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漢市華中科技大學附屬中學 肖 驍
在高中體育學科推行專項化教學改革,教師要發揮關鍵作用,課前精心安排教學計劃,課中精選專項訓練內容、推出專項訓練活動、優化專項訓練組織、延伸專項訓練維度,促使學生形成自主鍛煉意識,成長自主鍛煉能力。高中學生有比較獨立的思維,教師要針對學生身心健康基礎做出積極探索,為學生提供更多訓練機會,讓學生在自主鍛煉實踐中成長身心素養。
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教師要針對學生學習實際做出適當的增刪處理,為學生提供適合的訓練任務,針對學生現實需要來整合訓練內容。在設計訓練環境時,教師大多會借助示范展示、媒體引導、游戲導入、比賽組織等形式,激發學生訓練的主動性。在專項訓練內容確定后,教師要對導學手段做必要改進,讓學生自然進入訓練環節。
體育專項內容極為豐富,教師在具體推介時,也要考慮訓練的價值,給學生提供更多適合的訓練機會,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成長。體育專項主要包括籃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網球、體操、武術、游泳、田徑等。在這些大項之中還包括諸多小項,教師要根據大多數學生訓練需要做出推介,為更多學生提供鍛煉機會。如田徑分為100 米、200 米、1500 米、110米欄、跳高、跳遠、鉛球、鐵餅等。在專項訓練內容選擇時,教師要對學生訓練實際需要做出科學評估,為不同學生提供訓練服務。如果可能,教師不妨征詢學生意見,設計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專項訓練任務,推出一些訓練活動,讓學生主動參與其中,在實踐體驗中成長身心素養。
高中學生對運動訓練有獨立思考,教師尊重學生訓練意向,為其提供更多訓練選擇,學生接受起來更為自然,其訓練價值更高。學生對專項訓練有選擇性,這是最基本的學情,教師要科學應對,適時做出訓練指導,讓學生做出合理選擇,這對有效提升訓練品質有一定意義。高中學生面臨高考壓力,需要更多運動放松和身體鍛煉,教師對此需要做出科學評估,給學生提供更多運動建議。
學生進入專項訓練環節后,教師要對專項訓練方案做優化處理,推出更多適合的專項訓練活動,為學生提供更多訓練選擇,讓學生主動展開鍛煉和運動。個體訓練、集體訓練、分組訓練,教師從自學、自練、自評、自控等角度展開布設,引導學生展開創意性訓練。游戲、比賽、討論、展示等活動與力量訓練、速度訓練、爆發力訓練、反應力訓練相結合,組織學生展開更多適合的專項性訓練,都能帶來豐富的訓練動力,促使學生逐漸進入自主鍛煉環境。
學生對自主訓練比較熱衷,教師針對學生訓練訴求展開設計和組織,其訓練效果會更為突出。如女生對韻律操比較感興趣,教師做出多種推介,組織一系列活動,讓學生參與小組訓練交流活動、比賽活動、展示活動、宣傳活動,讓學生做好專項訓練,以便在多種活動中有更好的表現。為此,教師還專門推出一些訓練任務,讓學生利用課內課外時間做動作研究,訓練合作整齊度,自發做互動交流,執行訓練制度。教師深入學生群體之中,對學生訓練狀況做觀察和評估,做出科學組織,讓學生自然修正動作。教師借助網絡交互平臺推出微課視頻,讓學生在課外展開專項訓練,形成訓練感悟認知。經過師生的共同努力,學生參與韻律操的主動性更強,訓練效果更為顯著。在展示活動、演出活動、比賽活動中都有上好表現,教師對學生訓練做出歸結,鼓勵學生做實踐探索,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體系。
教師借助一些訓練活動展開教程,組織學生展開多種訓練活動,自主探索動作要領,贏得專項訓練的主動權。特別是網絡交互平臺的應用,給學生帶來更多訓練啟示,成功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對全面提升學生訓練品質有重要促進作用。學生有網絡應用的習慣,借助課余時間展開專項訓練和學習,符合學生訓練基本要求,其訓練價值更高。
