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伯苓
嗣后凡遇學生犯過,先由管理員招往詰問,如能自認其過,且立志痛改,則予以竹簽一,書其事于上,名曰“立志改過簽”,使隨身攜帶,坐臥不離,以資警勵。俟遷善后將簽取消,復為無過。此法純以使學生改過為主,當較記過之法為優也。今引關于改過之名言數則如下。孔子曰:“過而不改,是為過矣。”以此按名學推說,則過而改者必不為過矣!又曰:“過則勿憚改。”夫改過而曰勿憚,可見過亦非容易改者。改過之法,當于下論之:“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聞過則喜者,豈喜其有過也,喜其得自知其過,而可以改之耳!
某心理學家之說曰,習慣之在人腦中,猶道路然。凡人行一事,則留一道路于腦中,愈久而習愈深。如華人著西服,始則結紐也,著袖也,須處處留意。因腦中先無此路故也,繼則著之不費力矣。腦中已有道路也。久則且著之于談笑之頃矣。駕輕就熟,腦中道路已慣時也。又如彈琴、讀書莫不皆然。故人之犯過,腦中亦留一路,改過云者,即求去此路耳。其法如下:
(一)勤辟新路。欲舍舊路,須辟新路。對于與其過惡相反之事而勤為之,則善愈固,惡愈遠。此長彼消,理之常也。
(二)當眾宣言,誓行改悔。己改過而使人知,則其過乃有不得不改之勢。知者愈多,其效亦愈大。
(三)不許有例外。過須痛改,不可稍自容讓。如戒鴉片,而偶因天氣寒暖不和,或己身稍有不快,而復為一吸者,其癮必不能斷。蓋改過自新,如纏線球,愈纏愈固,然偶或不慎墜地,則其球必散,數周皆開,前功棄矣!
(四)改過須自第一機會始。知己有過,即須立改,不可稍延。
學校對于犯過之學生,猶醫生之于病者耳,非如警察之于盜賊也。醫生對于病者,宜用最新之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