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宏慧(靈山縣人民醫院,廣西 欽州,535400)
宮腔粘連主要指子宮內膜基層受損之后,內膜膠原纖維過度增生所引發的宮腔肌壁粘連,患者臨床主要表現為月經異常或者反復流產,由于臨床癥狀并無特異性,因此較難診斷。選擇有效治療方式幫助患者恢復宮腔正常形態、緩解臨床癥狀為幫助患者恢復生育功能的重要方式。其中宮腔粘連分離術雖然使用范圍較廣,但術后患者復發率較高,尤其對于重度宮腔粘連患者,本次研究即深入分析各種治療方式效果。
傳統宮腔粘連主要采用擴張棒或者探針于盲目情況下予以宮腔粘連分離,手術者主要依據自身經驗操作,術中極易形成肌壁隧道,甚至引發子宮穿孔[1]。使用超聲監測、腹腔鏡監測時不僅可減少子宮穿孔風險,同時也可提升手術安全性。輕度宮腔粘連患者可使用微型剪刀、宮腔鏡鏡鞘分粘,可避免能量器械對瘢痕組織產生熱電損傷,但治療時會因為宮腔狹小,器械無法達到所需分粘位置便需限制其使用,微型剪刀由于無法阻止出血引發也會提升患者液體負荷。中重度宮腔粘連因為疤痕增生嚴重,為縮短手術時間,減少并發癥,術中可使用雙極電刀進行治療。宮頸處致密粘連可采用針狀電極劃開,宮底廣泛粘連則需使用針狀電極分別在3點鐘以及9點鐘切,T形電極橫向切開,之后向宮角移動,打開宮底。宮角致密粘連則可于超聲監測下使用電極分離粘連,進而使得雙側輸卵管開口可見。患者接受手術治療時需警惕液體負荷過重誘發肺栓塞、急性心力衰竭、電解質紊亂、腦水腫,尤其膨宮液體為非電解質液體時風險更大。術中也需監測患者心率、血壓、血氧飽和度、血氣指標,出現水中毒立即停止操作。張洪濤,翁冬莉[2]研究認為,采用宮腔粘連手術治療時患者疾病治療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且患者子宮內膜厚度和月經量均得到改善。
2.1 藥物輔助治療雌激素治療。雌激素術后常見促內膜生長藥物,可有效促使內膜腺體以及間質增生,同時也可加速內膜損傷上皮化,幫助患者修復內膜,也可有效促進血管再生以及內膜血供。現階段對于雌激素具體使用劑量、時機、用藥用途等并未統一。張曉興[3]學者提出,使用雌激素輔助性治療患者月經改善率有極大提升,但雌激素對于妊娠狀況改變卻并無顯著差異。王燕華,喻紅霞[4]研究認為,宮腔粘連患者接受手術治療前采用戊酸雌二醇治療時可有效預防宮腔粘連。也有研究發現,經陰道芬嗎可有效提升子宮血藥濃度,也可減少口服藥物所誘發的肝素功能損傷[5]。生長激素、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可有效促使子宮內膜血液循環以及雌激素分泌,有效提升雌激素敏感性,進而調整炎性因子。楊金金,孟躍進[6]研究認為術后采用生長激素進行治療時,可有效提升子宮內膜厚度、月經量提升,降低宮腔粘連患者再次復發率,但對于患者內膜血流指數卻并無顯著改善方式。
GnRH-a則為人工合成10酞化合物,可有效抑制垂體分泌,進而使得機體內部雌激素降低,多用于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溫燦良,顏璨[7]研究認為,宮腔粘連合并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接受手術、GnRH-a治療時可有效改善患者激素水平,但對于手術效果并無顯著差異。楊敬敬,楊春麗[8]研究提出,不伴有子宮內膜異位癥中重度患者和單獨激素相比月經改善率更高,再粘連發生率更低,雖然可引發低雌激素,但并不影響手術治療結果。
西地那非、阿司匹林等血管活性藥物可有效提升內膜厚度,也可改善患者內膜血管。對于重度宮腔粘連分粘術患者相比于并未使用阿司匹林可有效提升子宮內膜厚度,改善子宮內膜厚度,改善妊娠率。現階段有[9]研究認為,采用西地那非進行治療時可有效放松平滑肌,改善生殖血液系統,月經量。
中藥輔助性治療。常見中藥方劑為:助膜養宮湯、滋腎養膜方、婦康口服液,以上各種中藥湯劑均可提升宮腔粘連治療效果。有研究發現,中藥輔助性治療時可有效調整子宮內膜中轉化生長因子β1,上調基質金屬蛋白酶9,有效預防大鼠宮腔粘連。也有[10]研究認為,采用滋腎養膜方治療時可有效暖巢、助卵,進而輔助內膜生長,有效提升妊娠率。助膜養宮湯進行治療時可有效促使血液循環,提升內膜血供可類似雌激素,修復內膜。
2.2 宮內植入支撐物常見支撐物為COOK球囊、Foley球囊、宮內節育器以及透明質酸凝膠,各種支撐物在分粘術之后可有效修復宮壁隔離,進而起到支撐作用,同時也可加速內膜快速修復。劉瑾,梁秋妮[11]研究提出,宮腔分粘術之后宮腔氨安置節育器時多數患者月經可恢復正常。宮腔節育器種類較多,其中含銅量較多的T型宮內節育器則可誘發炎癥反應,由于接觸面較小,因此術后不宜使用。陳燕斐,孫廣范[12]研究認為,采用宮腔粘連分離術,術后放置宮內節育器時可有效支撐宮腔,進而提升治療效果。
Foley球囊、COOK球囊等進行治療時不僅可擴張宮腔,也可引發宮內積液,降低感染風險,進而有效預防粘連。使用Foley球囊進行治療時主要為球形,并不適宜宮腔形態,采用COOK球囊進行治療由于球囊為心形,因此更加適合宮腔形態[13]。術后采用COOK球囊支持治療時可有效預防宮腔粘連,進而有效降低疾病復發率。
2.3 干細胞治療干細胞為可自我更新,并可分化的細胞。有研究認為,異體骨髓主要來自干細胞,可遷移至受體子宮內膜,因此此種方式可有效幫助患者修復子宮內膜[14]。也有研究認為,外源性激素、生長因子可將骨髓間充質干細胞誘導至子宮內膜上皮分化[15]。
宮腔粘連治療時主要采用宮腔粘連分離術進行治療時可幫助患者宮腔恢復正常形態,術后輔助以雌激素、中藥、干細胞等進行治療時可有效促進內膜修復,提升治療效果。