自主鍛煉不是學生的自由活動,教師需要做出必要的干預和組織,讓學生在專項訓練中建立身體素養。高中學生大多有自己的運動傾向,對運動有個性選擇,教師不妨給學生更多選擇的權利,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自己喜歡的運動之中。在具體組織時,教師需要有優化意識,給學生一定的選擇權利、鼓勵學生做合作運動、培養學生堅持精神、對學生訓練做方法傳授等,都能夠為學生帶來運動服務,大幅度提升其訓練效率,對有效培養其自主訓練的主動性有積極幫助。
如籃球專項訓練設計時,教師主要從幾個角度展開組織。第一步,先組建訓練團隊,自行建立籃球訓練隊,每一個小組四個人。第二步,設計訓練計劃,小組成員集體參與,設定完善的訓練規劃,主要是課余時間的利用。第三步,參與訓練比賽活動,體育課堂上,團隊之間展開比賽訓練,利用“三人制籃球”展開比賽訓練。第四步,定期做訓練總結,要寫出訓練報告,提交給教師。第五步,教師組織定期做考評,對籃球知識、技戰術、實戰能力做科學測試,形成訓練結論。學生明確專項訓練設想后,都能夠主動響應號召,組建籃球運動團隊,展開后續工作,按部就班完成訓練任務。教師不定期做調查,對學生籃球訓練情況做觀察和評估,及時做出指導,組織學生做經驗交流,確保籃球專項訓練能夠如期推進,給學生帶來全新訓練體驗,自然成長身心健康指數。
學生對籃球的認知呈現差異性,教師不妨將學生做細化分類,對不選擇籃球的學生另做安排,可以給出更多選項。如足球、排球、乒乓球等,只要能夠成功激發學生訓練熱情,什么樣的運動形式并不重要。學生有自己的運動選項是普遍現象,教師對此需要有清晰的認識,給學生提供更多運動服務,能夠帶來豐富的訓練動力。學生進入專項訓練環節后,教師及時做出方法傳授,給學生提供訓練技術指導,能夠有效提升其訓練效率。
專項訓練未必局限在課堂之內,教師要有延伸設計意識,引導學生做延伸訓練,這無疑是比較明智的選擇。一般而言,很多專項訓練有廣泛的時空環境要求,教師積極推出拓展性訓練活動任務,讓學生借助生活環境條件展開相關訓練,對學生自主訓練習慣的養成有重要幫助。為此,在運動和訓練難以在有限課堂時空條件下完成相關培養目標的情況下,教師要做好拓寬設計調查,針對學生運動環境和生活實際做出組織,讓更多學生能夠順利展開課外訓練和運動,這樣可以促進學生運動能力的成長。
專項訓練帶有專業性,教師在具體設計和組織時,要做延伸和創新處理,讓學生在更廣泛的時空條件下展開訓練實踐,以培養自主訓練習慣。如耐力跑專項訓練,這項活動適合更多學生展開自主訓練,但因為運動形式比較單一,訓練比較勞累,學生大多比較排斥。面對這種現實,教師要做創新設計,逐漸培養學生運動興趣,讓學生展開主動訓練。如設定運動任務,要求學生每天都要完成規定長跑任務,這樣日積月累后,學生運動興趣會成長起來,其訓練效果也會體現出來。還可以組織學生相互監督,特別是吸收家長的介入,讓學生家長能夠給予更多配合和支持,其訓練效果會更為顯著。再如足球訓練,社會上有一些愛好者,經常組織訓練和比賽,這都是很好的激發和調度機會。教師鼓勵學生參與這些實踐訓練活動,給學生提供更多鍛煉機會,也能夠培養學生訓練習慣。
教師針對學生訓練現實做出設計和組織,能夠給學生帶來更多心理觸動,讓學生自然建立訓練情結,這對培養學生訓練習慣有積極幫助。學生對運動有選擇性,教師提供更多專項訓練內容,組織更多訓練活動,延伸訓練設計和組織,都能夠形成助力支持,讓學生主動參與訓練運動,成長身心素養。
專項訓練追求專業性,在設計高中體育學科訓練時,教師要做好專項訓練設計,為學生創設適合的自主鍛煉的環境,培養學生自主鍛煉的意識和習慣。高中學生有自己的運動追求,教師對學生訓練情況做出客觀評估,適時推出專項訓練任務,讓學生展開主動性訓練和運動,在主動鍛煉和運動中建立學科核心能力。專項訓練不僅追求專業性,還能夠讓學生獲得豐富的愉悅感和成就感,達成教與學的多重和諧,對培養學生終身運動思想都會產生積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