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海
(玉林市中西醫結合骨科醫院,廣西 玉林,537000)
足部主要包括跖骨、趾骨及跗骨,是人體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主要承擔負重及支撐人體行走、跑跳等動作功能,足部骨折可由積累性勞損、間接暴力、直接暴力等因素引起,但最常見的骨折原因為軸向暴力,骨折后可造成足部正常解剖結構及功能障礙,使患者出現活動不便、骨折處腫脹疼痛等癥狀,對其正常生活造成較為嚴重的影響[1]。目前臨床治療足部骨折主要采取外固定及內固定治療,相較于外固定治療,內固定具有微創性,不易損傷神經,減輕患者疼痛,因此目前已被臨床廣泛應用[2]。微型鈦板內固定是近幾年應用的一種內固定方式,采用微型鈦板作為固定材料,具有無毒無害的優點,且彈性模量與人骨相似,機體相容性好,且不易腐蝕,具有多種形態,固定時能夠根據骨折類型調整角度及大小,具有良好的促進骨折預后效果[3]。本文現針對微型鈦板內固定治療足部骨折的研究進展進行分析,綜述內容如下。
隨著醫療技術不斷發展,臨床逐漸將微型鈦板應用于骨折內固定治療中,目前臨床常見的應用部位為眶周、鼻眶篩、上頜骨等非支柱區域,微型鈦板厚度僅為1mm,占用空間小[4]。鈦合金是一種親生物金屬,使用微型鈦板內固定治療足部骨折后,無需二次手術取出,在骨折愈合的過程中,骨頭可在鈦片小孔或螺絲里重新生長,且由于具有較高的組織相容性,機體不會產生排斥反應。目前臨床常見的微型鈦板分為直型、L 型、T 型等多種形狀,可配合治療不同位置的骨折,且其構造更加符合骨折部位形態,具有較好的貼合性,因此微型鈦板內固定手術操作簡便,促進骨折愈合效果良好[5]。且術后患者不需要長期制動,避免引發關節僵硬、痙攣等嚴重后果。不僅如此,鈦合金是一種穩定性較高的金屬材料,具有較強的耐腐蝕性,且與人體骨組織以及軟組織可產生較好的生物相容性。采用內固定治療,不會引發感染等并發癥,避免了二次手術的痛苦。
2.1 距骨骨折距骨是關節面重要組成部分,骨折后可出現缺血性壞死及創傷性關節炎,臨床癥狀表現為足踝部疼痛、腫脹、無法站立行走,被動活動時患足、距骨處劇烈疼痛,存在足背伸及內外翻障礙[6]。在為距骨骨折患者進行微型鈦板內固定治療時,需根據不同患者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入路方式及固定部位,以保證治療效果,目前臨床常見的入路部位為踝關節正中前側、前內側、前外側、后內側及后外側[7]。根據相關研究顯示[8],大部分距骨骨折患者距骨頸背內側骨塊表現為粉碎骨折,因此單純采用前內側切口,可對骨折復位效果造成影響,易誘發創傷性關節炎,而采用前外側聯合切口可有助于骨折精確復位。臨床學者采用螺釘聯合微型鈦板內固定的方式治療距骨骨折[9],術中根據情況選擇1.5mm、2mm 或2.4mm 的微型鋼板經過內固定治療,在距骨頸外側關節面外,采用3.5mm 皮質骨拉力螺釘,使骨折穩定性增加,促進患者早期活動,改善踝關節及距下關節功能,且未出現內翻畸形。
2.2 跖跗關節復合體損傷跖跗關節復合體損傷是臨床較為少見的一種足部骨折,主要指跖骨基底、楔骨、骰骨的骨折及相應韌帶損傷,并常累及骰骨、楔骨肩關節或舟楔關節,由于跖跗關節參與人體足部縱弓與橫弓組成,具有重要的負重及調節效果,而跖跗關節背側及跖側筋膜具有重要的穩定作用,因此臨床治療難度較大[10]。微型鈦板內固定治療不僅操作簡單,不會對患者骨折部位神經功能造成損傷,還能夠有效保護患者骨膜,針對不同骨折部位及骨折類型采取合適的型號、規格進行固定,且鈦板固定的穩定性具備彈性、動力性、可預防骨折后發生移位,有效促進患者足部功能恢復正常。微型鈦板內固定在跖跗關節復合體損傷治療中存在以下優點:①避免醫源性損傷跖跗關節的關節面軟骨,減少了創傷性骨關節炎的發生。②螺釘及鋼板斷裂或難以取出的風險較小。③微型鋼板固定的強度并不低于螺釘,可達到與螺釘固定相似的療效。④切開復位效果較閉合復位更容易達到解剖復位,避免了閉合復位時術者在透視下的反復操作、易加重軟組織進一步損傷,同時切開復位可降低筋膜間室綜合征的風險[11]。
2.3 趾骨骨折趾骨骨折是臨床較為常見的足部骨折類型之一,多由重物打擊或足踢硬物所致,因此骨折類型主要表現為粉碎性骨折、縱形劈裂骨折或橫骨折、斜骨折,若不及時進行手術治療,或術后恢復狀態欠佳,可造成日后行走時疼痛,為患者生活造成痛苦。根據相關研究表明[12],骨折斷端穩定性主要由固定材料本身硬度及骨與內固定界面特點決定,因此當固定方式不符合張力帶原則時,可對固定效果造成影響;趾骨骨折患者采用微型鈦板內固定治療可符合張力帶原則,受動態負荷作用時將位移動力轉化為穩定性力,因此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因此微型鈦板內固定治療可有效固定骨折斷端,幫助骨折預后,與傳統克氏針內固定治療相比,有效解決了粉碎性骨折的對合問題,且單純克氏針固定治療趾骨骨折,固定強度有限,易引起內固定失效,術后創傷性關節炎發生率較高。同時還有臨床學者認為[13],趾骨骨折塊相對較小,T 形微型鋼板的頭端螺釘相對粗大,且置釘時需要用電鉆擴孔,容易造成粉碎性骨折或骨折端移位,導致內固定失敗。因此有學者將克氏針內固定聯合T 形微型鋼板治療應用于趾骨骨折患者治療中[14],結果表明,將T 形微型鋼板頭端的螺釘改為克氏針,可避免鉆孔,克氏針由鋼板頭端釘孔置入,可與鋼板頭端扣緊,有效固定骨折端,術后未出現切口感染、內固定物鍛煉及趾固有神經損傷。
足部骨折是臨床常見的骨折類型,由于骨折后骨折部位可出現疼痛、腫脹情況,且關節功能受限,從而導致患者無法行走,對日常生活造成較為嚴重的影響,因此足部骨折主要治療目的為恢復患者足部正常解剖結構及功能,減輕足部骨折對日常生活的干擾。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進展,近幾年臨床逐漸將微型鈦板內固定治療應用于骨折患者治療中,并獲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微型鈦板具有無毒無害的特點,與人體相容性較好,其彈性模量于人體骨骼接近,治療后無需二次手術取出,有效減輕患者疼痛,降低術后感染風險,同時還可減少內固定物松動、骨折愈合畸形等并發癥發生。但其在治療過程中受到不同類型骨折的影響,需針對手術入路、固定部位進行分析,結合不同情況的足部骨折患者選擇合適的入路方式及固定部位,保證微型鈦板內固定治療的效果,從而有效促進骨折愈合,并在手術過程中嚴重遵守無菌操作原則,避免造成術后感染,增加患者術后二次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