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贊 黎 君
(1.邵陽學院,湖南 邵陽 422000;2.五里牌小學,湖南 邵陽 422001)
2020年下學期某天中午,輔導員接到本學院一名老師電話。該老師反映:學生小H本是其實驗室的某一個項目的組長,后因個人原因退出,項目由其他同學接替,但后來項目經費打入到了小H卡中,但是學生拒不承認。該老師在打電話前一天就已經拿出財務處相關證明給他看并耐心勸說,但學生依然拒絕承認,于是該老師聯系輔導員希望輔導員能做小H工作,讓其主動還款。
小H一直是班級重點關注對象,此前出現過網貸和網絡賭博情況,其家庭已經幫其還款近十萬元,學生與家長關系極差,從小到大親子關系不和諧,其父親在幫其還錢后表示“不想再認這個兒子”,日常由班長、小H寢室長和其高中同學負責日常監控。了解有關情況后,輔導員聯系了小H的班長,讓班長通知小H下午來找輔導員。下午兩點半,班長主動問輔導員小H是否已經來找輔導員談話,因為他發現小H沒有去上課,而此時小H也未到辦公室找輔導員,輔導員電話聯系學生,但電話顯示正在通話或者無法接通,后與班長及寢室同學趕往學生宿舍,學生也并未在宿舍,眾人使用QQ、微信等方式均無法聯系上學生。
近年來,大學生失聯事件發生頻率不斷增加,大學生失聯具有突發性、臨時性、緊急性和破壞性。大學生失聯原因多樣,既有外部原因,如遭受各類侵害,也有學生自身內部原因,如親子關系不佳、情感矛盾選擇逃避而主動失聯,更有學生因心理生理問題,如抑郁癥、網貸等,企圖通過極端方式進行逃避,無論何種情況,大學生失聯都給當事人、家長及學校帶來巨大的損失,也極易造成較大的社會輿論影響。因為個人的私密性,選擇主動失聯的學生往往不會在日常表現出異樣,選擇主動失聯后,個體往往傾向于消極、逃避的行為方式,封閉自我的同時拒絕各方面的接觸和幫助,極易在產生極端心理和行為,造成不可挽回損失。
小H性格較為內向,和同學、輔導員溝通時話比較少,結合工作經驗及學生以往網貸及挪用項目經費的事實,輔導員判斷學生一方面可能還是有網貸并已經逾期無法還貸,再加上家長已經多次明確拒絕再幫其還款而內心有較大壓力,而挪用經費是此次危機事件的導火索,因此學生主動失聯可能性較大,且具有一定的自殺風險。
(一)鑒于當事人第一次出現此情況,首先向班長、室友、老鄉、家長了解學生近期情況,均表示無異常,學生是中午吃飯時間出去宿舍的,直至室友上課都未回宿舍;其次前往宿舍查看學生行李箱包、衣物、筆記本電腦是否帶走、寢室及電腦內是否有留言或者遺書一類物品,小H相關物品均在宿舍,無留言及遺書;而后,發動學生干部在學校附近網吧、餐館、旅館等地尋找,但未找到小H;在采取上述處置措施過程中,時刻與學院副書記匯報情況,和家長通過電話、微信溝通情況[1]、保持聯系,并做好相關證據留存。
(二)鑒于家長、副書記及本人還有學生都無法與該學生取得聯系,輔導員詢問此學生的高中同學,也是現在的同班同學,小H大學前是否有玩得好的同學朋友、是否有談過戀愛或者喜歡的人,其是否認識或者有聯系方式。此學生表示他們有幾個朋友玩在一起,小H也有一個前女友,高中時候在一起的,后在大學分手,但一直處于藕斷絲連的狀態。了解有關情況后,輔導員指示該生迅速與小H的朋友及前女友取得聯系,并將小H主動失聯的情況告知他們,請求他們聯系小H并詢問其目前所在位置。隨后從小H朋友反饋的情況了解到:小H還是存在網絡賭博情況并借有網貸,因網貸逾期未還,有追債者中午找到他,學生乘坐公交車前往市區某地逃避追債者。
副書記、輔導員及學生干部迅速前往該地區進行拉網式尋找,但是并未尋找到小H。期間,小H前女友也和小H取得聯系,她反饋小H文字中有流露厭世的一些話語,如活著沒有意思這一類的話。了解這些情況后,副書記、輔導員、同學均通過短信做其工作,表達關愛并告知小H父母、老師及同學朋友的擔心,提供社會支持系統,表示會與其一同渡過難關,同時要求小H的前女友“拖住”小H,對他進行開導。但學生一直拒絕透露其具體位置,后通過其高中朋友了解到,H已經在去L城的火車上,打算從L城轉車回四川老家,此時已經凌晨三點,通過查詢列車時刻表,確有當晚從本地駛往L城的火車,找尋工作暫停。副書記和輔導員將今晚情況和家長溝通,囑咐家長不要對孩子有任何的責難言語和情緒,家長對老師的工作表示感謝,并表示如果學生在外面發生意外,由學生本人負責,與學校無任何關系。
翌日上午,為確認學生買票回家情況真偽,輔導員來到派出所,通過派出所的協助了解到,學生最近無購票、進出網吧及旅館賓館住宿情況,由此證實小H說謊,同時繼續發動人員聯系小H。傍晚,小H向輔導員打來電話,表示一直在學校后門附近小旅館居住,現在準備回學校,輔導員馬上去接小H、報告領導并安排學生陪著小H。
