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理工大學馬房山校區幼兒園 劉榮華
我國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過:“游戲是兒童的心理特征,游戲是兒童的工作,游戲是兒童的生命。”幼兒園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寓教育于游戲,而角色游戲是幼兒期的典型游戲,是適應幼兒年齡特點的一種自然、獨特的游戲活動形式。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幼兒的各種能力是在游戲中獲得的。因此,為幼兒創設良好的游戲環境,為幼兒提供能力發展的平臺,給予幼兒自由游戲的空間和自主選擇的余地,是幼兒園教師不可忽視的一項重要工作。那么,創設什么樣的環境才有利于引發幼兒參與,有利于支持幼兒互動,有利于提升幼兒經驗呢? 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角色游戲是幼兒自主自愿的游戲,它的游戲主題應來自幼兒的興趣和需要。因此,作為教師,首先應該和幼兒一起商討,由幼兒感興趣的話題、類型及意愿來選定和確定游戲的主題。例如,班上幼兒無意之中談到“吃自助餐”這個話題,很多幼兒都很感興趣,會聚在一起侃侃而談。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就可以將班級角色游戲主題定為“自助餐廳”,可以和幼兒共同商議開設哪些餐品區域、售賣哪些食材等,引導幼兒共同參與游戲主題和內容的制定。這樣由幼兒主動發起的游戲,更容易激發幼兒產生濃厚的游戲興趣,游戲起來也會更投入、更主動、更喜歡。
良好的角色游戲環境是影響幼兒游戲行為的重要因素,也是幼兒開展角色游戲活動的前提條件。作為教師,要為幼兒做好充足的環境創設,注意游戲環境的合理性、挑戰性和開放性,針對幼兒的心理需求、游戲需求,考慮幼兒的不同需求與能力差異,保證幼兒的游戲空間,進行游戲創造。
1.合理性:合理利用空間環境,營造溫馨游戲氛圍
孩子進行游戲,首先要有一個放松、溫馨、趣味的心理環境和視覺環境。在創設環境時,根據活動室的布局與空間,設計和創造與游戲主題相符的主色調、主體環境、區域標識等。除此之外,還可以結合主題創設一些身臨其境、錯落有致的視覺性環境,使班級環境和游戲場景相結合,產生更真、更美、更自然的環境效果,促使幼兒更積極地投入游戲環境中。例如,以孩子們喜歡的話題“自助餐廳”為游戲主題,再以幼兒最喜愛的米奇為主體環境風格,將班級整體環境創設為“米奇自助餐廳”,于是班上的所有吊飾、墻面、桌面、餐臺、桌布、餐具標識、排隊標識、用品標識、家園宣傳欄等,全都用紅底白圓點紋路的圖案及黑色米奇頭來進行統一風格的環境創設,從里到外、自上而下的空間及視覺延伸,讓尋常、普通的活動室一下子就變成了充滿動畫風、情趣性的熱鬧餐廳。
2.挑戰性:兼顧幼兒層次差異,滿足不同發展需要
幼兒與幼兒之間是有差別的,能力和水平發展不一,性格和喜好表現不一,這種個體差異性在游戲中也同樣存在。在創設游戲環境時,既要考慮發展較好的幼兒,也要考慮能力一般的孩子,還要兼顧有特殊需要的幼兒,做到三者兼顧,使得每個幼兒都能在適宜的游戲環境中獲得發展。例如,在小班開展角色游戲“理發店”時,整體游戲環境上,有動手較多的理發和造型的角色區域,有語言交往更多的接待服務區域,有動手和交往都較少的洗吹區域,有獨立自由的等候空間……具體游戲材料上,提供各種不同種類的操作工具,如夾子、電吹風等,有偏大且操作起來較為簡單輕松的塑料夾子,也有比較緊實、操作相對較難的竹質夾子,有真正的大吹風機,也有模型玩具的小吹風機。這樣,可以使每個幼兒都找到適合自己性格或不同體驗的游戲區域,也能根據不同的能力或需要選擇不同的操作材料,促使不同能力的孩子也可以有不同方面的發展。
3.開放性:空間材料面向全體,體現游戲創造開放
空間的開放和材料的開放,是角色游戲環境創設所必須考慮的重要部分。做到空間和材料的開放,才能更有利于幼兒自由選擇游戲場地、游戲情境、游戲伙伴和游戲方式,從而進行創造性游戲。
