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清市元載小學 楊睦開
小學數學同學生的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在實際生活中進行靈活運用能夠高效解決學生遇到的問題,進而實現其思考能力以及綜合能力的強化提升。基于此,教師應當綜合考慮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各方面影響因素,對教學目標進行制定,并保障其能夠同核心素養培養的要求相適應,立足于因材施教、以生為本,提升課堂教學的計劃性以及實效性。小學階段的學生在數學學習方面存在一定差異性,針對那些基礎相對較差和理解能力不強的學生,教師應當側重于開展基礎知識教學,確保其能夠高效掌握重要知識點;而針對那些基礎好、理解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便應當適當增加深奧的問題,以便于強化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進而實現思維能力的提升。
小學階段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有一定的復雜性,所以教師應當在實際開展課堂教學工作的過程中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具體表現。教師應當立足于教學內容展開對于教學流程以及教學活動的設計工作,并適當在其中加入當下小學生比較感興趣的話題和問題,以此調動學生數學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切實體現核心素養理念的科學性,促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這不僅能夠強化學生的思考能力,還能夠加深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進而高效應用在實際生活當中,真正展現出數學課堂應有的作用。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最大動力,所以教師在構建數學課堂的過程中應當注重營造興趣化、多樣化的教學情境,以便于讓學生在更生動、更真實的環境中提升數學興趣,針對教學內容展開自主探究,這樣一來便能夠在極大程度上提升數學課堂的質量與效率,強化對于學生思考力的培養。
例如:教師在對“圓”展開教學的過程中便可以在課程導入環節應用情境教學的方式,以此實現學生對于“圓”理解的強化,促進思維深度發展。教師可以先利用多媒體設備向學生直觀地展示具有趣味性的問題:小明、小麗和小華三人開展了一個單車比賽,三人的單車類型不同,分別為圓形車輪、三角形車輪以及正方形車輪,請對三種自行車的特點進行思考,分析最后比賽結果,哪種類型的車輪能夠獲得勝利?為什么?學生往往會結合日常生活中見過的單車判斷圓形車輪最具科學性。這種教學情境的創設可以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積極參與合作討論,接下來教師便可以結合現實生活向學生進行更加深層次的提問:在生活中除了單車車輪還見過哪些圓形的物體?學生能夠給出足球、乒乓球、硬幣等答案,然后教師便可以基于此引導學生明確球體和平面圖形之間的關系與區別,進而強化學生對于該課程內容的解讀和認識,培養學生的思考力。然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開展畫圓的活動,鼓勵學生充分運用身邊的各項工具進行畫圓,并在班級中展示出來,讓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明確畫圓的技巧和注意要點。接下來,教師可以為學生演示畫圓的過程,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圓心到圓上任意一點的距離都相等這一要點。這種情境教學法的合理應用不僅能夠營造出良好的課堂環境和氛圍,還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增加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對于構建有思考力的數學課堂有著重要作用。
高效的傾聽是提升學生思考力的基礎,所以教師應當搭建同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的平臺,培養學生良好的傾聽習慣,讓學生能夠更加主動地展開與他人的交流。教師應當先幫助學生樹立傾聽意識,并引導學生在傾聽的過程中尊重別人,在長時間的實踐過程中逐漸養成高質量的傾聽習慣。這樣一來,有助于為學生深度思考奠定堅實的基礎,進而實現學生學習質量的提升。
以“倍的認識”一課為例,教師在正式開展教學的過程中便可以采用語言對話的形式創設教學情境。先在班級中挑選三位同學站成一排,然后再將六位同學安排到第二排。接下來便可以提問:第一排有幾個學生?學生會回答有三個學生。然后繼續進行提問:第二排有幾個三?學生在得出答案之后,教師便可借此機會將該課的教學內容引出來,并告訴學生第二排學生的個數是第一排學生的兩倍,讓學生將知識能夠在高效傾聽的過程中融會貫通。接下來教師以向學生展示數圓片的例題,引導學生思考第二排圓片是第一排的幾倍,而第三排的數量又是第二排的幾倍等,不斷深化學生對于倍數的理解。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表揚表現好的同學,形成良性循環,讓學生更加積極認真地傾聽教學內容。除此以外,教師應當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規范自身的教學行為,并形成積極向上的教學態度,以此拉近同學生之間的距離,這不僅能夠讓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更大的動力,而且還有助于實現對于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
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推進的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師應當積極營造更加愉悅和輕松的教學環境,并適當增加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的時間與空間,以便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在進行有思考力課堂構建的過程中應當對教學時間進行科學合理的安排,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探究欲望,進而積極發揮出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投入課堂教學中進行深層次的思考分析。
以“角的度量”為例,教師在對該課進行講解的時候,便可以在課程導入的過程中采用故事教學法。在角王國中有諸多成員,其中∠1的邊更長,而∠2的開口更大,可二者都覺得自己的角更大。那么同學請分析一下:到底是誰的角更大呢?為什么?這樣便可以將本課“角的度量”的內容引出來。靈活采用這種導入方式可以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加深學生對于問題的認識與思考,進而強化學生對于數學課堂的參與意識。教師應適當采用多媒體技術讓這兩個角能夠更加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并引導學生思考究竟如何對這兩個角的大小進行比較。教師需要利用課件,讓學生明確一個圓可以平均分成360份1°的角。然后向學生講述量角器的構造原理、實際作用以及具體的應用方法,為學生自主使用量角器量角的活動提供時間和空間,并讓學生就自己的測量結果同小組的同學之間展開討論,最終驗證自己的結果是否準確。強化開展動手操作活動可以讓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對數學知識產生深化理解,與此同時還能夠提升學生在生活中應用數學知識的能力,是培養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之一。
若想有效構建有思考力的數學課堂,教師要強化開展數學練習。數學練習不僅能夠讓教師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還能夠對已經學習的知識進行再次復習與鞏固,進而促使知識轉化為學生自身能力。基于此,教師應當充分考慮實際的教學內容,再結合學生的理解能力以及學習情況對練習內容進行優化設計,以保障練習的質量與效率,進而實現對于學生數學能力的強化培養。教師在正式開展練習內容設計工作的過程中應當加強對于趣味性習題的融入,通常情況下小學數學練習都是在完成教學之后才會進行,此時學生經過了長時間的學習勢必會對該部分內容產生厭倦甚至是抵觸心理,教師應當盡量融入具有趣味性的習題,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重新調動起來。
以“兩位數乘兩位數”為例,教師在對該課進行教學的時候便可以適當采用計算比賽的方式,強化對于學生計算能力的鍛煉。這種形式更具有競爭性和趣味性,能夠在提升學生能力的同時,提升數學練習的實效性。除此以外,教師還應當注重保障練習的開放性,在保障學生對各重要知識點記憶得到強化的同時,大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深度思考的能力。教師可以結合實際生活進行一些生活化應用題的設計,并在完成教學之后,鼓勵學生自主探索更多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并探究哪種方法能夠更加高效地解決問題。對數學練習題展開精心設計可以讓教師更加準確和及時地得到教學反饋,并對當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存在的各項問題采取針對性的解決措施,強化對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與鍛煉,充分體現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最終落實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目標。
綜上所述,積極構建有思考力的小學數學課堂能夠有效提升課堂質量,對于學生數學能力以及核心素養的高效培養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教師應當掌握課堂構建的要點問題,注重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總結實踐教學中的各類經驗教訓,進而為課堂有效性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