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東城區定安里小學黨支部 趙 霞
我校建于1958年秋,至今已有62年的歷史。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學校辦學規模也不斷擴大,現有32個教學班,學生近千名,教師百余名。目前共有兩個校區,分別在本部和現代職業學校借址辦學。黨員人數占教師總人數的40%,平均年齡40歲,從這個數據來看,團隊比較年輕化,充滿朝氣,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和后勁。我們深知,學校未來發展更多地取決于年輕教師隊伍的質量,取決于黨員隊伍的質量。加快發展的腳步,讓先鋒的力量越來越強大,是黨組織堅持不懈努力的方向。
學校秉承“德育為先、質量為本、以禮育人、成就未來”的辦學理念,以“用中國優秀的禮儀文化熏陶人、塑造人、成就人”為特色建設準則,實現“以禮育人明理養德、以禮育人博學啟智、以禮育人健美身心、以禮育人成就未來”的特色建設目標。圍繞學校特有的文化建設,黨支部多年來一直開展爭創先鋒活動,號召全體黨員爭做“學習先鋒、創新先鋒、服務先鋒、榜樣先鋒”,并進一步明確以“開啟先鋒路,筑夢新時代”為主線塑造“先鋒”黨建品牌。通過開展深入人心的黨建活動,進一步提高黨建文化的影響力,突出“引領黨員、教師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捍衛者、實踐者、傳承者”;通過黨建示范點創建形成展示先鋒形象的窗口,樹起“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一面旗幟。
我們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追求,用新時代的新思想武裝頭腦,自覺把系統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必修課。學習沒有止境,它會幫助我們提升思想、增長智慧并轉化為修身做人、干事創業的具體行動。學校黨支部落實“三個帶頭”,在學用新思想上下功夫,在加強黨性鍛煉上下功夫,在提升干事能力上下功夫,以此打造政治過硬、業務過硬、作風過硬的新時代黨員先鋒隊伍。
一是干部帶頭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服務大局。著力發揮“先鋒”黨建以文化聚人、以文化悅人、以文化育人的功能,通過組織形式各樣的主題實踐活動,如校園文化節展示活動、吟誦活動、金秋閱讀季活動、傳承紅色基因活動等,干部領航先鋒之路,讓“先鋒”黨建看得見、感受得到。
二是黨員帶頭自覺學習提高,服務發展。黨支部堅持“五學”模式,即專題研討學、主題教育學、尋訪參觀學、自主創新學、榜樣引領學,推動黨員學習常態化、全覆蓋。通過“221”模式堅持開展“共同學習,共同進步”黨員引領全體教師學習活動。例如:充分利用微信群開辟“紅色周一”,即黨員教師每周一推送兩個學習內容,導讀學習;一個自行編輯錄制的微視頻,示范帶動,展示先鋒。另外,教師每月聆聽微黨課、微宣講兩節,每學期開展一次專題交流活動,以此做到黨員培訓和全員學習相結合,以學習促進工作,以工作指導學習。當下我們深有體會,社會發展日新月異,學習更要與時俱進,通過理念的提升、創新的變革、行動的改變,才能加快推進教育高質量的發展。
三是黨小組帶頭落實先鋒行動,服務群眾。把實施“先鋒”黨建,作為引導黨員立足本職工作創先爭優的創新舉措,通過“五個一”行動,即學生層面的“一幫一助學行動”、教師層面的“責任區幫扶行動”、學校層面的“送溫暖關愛行動”、社會層面的“春風志愿服務行動”、黨組織層面特色打造的“文化傳承領航行動”,讓“先鋒”黨建作用在加強組織上彰顯、在增強黨性修養上彰顯、在黨員服務群眾上彰顯。
2019年5月,北京東城教育大會亮出“1+5”目標任務單,明確了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東城品格、首都標準、中國特色、世界水平”教育現代化示范區的新目標和五項重點任務。最首位的重要任務是“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使教育成為堅持黨領導的堅強陣地”,并明確提出加強黨組織規范化建設。將黨組織的機構設置、工作任務納入學校管理體系,將支部設在年級組、教研組等教育教學一線。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大力發展素質教育。加強“四史”和形勢政策教育,發揮課堂鑄魂育人的作用,鼓勵各學科能抓住學生“拔節孕穗期”,培養他們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確保學校辦學過程貫徹黨的教育方針。
由此可見,黨建引領,筑夢新時代,是必然的大趨勢。我們正確定位學校黨建工作,增強政治意識,圍繞中心抓落實、強化管理優服務、提升文化軟實力、凝心聚力促發展。逐步打造黨建品牌,擦亮黨建品牌,推動工作有力度,這力度體現在助力學校各項工作不斷追趕超越,彰顯“先鋒精神”,實現新的突破。
