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杰
(蒙山縣中醫(yī)醫(yī)院,廣西 梧州,546700)
近年來,外科腹部手術逐年增加,使腹脹發(fā)生率也隨之遞增,目前臨床已將腹脹歸納為腹部手術常見并發(fā)癥,且發(fā)病率可達到8%—28%[1]。而以治療造成的應急反應及麻醉藥物影響為主要因素,加之該類患者在術后需長時間臥床休息,使其胃腸運動功能逐漸降低,導致肛門無法有效排氣,進而使腹壁肌肉張力逐漸上升,臨床癥狀可表現(xiàn)為腹部隆起、嘔吐、切口疼痛以及呼吸困難等癥狀,若未予以對癥干預及治療,嚴重者甚至誘發(fā)腹部感染及消化道瘺等嚴重癥狀,進而對患者術后恢復造成嚴重威脅。故本文采集相關文獻實施綜述,內容主要包括術后腹脹發(fā)病因素、中醫(yī)、西醫(yī)治療方案的進行,為今后臨床治療提供新方向及依據(jù),現(xiàn)綜述如下:
依據(jù)手術過程,可將術后腹脹發(fā)病因素歸納為3 類:術前、術中、術后病因。術前因素:(1)患者過度食用甜食,產(chǎn)生氣體食物;(2)腸道準備工作尚未完整。術中病因:(1)麻醉藥物的應用;(2)術中應用鎮(zhèn)痛藥物;(3)腹腔臟器刺激;(4)手術創(chuàng)傷失血,導致術后血容量不足,腸道血循環(huán)障礙;(5)手術時間過長。術后病因:(1)術后預防消化道潰瘍,實施抗酸藥物,導致胃液PH 改變,胃內細菌繁殖,使負壓逐漸上升,造成靜脈血流受阻及胃腸道淤血,而造成腹脹。(2)術后鎮(zhèn)痛泵應用,使胃腸平滑肌張力上升,降低患者促進活動;(3)術后部分患者疼痛耐受程度較差,床上活動、不愿翻身以及下床活動依從性較差。(4)術后因疼痛,而產(chǎn)生抽噎、呻吟,導致吞氣量增加,吸氣時大量氣體進入胃腸道,且空氣內的78%氮氣,無法被腸黏膜吸收,造成氣體留存在腸道內。
2.1 中醫(yī)治療措施內服中藥法:研究發(fā)現(xiàn),“大承氣湯”在治療急性胰腺炎、腸梗阻、腹脹以及痢疾等方面均獲得顯著價值[2]。同時臨床證實,大承氣湯能夠合理增加腸蠕動功能,且使蠕動容積上升,進而穩(wěn)定腸道血流量,合理清除自由基,規(guī)避毛細血管通透性,淡化炎癥水腫程度,同時促進腹腔粘連松解[3]。穴位注射法:相關證實,通過0.1g 維生素B1 和25mg 新斯的明取足三里等穴位注射可獲得顯著價值,可有效提高患者胃口,同時新斯的明可起到興奮胃腸道平滑肌,規(guī)避相關麻醉藥物,對胃腸道功能的抑制,促進胃腸道蠕動加快,使胃腸道功能全面恢復排氣排便[4]。針刺法:相關學者選擇腹部手術后腹脹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通過足三里、太沖、陽陵泉、天樞等穴位,針刺得氣,每隔3—5min 實施針1 次,留針20min,并在針刺的同時,予以3—4L/min 的流量吸氧,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總有效率可達到92.85%[5]。外敷中藥法:主要通過硭硝、冰片外敷,相關學者經(jīng)選擇中藥(龍腦、芒硝)外敷治療急性重癥胰腺炎患者,結果發(fā)現(xiàn),外敷治療法能夠有效淡化患者腹脹、腹痛以及腹肌緊張等狀況,且具有顯著治療價值,療效可靠[6]。艾灸法:有關學者取神闕、中脘、足三里穴位,選擇艾條,將其點燃,并在2—3cm 皮膚處施熏,以局部熱療的患者尚未伴有灼痛感為宜,時間通常維持5—7min,至皮膚紅暈為宜,結果顯示,實驗組胃腸道功能恢復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7]。
2.2 西醫(yī)治療手術當天,可予以VB1100mg 肌肉注射1 次/d,促進胃腸道蠕動改善;腸蠕動已恢復,但無法排氣者,可選擇新斯的明0.5mg 肌肉注射,進而起到興奮腸道平滑肌,促進肛門排氣作用;胃復安(甲氧氯普胺)藥物能夠有效獲得止吐效果,且促進胃腸道動力,惡術后加用胃復安10mg 肌肉注射,持續(xù)3d,可在鎮(zhèn)吐的同時,也能夠促進胃腸道蠕動,進而緩解腹脹程度;選擇開塞露2 支,將其注入患者肛門,并指導其忍耐10min,同時配合嗎丁啉20mg,口服。進而促進排便排氣通氣,緩解一定腹脹程度。針對腹脹嚴重者,且經(jīng)以上藥物治療無效者,可選擇硫酸鎂30ml,并加甘油60ml,加溫開水90ml 灌腸[8]。維持水電解質平衡:以胃腸道減壓、禁食為主,并密切監(jiān)測患者血清鉀,針對低血鉀患者需及時予以補鉀,針對低蛋白、有腹水患者,則予以補充蛋白[9]。手術干預:以上方案若無法淡化患者腹脹程度,則提示腸梗阻可能性。盡管隨著醫(yī)療技術不斷完善,且對術后腸梗阻預防較為及時,但仍具有10%患者伴有窄性腸梗阻風險[10]。故術后需及時對腹脹予以治療,積極方向腸梗阻可能性顯得十分關鍵。
3.1 咀嚼口香糖研究發(fā)現(xiàn),腹部手術后第1d 患者麻醉清醒后,開始予以口香糖咀嚼,可有效淡化術后腹脹程度,縮短術后排便、排氣時間,進而促進胃腸道功能快速恢復。同時不同咀嚼運動,均可促進胃腸運動[11]。
3.2 檸檬應用研究發(fā)現(xiàn),檸檬香味可形成一類良性刺激,能夠促進患者分散精神,淡化惡心、頭暈、嘔吐等不良風險[12]。而選擇檸檬果皮,將其放置于鼻翼,反復吸入其氣味,則能夠通過嗅神經(jīng),逐漸傳遞至大腦中樞,進而獲得一定抑制效果,達到最佳止痛作用[13]。相關學者研究發(fā)現(xiàn),在患者手術麻醉清醒后,選擇檸檬片放置于鼻孔前,并配合維生素B1 肌肉注射,則能夠有效改善患者腹脹程度,縮短腸鳴音恢復及肛門排氣時間,規(guī)避腹脹、惡心、嘔吐等發(fā)生風險,合理化促進胃腸道功能恢復[14-15]。
現(xiàn)階段,緩解術后腹脹方案具有多類,而諸多以側面延伸,且獲得一定效果為主。在臨床治療期間,可通過不同病因及特點,選擇系統(tǒng)化防治方案,必要時可配合兩類以上藥物進行治療。盡管使患者恢復肛門排氣,淡化一定程度的不適感。但現(xiàn)階段無論是西醫(yī)還是中醫(yī)治療,均對患者帶來一定不適感。故針對術后腹脹的治療方案,還需進一步加大樣本進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