首先,要考慮游戲環境的開放性。結合班上幼兒的人數及活動的空間大小,合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活動空間創設適宜的、最大化的游戲區域,既要容納和滿足全體幼兒自由游戲的需求,還要保證幼兒正常走動、進出、交流和游戲時都能自如行動,互不干擾。狹窄的活動空間、擁擠的游戲區域、相互影響和打擾的游戲場景等元素,都會大大地影響孩子的游戲情況和游戲效果。
其次,要注意材料投放的開放性。教師盡量少用限定性、指向性的游戲材料,以免對幼兒的游戲產生禁錮和限制,應盡可能多地投放多功能的材料和半成品材料,充分發揮材料的作用,從而引發幼兒開放性的思考、想象、創造和利用,獲得更多的嘗試和體驗,讓材料的作用發揮到最大處。
1.角色游戲材料投放的意義
角色游戲材料是幼兒進行角色游戲最基礎的物質條件,它是幼兒活動和操作的對象,是幼兒游戲的重要工具,也是角色游戲的物質支柱。幼兒通過使用游戲材料,在游戲中不斷地嘗試和學習,不僅能激發幼兒的好奇心,使幼兒的游戲內容更豐富,還能充分地調動幼兒參與游戲的熱情,打開認知和想象的空間,更加有利于游戲活動的進行。發展和深化幼兒的游戲活動,從而推動和促進幼兒獲得能力的提升。
2.角色游戲材料投放的種類
在投放游戲材料時,我們要考慮孩子的年齡特點與發展水平,提供適宜性強、針對性強的游戲材料。角色游戲的材料可以分為五種:實物、模擬物、形狀相似功能不同的物品、功能相似形狀不同的物品和多功能物品。不同的游戲材料有不同的功能和特點,幼兒是否對游戲材料感興趣,幼兒的操作、創造和想象能力是否有所提高,都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材料的提供和投放。實物、模擬物有一定的局限性,更適合小班幼兒進行;形狀相似功能不同的物品、功能相似形狀不同的物品對孩子來說有一定的變化、操作和想象的空間,適合中、大班幼兒使用;多功能物品則更適用于大班孩子的能力和需求,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替代和取材,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性,促進游戲情節的發展。
隨著幼兒游戲的進行與開展,隨著幼兒游戲的最新生成和發現,隨著幼兒游戲的經驗逐步豐富,一成不變的游戲環境會難以支持幼兒的游戲興趣,材料也一樣。因此,調整游戲環境和游戲材料是教師支持幼兒游戲的重要行為之一,教師應該理性對待、靈活調整。例如,觀察幼兒游戲情況,及時和幼兒交流、溝通、分享游戲感受,根據幼兒的興趣點和游戲場景、游戲小主題等,進行游戲區域和材料的添加、減少。時刻關注哪些區域幼兒有玩膩的現象,哪些材料過多或過少,一旦確定就需要及時處理。前期可以多投放一些更利于帶動或激發幼兒進行游戲的實物、模擬物等材料,激發和支撐幼兒的游戲,中后期時可以多投放一些創造性、低結構的游戲材料……這個時候的環境調整,沒有順序也沒有規定,是順應幼兒興趣的發生與轉移,等待幼兒游戲行為的發生,利用環境和材料激發孩子的創造想象,讓孩子真正成為游戲的主人。
幼兒在熟練地開展本班角色游戲后,教師可以突破孩子日常的游戲環境,為他們拓展游戲環境,提供更大的游戲平臺。可以嘗試將班級與班級之間聯系起來,打破本班級的空間限制,走出本班級的游戲環境,跨出平行班、不同年齡段等的界限,開展混班、混齡式角色游戲。這樣一來,幼兒的游戲環境變豐富了、游戲場景更多樣了、游戲表現更多元了,幼兒也可以通過參與不同的角色游戲,嘗試不同的角色體驗,獲得不同的游戲感受,結識不同的游戲伙伴,豐富不同的社會知識,學習不同的游戲技能。最重要的是,幼兒通過這樣的環境突破的形式,能夠獲得自主、愉悅的情感體驗,滿足喜好愿望和心理需求,得到思維創造的發展和提高。
幼兒角色游戲是一個不斷變化、創新的過程,作為幼兒游戲的順應者、觀察者與引導者,教師要為幼兒創設良好的游戲環境來推動游戲的進程,以促進孩子們游戲更深入、更高效、共歡樂、同發展,讓幼兒的角色游戲世界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