為此,我們成立校級“筑夢”宣講團,通過典型引領、示范帶動、紅色傳承、內心感召,進一步做好黨建文化與教育教學工作的有機結合,與學校禮儀教育特色建設有機結合,打造“先鋒黨建”新亮點,用“先鋒”精神促進學校持續發展,進一步推進黨團隊一體化發展,繼續深化“以禮育人”辦學理念,共筑成就未來教育之夢。
為此,我們開展“整合多種渠道傳承禮儀文化的研究”,通過禮儀文化課程、禮儀文化實踐活動、禮儀評價機制三個維度12個點位構建特色建設的全面發展體系,整合教育力量,形成了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合力。整合教育內容,形成了富有新時代特征的12個傳統文化教育主題,即明志、尊長、志愿、好學、勤勞、友愛、自強、誠信、敬師、愛國、感恩、守法。行走在“先鋒”之路上,黨員首先要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捍衛者、實踐者和傳承者,關注每個孩子的實際獲得,聚焦孩子的綜合素養,以文化人,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浸潤心靈。
為此,我們始終把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放在首位,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這個新定位對教師提出了新要求。作為兩個大計的守護者,我們要轉變育人模式,不僅做到低重心,竭盡全力教好每一個孩子,滿足老百姓上好學的目標;更重要的是高站位,將教育的目標轉移到國家、民族以及黨對教育新定位的核心點上。我們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承載著“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和塑造學生”的偉大使命,而偉大的使命需要擔當。教好每一個學生,的確是千難萬難的事,我們不僅要教知識,更要關注孩子的認知、心理及情緒,及時地引導點撥,不斷播撒育人的種子,堅持不懈培養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我們深知,今天的教育質量就是明天的國民素質,我們要為“未來而教”,期盼到第二個百年到來時,讓他們擁有中國心、民族魂,真正成為國家發展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
2020年9月14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鞏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的意見》,并發出通知,要求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持續推動全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團結帶領人民群眾為完成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而不懈奮斗,必須要繼續鞏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難忘在疫情防控大戰中,黨的英明決策、靠前指揮;難忘黨員干部沖鋒在前,牢記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哪里任務險重,哪里就有黨組織堅強有力的工作,哪里就有黨員干部沖鋒陷陣的身影,磨礪責任擔當之勇,做到守土有責、守土有方。我們體會到:先鋒就是關鍵時刻沖得上去;先鋒就是危難關頭豁得出去;先鋒就是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努力奔跑,勇于追夢!
我校黨組織為進一步鞏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開展了全體黨員的“先鋒”大討論,有的同志說:“先鋒就是在前面帶路的人,各項工作我們都應該想在前、做在前,勇于爭先,敢于擔當。”有的同志說:“先鋒要有榜樣作用,立足本職,發揮引領帶動作用,才能成為一面旗幟。”有的同志談道:“先鋒是要讓更多的人圍繞在黨的周圍,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努力奮斗。”還有很多的黨員達成一致共識:先鋒不只是仰望星空,用優質的教育潤澤生命,更是腳踏實地,不斷踐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與使命。面對新階段、新格局、新變化,我們必將攜手并肩,砥礪前行,乘風破浪開啟“以禮育人 成就未來”的美好明天,共筑先鋒之夢、教育之夢、發展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