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蓮
對于癌癥患者來說,營養治療非常重要,是整個癌癥綜合治療的基石,也是生存期長短的重要因素之一。腫瘤患者最常見的副作用之一就是厭食,不論是選擇放化療導致的惡心嘔吐還是身體虛弱所導致,進食減少一直都是困擾癌癥患者及家屬的一大難題。臨床病例顯示,絕大多數的癌癥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消瘦現象,這可能與以下4個方面的原因有關:
1.治療過程產生的副作用 癌癥治療的手段主要包括手術、放療和化療等,在化療的過程中,化療藥物殺死癌細胞的同時也會殃及正常的細胞,引發一系列副作用,如頭暈、惡心、嘔吐、食欲下降、脫發等,從而影響患者正常進食和營養的吸收。
2.癌癥本身消耗導致 癌癥是代謝性疾病,癌細胞生長和分化的速度非??欤诓粩噢D移增殖的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導致營養物質供不應求,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
3.患者的飲食控制不當 由于對癌癥不夠了解,家屬在照顧癌癥患者的過程中很容易陷入飲食誤區,認為“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或者給癌癥患者盲目進補。甚至有的患者家屬說“吃素可以餓死癌細胞”,于是只給患者提供素食……這些認識誤區和飲食控制不當的行為,會大大增加患者營養不良的程度。
4.心理原因 除了要面臨身體上的挑戰,癌癥患者還要應對心理的難關。從確診癌癥到治療癌癥,癌癥患者可能會經歷復雜的心理狀態,焦慮、恐懼、緊張、抑郁等,引起食欲下降,加重營養不良。
中國研究者報道的研究數據表明:中國住院的癌癥患者,在確診時大概有20%的患者營養不良,在治療的過程中,營養不良的發生率繼續上漲,大概有27%的患者營養不良。其中骨腫瘤、胰腺癌的患者尤為突出,有50%的人都營養不良。年齡大的患者營養狀況更加不好,有1/3的70歲以上的老年患者在確診時即是營養不良狀況。
對于癌癥患者,保護好免疫力比提高免疫力更重要。所以,癌癥患者要維持好體重和體質,才能與癌癥抗爭到底。具體的方法包括:
①食物多樣化,多吃素少吃葷,每頓飯中,動物蛋白不要超過1/3,素食約占2/3;②早餐選擇富含葉酸的谷物類和全麥食品,比如雞蛋、蘆筍、橙汁、草莓等;③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有助于保持合理的體重,同時還能降低癌癥風險;④多喝水,少吃糖。喝水選擇白開水,有助于稀釋膀胱中的致癌物,糖是熱量的主要來源,多吃容易導致肥胖和超重。
癌癥是所有慢病中發生營養不良比例最高的疾病,有人說,從本質上來看,大多數癌癥患者不是死于癌癥,而是死于營養不良。所以,營養支持對于癌癥治療十分重要。無論是在治療中還是治療后,癌癥患者都應該科學合理地補充營養,保持健康合理的體重,才能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