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露喜 韋廣雄 范良辰 黃燕納
(玉林師范學院,廣西 玉林 537000)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該綱要對高校明確提出了改革創新的要求,高校要優化學科建設,調整人才的培養模式,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重點,加強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的融合教學。充分借鑒第一課堂教學工作模式,構建包括課程項目、記錄評價、數據信息、動態管理等體系在內的完整第二課堂框架,使第二課堂教育科學化、系統化、制度化、規范化[1]。
大學生第二課堂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載體,第二課堂的素質培養適應素質教育人才培養的新要求,可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第二課堂在大學生素質培養上具有完全自主性、豐富性、多樣性、實踐性、雙向交流和綜合化等特點,能夠充分地將知識、能力、素質三者有機結合,培養大學生的綜合素質[2]。學習者的學習自我效能感會受到學生投入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性的影響。而通過參加學習活動中的認知、情感等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自我效能感,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獲得相應的學習技能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能感。參加第二課堂活動的學生,合理認知自身專長,理性選擇契合自身的第二課堂活動,會加深專業認識和培養專業熱情,從而影響提升學習自我效能感。
綜上所述,參與第二課堂和學業自我效能感密切相關。因此,本研究以廣西“第二課堂成績單”試點高校玉林師范學院在校生為研究對象,提出研究假設:第二課堂參與度對學業自我效能感有顯著影響。旨在探討參與第二課堂和大學生學業自我效能感的關系。
玉林師范學院為廣西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建設試點單位,因此本研究在玉林師范學院隨機抽取選取410名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回收有效問卷410份,問卷有效回收率為100%。本研究調查問卷資料回收后,采用AMOS結構方程模式進行該量表的驗證性因素分析。經過篩選與整理,轉成有用的數據,作為本研究各項數據,并使用SPSS22版軟件作為統計檢定分析工具,進行實證數據統計及分析。
1.第二課堂量表
該量表由曾劍雄在2018年編制,分為“組織支持”“教師引導”與“學生參與”三個維度,共12道題,采用李克特的5點記分法。本研究經驗證性因素分析,此量表顯示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884,此量表具有較好的內部一致性信度。適配指標χ2自由度比(1.674),GFI(0.981),AGFI(0.874),RMR(0.045),SRMR(0.060),NFI(0.920),CFI(0.966),IFI(0.966)均達到標準,顯示該模式適配度良好,具有良好的建構效度。
2.學業自我效能感量表
本研究采用的量表是由梁宇頌(2000)進行了中文版修訂的“學習自我效能量表”。該問卷包括“學習能力自我效能感”和“學習行為自我效能感”2個維度,共22題,其中第14、16、17道為反向題。本量表采用李克特5點記分。本研究經驗證性因素分析,此量表顯示的Cronbach’s α 系數為 0.981,多數適配指標 χ2自由度比(1.803),GFI(0.888),AGFI(0.792),SRMR(0.055),RMSEA(0.085),NFI(0.829),CFI(0.882),IFI(0.883)均 達到指標的標準,適配或在可接受范圍,具有良好的建構效度。
在描述性統計方面,參與第二課堂的和學業自我效能感的均分高于中等臨界值3分,表明玉林師范學院的大學生均積極參與第二課堂,且有較高程度的學業自我效能感。在第二課堂與學業自我效能感的各個構面呈正相,說明第二課堂參與度越高,學習自我效能感越正向。
本研究為了解不同的人口統計變量在玉林師范學院大學生參與第二課堂和學業自我效能感上是否存在顯著差異,分別以性別、專業、年級作為因子,進行獨立樣本t檢定與ANOVA單因子變異數檢定進行差異性分析。
表1和表2分析得出在現階段的玉林師范學院,不同性別和不同專業類別的大學生參與第二課堂和學業自我效能感上的差異分析,t值大于1.96,p值小于0.05顯著。不同年級的大學生在參與第二課堂和學業自我效能感上,F檢定之p值(p〈0.05)顯著,代表不同性別、專業和年級在大學生在第二課堂和學業自我效能感上差異顯著。
以回歸分析檢驗參與第二課堂對學業自我效能感的影響,結果如表3所示。在階層回歸中VIF值皆小于10,因此,參與第二課堂參與度與學業自我效能感彼此之間沒有共線性。第二課堂參與度與學業自我效能感呈正向顯著影響(β=.255,p〈.01),說明玉林師范學院大學生參與第二課堂參與度程度越高,則學業自我效能感越高。說明玉林師范學院大學生參與第二課堂參與度的學生參與越高其學業自我效能感程度越高。因此本研究假設:參與第二課堂對學業自我效能感具有正向顯著影響成立。
第二課堂與學習自我效能呈正向顯著關系,說明玉林師范學院大學生第二課堂參與度越高,則學習自我效能越好。學生參與第二課堂程度越高,學生的自我認知也會提高,也就會更加自信,那么學生的學習自我效能感會越高。學習自我效能高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培養學習興趣,將學習由被動轉化為主動,從而提高第二課堂的參與度,也可提升大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反過來又有助于促進學生學習自我效能感的提高。
玉林師范學院實施“第二課堂成績單之道”提升了學生根利用課外時間獨立或在教師指導下參與教育培訓、學科競賽、學術講座、科研項目、創新創業、社會實踐等各類活動的參與度,提升學校學風建設水平的同時也提升了學生素質能力、創新創業能力和他們的自信心。因此,我們可以發現,第二課堂參與度對于學習自我效能感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