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昆山市玉峰實驗學校 湯 慧
小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是測量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和鍛煉效果的評價標準,是國家對小學生體質健康方面的基本要求,是學生體質健康的個體評價標準。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提高不僅需要教師課堂上扎實教學,更需要調動學生課外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形成一個良好的競賽組織體系,必須要符合小學生生理、心理的特點,簡單便易、普及性強,讓全體同學共同參與、共同競爭、共同提高。這就需要教師在前期的構思中要注意課堂內容學習的的深度挖掘,提高學生體育項目動作的掌握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問題驅動的知識建構、教學工具的豐富高效、教學模式的創新使用。
我校是江蘇省學生體質健康監測點校,學校在前期為提高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已經從體育課的有效性、體育作業的布置、學校體育競賽的改良等多個方面進行了實踐研究,結合國內外的研究情況,堅持體育競賽的多元化發展,進一步豐富校園競賽內容,提供不同競賽平臺,為每一名學生提供機會,充分挖掘體育競賽的育人作用,實現體育競賽與思維教育、能力培養、體育教學、健康標準測試有機結合,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積極性,還能培養他們良好的公平競爭意識,對提升小學生體質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精神,大力開展陽光體育運動,各級各類部門積極推進田徑、足球、籃球、游泳等項目發展,不斷提高小學生身體素質和競技比賽水平。而學校參與的方式便是選拔大量的精英運動員參與,這就需要前期教師的選拔以及精心的輔導,這時候的體育教學動作也不只是模仿學習,更需要的是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全方位的動作知識和訓練技能,引導學生深入學習,提高學生運動思維和運動技能。學校組織了一些運動水平較高的學生參與了校田徑隊、籃球隊、足球隊、羽毛球隊、啦啦操隊、壁球隊、花樣跳繩隊。這些隊伍在各省市級比賽中獲得優異成績,孩子們也通過這樣的平臺獲得了心理、身體、技能方面的提高。
1.體育節之系列活動
心理學中有這樣一條:人們對于感興趣的事物,可以持久集中注意力,保持清晰的感知引發豐富想象和積極思維,產生愉快的親身體驗,并能夠用意志去克服困難而不感到疲勞。舉行各式各樣的校園運動系列比賽,不僅是對學生動作學習的檢驗,也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
學校的體育節競賽內容基本以田徑、校本特色(啦啦操和花樣跳繩)、冬季三項、技能比賽等項目為主,根據不同年級段的學習內容組織競賽,讓學生多元化發展,激發運動興趣的同時提升體質健康水平。很多學生在舉辦運動會前都會找老師詢問各式各樣能夠提高成績的理論知識、詳細技術動作、訓練方法等,以這樣的方式可以促進學生主動探索學習,培養學生體育思維能力的提升。
2.體育技能賽
除傳統校運動會比賽外,我們可以根據學生掌握的一些其他技能組織競賽如:一分鐘跳繩、一分鐘仰臥起坐、一分鐘踢毽、一分鐘雙飛等,讓學生的每一項運動有所展示,激發學生對每一項運動的積極性,享受運動帶來的自信心。其呈現的方式可以是:班級墻上掛每周技能板大比評、技能日日賽等。
1.運動次數“打卡”達標賽(周賽、月賽)
對于剛進入校園的一年級學生,可以組織進行“運動打卡競賽”。第一次可以從連續打卡“21天打卡”開始,逐漸培養學生每天運動的習慣,讓學生學會運動、習慣運動、會運動,感受運動帶來的快樂。
2.班級分層的運動小技能比賽
學校的體育競賽,學生參與的形式僅限于個人比賽及集體的全員參與,能體現分層的競賽還沒有,因此,可以在班級內嘗試同一個項目成績差不多的學生進行自主比賽。例如跳繩比賽:單跳、雙飛;柔韌比賽:劈叉等。
3.中、高年級的階段進階比賽
自主比賽的不斷豐富,學生根據自己的成績會不斷地選擇不同的對手,這樣學生的成績必會有所提高,那么成績提高后就可以再進階去尋找高一層次的人進行pk賽,這樣也會促進學生的體育能力的提高和體育思維的增強。
4.特長賽
學生在各個項目中都會存在自己的強項和弱項,一直用弱項和其他人pk,會大大降低學生對體育運動的積極性,若用自己的強項與別人的相同強項進行pk,學生才能朝著更高更快更強的方向發展。如有的學生足球籃球拍得很好,雙飛跳得很多等。
在各級部門組織的各種競賽中,學生不僅代表自己,有時還代表自己所在的班級或學校。因此,個人的團體意識就自然地在體育活動中得到了增強,而一些學生所缺乏的正是這種團隊精神,特別是在8字長繩、拔河、小足球、課間操等集體比賽項目中,同學們齊心協力,大大增強了班級的凝聚力。同學的集體主義意識建立后,自我責任感增強,這對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十分有益。
競賽可以促進學生自己主動挖掘體育知識、技術動作方法,深度學習體育動作和技能。在體育運動競賽的過程中,我們要引導學生在學會新動作、取得新進步后品嘗到成功的喜悅。學生在多次的比賽中獲得了情感的體驗,從而促進了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在面對困難時充滿信心,緊張時沉著鎮定,勝利時保持清醒。在體育運動中,艱苦的鍛煉、頑強的拼搏和超越自我的境界,是對意志的最好磨煉。
組織競賽平臺目的是為了激發學生的競賽精神,培養他們奮力拼搏、勇往直前的優秀品質。同時,通過競賽活動,也可以逐步增強學生思維發展能力。一些技能賽、特長賽、進階賽的組織形式,可以促使學生主動探索體育知識與技能領域,深度學習,構建高階思維品質。
有競賽就存在競賽規則,以規則約束學生的運動行為,在比賽中公開、公正地競爭。在體育競賽中,每一位參加者都必須嚴格地執行規則、服從規則。隊列、課間操、自主進行的特長賽等項目對學生來說,長久下來會形成疲軟心態,但是教師如果尋求方法,尋找相關視頻播放給學生看,學生會找到自己的差距。那些整齊的隊伍、活力的啦啦操、強大的技能會帶給學生以視覺和心靈上的震撼,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愿望。
學生活動的空間不夠大,暫時只能實施的是跳繩、踢毽、柔韌等活動,仰臥起坐或者是其他項目學生能夠接觸的較少。學生體質健康水平中肺活量的提升空間很大,可以通過常規運動項目來提高,但學生的掌握方法還不夠,很多學生是可以吹很高,卻沒有辦法將能力用足。家長配合力度不夠,我所在的學校中,有的學生除了回家后做些語數英家庭作業外,還要參加各種培訓班,家長不太重視,學生在課堂上的內容得不到掌握,課余也沒有時間練習,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也得不到提高。
(1)全體教師合作,課余如有較長的活動時間組織好學生,給學生提供器材,提供場地,引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運動項目進行練習和比賽。(2)尋求方法。在體育室內課時,除了講解理論知識外,可以用一些現有的器材如乒乓球、學生折紙,兩人在課桌上共同以游戲的方法學會吹肺活量。(3)加強家校合作,體育老師主動和家長聯系,針對體育薄弱學生提出共同提高意見,尋求家長配合,為學生共同努力。
提供、引導多種資源特別是競賽平臺的多元化的使用,促進學生在解決問題和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發展體育核心素養。教育的過程大于教育的結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時刻注重反思深度學習目標的達成,通過多元的、有效的評價促進學生的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