圖片、視頻等,而這能夠給予學生聽覺、視覺上的沖擊,符合低年級學生的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因此,要想切實提高學生的專注力,教師就需重視多媒體技術的應用,降低重難點、易錯點、混淆點的學習難度,最終實現學生數學素養的穩步提高。
例如,在教認識時間的內容時,教師就可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示各式各樣的鐘表形式,順利完成教學內容的導入,之后進行半點時間教學、整點時間教學以及其他時間的教學。在講解時間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隨機調整鐘表中的時間,采用動態化展示的方式,聚焦學生的主力,不斷提高學生的專注力,進而實現學生學習能力和觀察能力的提高。
總而言之,在低年級的數學課堂中,教師不僅需要重視基礎知識的講解,還應當重視教學方法的選擇,使學生能夠始終保持較高的課堂專注力。因此,教師應采用較為輕松、有趣的教學方法,加入多樣化的師生互動環節,靈活運用多媒體技術,同時還應當制定合理的獎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