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中醫院風濕科 何羿婷
25歲的售貨員小林近期工作繁忙,晚上本來想好好休息,但是腰背部的疼痛讓他輾轉反側睡不著。去醫院檢查后,醫生說他患上了強直性脊柱炎。
強直性脊柱炎(AS)是一種原因不明、以中軸關節慢性炎癥為主的全身性疾病,它主要侵犯骶髂關節、脊柱關節、椎旁軟組織及外周關節,可伴發關節外表現,嚴重者可發生脊柱和關節強直、畸形。其特征性病理變化是肌腱、韌帶、骨附著點炎癥。
典型的病例是一開始侵犯骶髂關節,隨后沿脊椎緩慢向上進展,累及腰椎、胸椎、頸椎、髖關節,并出現關節強直,嚴重者膝關節也可發生關節強直。
中醫認為,AS屬于“龜背風”“骨痹”“腎痹”“駝背”“大僂”等范疇,素體先天稟賦不足,腎督虧虛,腎在體合骨,腎精充足則骨髓充盈,骨骼堅固有力;邪侵督腎,骨為失養,則發為本病。
肝腎同源,因腎虛而累及至肝,肝在體合筋,肝失濡養,筋則為之失養而強直,因而此病多發腰背僵痛;又肝開竅于目,肝系疾病常見目系受累,因而此病也會引起眼部相關的并發癥。
AS是致殘率較高的疑難病之一,目前西醫的治療藥物主要為非甾體抗炎藥及生物制劑,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關節炎癥,但對骨質變化的影響及其遠期療效尚未明確,而且相關的副作用會使其應用受到諸多限制。
中醫藥在治療AS上具有一定的特色和優勢,如中藥、體針、督灸、蜂針、推拿、熏蒸療法等內外兼治的綜合方法。尤其是采取補腎強督,并佐以祛風濕、通血脈、壯筋骨的藥物治療之法,療效顯著,不僅能有效改善臨床癥狀,還能減輕或消除炎癥活動,延緩或阻止骨質破壞,增強患者肢體關節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及遠期療效。
平素易疲倦;腰痛或腰膝酸軟,夜間痛醒,癥狀至少持續有3個月,休息后不緩解,活動后能改善;夜尿多(40歲以下夜尿一次及以上);男子陽痿或遺精;舌淡或淡暗,苔薄;脈沉細,尺脈弱。
據統計,我國強直性脊柱炎患病率為0.25%~0.5%,好發于青年男性,40歲以后少見,男性多于女性,且病情較女性嚴重。所以年輕男性出現腰痛,應該注意及時排查。
(1)腰椎在前后和側屈方向活動受限;
(2)頸椎僵硬轉頸困難,嚴重者轉頸時不能望到自己肩部;
(3)胸廓擴展范圍小于同年齡和性別的正常值。
最后,若出現上述癥狀者,須及時到醫院完善相關檢查(如骶髂關節X片、HLA-B27、血沉、C-反應蛋白等)來明確診斷,及早進行治療和功能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