晚上,輔導員并未責備學生,而是邀請小H到學校散步聊天,進行了長達三個小時的深談,小H將從小到大的經歷一一向輔導員傾訴,由此小H心結打開,表示不會再出走,也不會做傻事。從聊天中輔導員也得知,小H的成績從小到大其實是很好的,是傳統意義上的好孩子,而其父母往往對其取得的成績持否定態度,缺乏鼓勵;另外一方面,父母對學生從小到大在學習和生活花費這一塊十分在意,因而學生對父母產生了較深的誤解,認為父母關心的是錢,而不是自己,學生也曾經透露,開始網絡賭博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想擺脫父母金錢的“控制”,不希望父母再拿錢說事,而最開始網貸也是想通過這樣的方式讓父母幫其還錢,讓他們“心痛”。
但后來,小H自己卻慢慢陷入了網絡賭博和網絡借貸的泥潭不可自拔。此次出走和主動失聯,小H是想逃避目前所遇到的巨大的經濟壓力,在失聯的30個小時中,小H也曾考慮過極端手段來徹底擺脫這一切。然而,老師、朋友等給他發的短信等起到了積極作用,使得此次失聯事件最終得以圓滿解決。
經學院領導老師商討,鑒于小H已經進入大四,本著寬嚴相濟的原則,學院對其下達了嚴重警告處分,學生表示接受學院的處理意見,對于該生網絡賭博、網貸、挪用項目經費及擅自離校的行為,輔導員幫助其進行了細致分析和耐心教育,從根本上扭轉了學生的錯誤認識。此后一周均安排黨員、干部同學關注學生動態并進行朋輩輔導[2],每日一報,后學生無異常直至寒假返家。
組織輔導員和班主任舉一反三,立刻在學生中開展針對賭博、網貸問題的排查[3],與已確認有網貸及曾經有過網貸的學生進行談心談話,了解情況;其次是開展拒絕校園貸主題班會,加強學生的價值觀、消費觀和金錢觀教育,加強學生金融和法律知識教育,結合案例開展杜絕網貸理論宣講,并做好記錄;最后是撰寫網貸危害宣傳推文以及關于金融相關的法律法規發布至學院官方微信公眾號及班級群。
(一)對于學生失聯事件的處理要及時、得當,迅速組織聯系相關人員進行參與處理,并要學會搜集學生有關信息和充分利用身邊資源,不放過任何一個可以找到學生的線索和人員。
(二)對重點學生的關注一刻也不能松懈。此次事件中,信息員隊伍工作得力,發現及時,能第一時間報告有關信息,這些為后續工作開展爭取了主動權。
(三)要深入到學生中,掌握學生的家庭、交友等各方面的信息。此次事件解決的關鍵是學生以前的朋友和前女友,通過他們和學生的溝通,輔導員們才得以聯系上小H,了解學生的動態。
(四)注重以人為本,加強師生溝通。在聯系上學生后要第一時間主動與學生進行共情,站在師長的角度關心而不是責罵學生,自始至終要讓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4],建立起信任,讓學生感受到老師是希望能和他一起克服暫時的困難,以便全面了解學生的思想、心理狀況和存在的問題,為危機的解除提供保障。
(五)輔導員要端正對危機事件的認識。危機的解除僅僅是一個開端,更重要的是實現危機向教育契機的轉化,使犯過錯誤的學生重新融入正常的學習、生活,從原來的經歷中獲得成長的經驗,輔導員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繼續關心關懷該生。
(六)家校聯系十分重要。得益于經常性與家長溝通學生在校情況,家長對學校的工作能理解和支持,也使得危機出現后,家長能盡力配合學校,和學校站在同陣營解決危機,而不是站在對立面。這樣也可以一定程度上減輕學校處理這一類問題時的壓力。許多“問題”學生之所以存在問題,一定程度上與其從小到大的成長經歷,與父母教養方式存在很大的關系。因而,除了與學生多溝通和交流,輔導員在和家長的溝通中往往也要做好家長的工作,點出其教育孩子過程中的不足,這樣才能真正形成家校共管的合力。因此,從了解到小H有網貸情況起,與家長的溝通中,輔導員也會將小H的想法、對父母的意見或者不滿轉達給其父親,做親子間溝通的橋梁。同時也幫助家長轉變對待孩子的態度,化解親子間的誤解,引導家長多關愛多鼓勵孩子。
(七)盡管目前國家加強了對網貸的監管,網貸已經不像兩三年前在大學校園遍地開花,但是還有一些無良網貸公司誘騙學生上當,同時一些賭博網站、App仍然廣泛存在,學生網絡貸款和網絡賭博具有極強隱蔽性。作為學生管理工作者,要不遺余力宣傳網貸和網絡賭博的危害性,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以鮮活的案例警醒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消費觀,告誡學生潔身自好、遠離賭博、遠離網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